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绩效测评工具的选择、评测信息来源、评测的组织力以及评测的发展目的和行政目的五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基于178份样本数据进行了单因素与综合因素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准确的测评信息来源正向地影响到组织效率;(2)以员工人力资本发展为导向的测评有助于改进组织效率。(3)评测工具的选择与评测的组织力对组织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不太稳健;(4)评测的行政目的并没有对组织效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程石  曹海敏 《科学与管理》2020,40(1):102-109
选取我国食品行业38家上市公司2015—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方法,实证分析社会责任对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研究表明: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能够给公司财务绩效带来显著影响。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社会责任划分为六个维度,发现企业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能够对财务绩效带来显著正向作用,企业对消费者和员工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带来显著负向作用;进一步区分产权异质性,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社会责任履行对财务绩效带来显著影响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经过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说明我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整体状况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李巍  王志章 《软科学》2011,25(1):114-119
基于能力基础观的理论视角,建立了营销能力、市场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并运用来自于成渝地区215家民营企业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企业的营销能力会显著地影响企业(低成本和品牌化)市场战略的选择,而不同的市场战略对企业的不同经营绩效(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具有差异性的影响;同时,企业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对这些影响关系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最后对研究结论的理论价值和管理启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冯长利  程悦 《科研管理》2020,41(1):108-118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57篇相互独立的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再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影响二者关系的潜在调节变量。研究表明:开放式创新及其子维度(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就开放式创新实施效果来看,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大型企业会相对好于中小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优于传统企业;市场环境动荡期更有益于实施开放式创新;中国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开放绩效更好;开放式创新对非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比财务绩效显著。上述研究成果对企业开展开放式创新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4,(2)
通过对资源配置和环境的分类与刻画,将绩效划分为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在此基础上,研究资源配置和环境对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并检验环境对资源配置各维度与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财务资源配置对绩效有正效应,人力资源配置、产销配置、研发支出对绩效有负效应;环境作为解释变量显著影响企业绩效;调节效应检验中,动态环境对资源配置与绩效关系调节作用显著,而环境竞争性只对资源配置与财务绩效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对资源配置与市场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吴岩 《科研管理》2014,35(7):84-90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创业团队的知识异质性、创业学习和创业绩效关系的模型。通过对珠三角182家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知识异质性对创业团队的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创业学习对创业团队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知识异质性对创业学习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2)创业团队采取利用式学习,其显性知识异质性对财务绩效的正向影响将明显增强;其隐性知识异质性对非财务绩效的影响,有较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3)创业团队采取探索式学习,其显性知识异质性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作用几乎没有变化;其隐性知识异质性对非财务绩效的影响有细微改善。实证研究证明了创业学习在知识异质性与创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国内外关于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研究文献基础上,将组织绩效划分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然后利用元分析方法对组织学习与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定量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存在显著地相关关系(rf=0.442;rnf=0.483)。论文不仅进行了文献的同质性检验,还探讨了组织学习与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的相互作用之间可能存在的测量因素、情景因素等调节因素,发现组织学习的测量条目和产业先进性水平显著地调节了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外派人员的绩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派人员绩效评估是跨国经营企业对其战略目标实现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重要机制,对组织和外派人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国外的经营环境在文化、竞争规划和法律限制等方面的差别使得外派人员的绩效评估比国内员工的绩效评估复杂,因此在设计外派人员的绩效评估体系时需要考虑一些特殊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212家中国制冷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转型经济下环境-战略匹配模式及其对企业绩效的意义.检验结果表明,转型经济下环境-战略匹配模式依然存在,当环境不确定性上升时,企业倾向于采取防守型战略,而环境趋于稳定时,企业会转向进攻型战略.在环境不确定性较低的情况下(低复杂性与威胁性),采取防守型战略的企业具有显著较高的财务绩效,而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情况下(高复杂性与威胁性),采取进攻型战略的企业则具有显著较高的非财务绩效,环境动态性对企业战略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将基于IT能力的企业绩效体系解构为运营绩效、成长性绩效和财务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业务流程转变模式为中间变量的IT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最后利用调查问卷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1.
牛华勇  栾硕  宋阳 《科研管理》2019,40(4):277-288
高等教育国际化绩效与教育质量和人才水平紧密相关,其中商科教育始终位列各类国际化专业之首,因此从此学科切入研究教育国际化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沿用以国际间的双向沟通与交流为核心的商学教育国际化定义,结合商学的学科特点,通过完善和调整已有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构建了包含7项定性指标和15项定量指标的商学教育国际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32家国内商学院和16家国外商学院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并采用投入归一化的DEA模型分别从战略、教学、科研、管理和人员5个维度对国内外商学院的教育国际化绩效进行评价和比较。由于教学维度的两项指标存在统计困难,实际收集到的是区间数据,因此在此维度的绩效测度中采用了分别计算绩效得分下界和上界的两组DEA模型。基于绩效测度结果,本文发现:国内商学院和国外商学院在管理和人员两个方面的国际化绩效差别不大,相比于国外商学院,国内商学院在科研方面的国际化绩效较好,但在战略和教学两个方面的国际化绩效较弱,并且在教学国际化程度上具有明显的劣势。鉴于国内商学院在各维度下表现出的绩效损失,本文对其提出如下改进国际化绩效的建议:战略方面,依托地区教育资源及发展优势,积极与境外商学院展开合作;教学方面,深入推进课程的国际化,鼓励外文授课和使用原版教材,大力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方面,将国际化纳入提拔干部和评聘职称的考量因素,扩大学院自身的书刊资源库,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人员方面,引入国际化师资力量,适当提高外教在教师队伍中的占比。  相似文献   

12.
影响科研人员成长的领导行为与文化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苗青 《科学学研究》2008,26(6):1248-1254
 借鉴服务型领导(SL)理论、GLOBE的文化导向框架,构建影响科研人员成长绩效的理论模型。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N=223):(1)SL能够积极推动人才成长;(2)4种文化导向组合,相应的成长绩效呈显著区别;(3)因文化导向组合不同,SL的影响过程呈现“全面性、选择性、偶发性、反向性”4种模式。研究证明了文化导向组合存在调节效应,揭示了SL影响过程的微观机理与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仇睿 《科教文汇》2012,(30):185-186
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办好高校并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基础性工作。当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中存在着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同时.管理人员还面临着收入偏低、职业发展空间不足等困境.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文章对更好地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新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有助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政策执行的效果。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的政府采购单位对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意识依然非常淡薄,企业对扶持政策的知晓度依然很低,鉴于此应健全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监管机制,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绩效评价和奖惩制度,扩大政府采购的主体范围,在自主创新产品的实际使用者和开发机构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员绩效考核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佳  赵雪红 《现代情报》2010,30(4):103-105
为了合理、科学地评价图书馆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业绩,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建立图书馆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定性指标定量化,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实现全员考核的科学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6.
外派技术人员是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重要载体,也是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基于个体社会资本的角度,结合外派技术人员的工作特征与社会网络特征,探讨外派技术人员的社会资本及其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指出外派技术人员的社会资本三维度(结构、关系和认知)分别对企业间知识迁移的方向、载体和内容的影响,为下一步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并为企业在外派技术人员管理、推动企业间知识转移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中存在缺乏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科研绩效管理观念、以结果为导向以及缺乏个人学习与成长科研绩效评价等问题,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从财务、效益、效率、学习与成长等4个维度构建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分析提出实际应用中应遵循评估结果能彰显院校科研职责和科研效用原则、评估标准能彰显院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证探讨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绩效考核一般具有两种目标取向,即评价取向和发展取向。将组织创新氛围纳入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389名在职员工的调查,结果发现,评价取向的绩效考核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负相关,而发展取向的绩效考核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组织创新氛围在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在拓展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如何促进员工创新行为进而提升组织绩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R&D效率评价是企业R&D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评价方法的设计与选择是目前研究中的难点和核心。本文将DEA方法引入到对企业的R&D效率的评价中,以我国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像,对样本公司R&D效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表明,大多数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R&D效率差距不大,R&D效率与企业规模存在一定的联系,部分公司的R&D经费投入使用效率高于人员投入的使用效率。同时证明了DEA方法在企业R&D效率评价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元智商的外派经理评价指标与选择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德学  付丹 《软科学》2004,18(6):66-69
针对跨国公司外派经理的选择问题,给出了一种实用的决策分析方法。首先,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套基于多元智商的外派经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考虑指标的主观判断因素,引入了模糊数的概念,并基于理想点法给出了一种多指标决策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