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专门的汉语言学科人才。其学科的性质与相对于应用性比较强的理工科专业而言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上所体现出来的应用性一直不很明显。现代社会对高素质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了汉语言文学应该尽快地增强其自身的应用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基本特点,将其发展现状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相结合,对汉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究竟要进行怎么样的改革其教学体质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应用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汉语言文学作为培养汉语学科人才的专业知识,因为其学科本身性质和其他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存在很大不同,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一直不是很高,而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定要不断增强专业应用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特点及提高其专业应用性的一些策略做叙述。  相似文献   

3.
汉语言文学是中国的国语专业,主要是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汉语言文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被赋予更深刻的含义,但是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随着汉语热的兴起,各地学习汉语的热潮掀起,我国在各大高校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更是对文学爱好者的培养。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老师主要以人文理论知识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在现今社会要求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中心也要转向以实用性为主,所以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使得教学更加具有实用性。本文主要针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的重要性和怎样进行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教学中,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目的是给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汉语言方面的人才,这个专业和理工科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的,这也直接导致了汉语言文学在社会上一直没有将其应用性更好的体现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必须有针对性的提高其应用性,让其更好的适合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快速发展,人才要求与需求日渐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广泛,仅依靠以理论知识为重点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人才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实际要求。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需重视专业实用性、应用性等研究,才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笔者作为一名大学生,围绕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展开一系列分析,并结合自身学习经验,提出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实践良策。  相似文献   

6.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一个基础性文科专业,其应用性却常受到质疑。传媒学院作为"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型院校,对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转型体现在其由传统的精英化、研究型人才培养转向运用性人才的培养,"应用性"的内涵应包含专业性、操作性和时代性的要素。在转型过程中,管理者和教师应避免陷入学术至上和"应用性=技能"的两种极端认识。  相似文献   

8.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转型体现在其由传统的精英化、研究型人才培养转向运用性人才的培养,"应用性"的内涵应包含专业性、操作性和时代性的要素。在转型过程中,管理者和教师应避免陷入学术至上和"应用性=技能"的两种极端认识。  相似文献   

9.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与新课改要求的应用性人才必须要不断探索教学模式,有效协调汉语言文学教学诸要素。"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致力于协调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介等要素,尝试以这四个要素为着力点,进行"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实践,努力提升汉语言文字教学效率与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从学科与专业的设置原则、目的来看,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的行业、职业分工需求相适应;从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境地和趋势来看,专业的设置必须考虑学生的就业求职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计与发展,必须考虑其职业应用性。但是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本身属性决定了批判性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及交往能力等通用于各行各业各职位的基础应用性。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设置新闻出版、秘书、语文教育等专业的课程,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跨专业应用性设计。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中国画要从传统开始是一个不争的学术事实,然而,不同的学者对中国画传统的内涵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解读。正确的诠释传统是学习中国画的客观前提,传统是个宽泛而生生不息,有待完善和不断发展着的领域,而决非一成不变的巢臼。学习传统不能仅仅囿于传统的形式构件,而是要把握传统的精神内核,领悟以“创新”为特质的传统精神,创新当跟随时代,并应时代需要革新绘画材料和技法。  相似文献   

12.
对外汉语专业是个新兴的学科专业,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教育实习形式狭窄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要理清对外汉语的学科定位和本科培养方案,然后从多方面进行解决。目前可以尝试通过五种新的途经开展教育实习活动。  相似文献   

13.
论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职信息管理专业建设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确定培养目标,以计算机学科建设为主,专业设置上走“精兵”之路以突出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符合“阶梯性”原则,重视课程实践、实训及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一对文学命题。自提出至今,众多学人对其内涵进行了探究,但他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隔”与“不隔”是王国维立足于“境界”这一审美形式,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所提出来的——那么,不站在对《人间词话》的综合观照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境界”内涵的理解上,仅摘章寻句的求解,无异于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15.
乐以情为“本”,音乐作品之生命,首在于“情”,乐离“情”,则失其感人之力。乐以“形情”,决定其须“唱情”,惟“唱情”,才能体现乐以“形情”。“唱情”,就须得曲情,若缺少此感情体验,就须“移情”。音乐最擅长于表达感情,故亦最能“陶情”。文章想通过对“形情”、“唱情”、“移情”、“陶情”的阐释,论述中国古代“情”的音乐美学思想之高深,使其在新的理论层面上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6.
语文要素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个核心概念,缘起于探索语文教材建设的科学化发展道路。阐明语文要素的内涵及其对于明确语文课程内容,解决语文学科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建构语文学科语言文字目标训练序列的价值与意义;对全套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关键栏目和呈现方式等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出语文要素的四个主要特点,即内容安排的系统性、目标训练的发展性、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和方法运用的综合性,可以提示教师在理解和把握语文要素时容易出现的偏差。  相似文献   

17.
语文要素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个核心概念,缘起于探索语文教材建设的科学化发展道路。阐明语文要素的内涵及其对于明确语文课程内容,解决语文学科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建构语文学科语言文字目标训练序列的价值与意义;对全套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关键栏目和呈现方式等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出语文要素的四个主要特点,即内容安排的系统性、目标训练的发展性、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和方法运用的综合性,可以提示教师在理解和把握语文要素时容易出现的偏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必要延伸。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在晚清“文界革命”的铺垫下,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推导出自身的现代性构想。在“人的文学”观念主导下,以“人性的”、“个人的”、“个体的人”为价值设定的主体性因此成为现代性的理论基质。散文现代性理论主要倡导者的林语堂,进一步将散文现代性理论的基本设定明确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出发点——使“闲适”在主体性理论所坚执的文学独立自由精神辐辏下,成为散文美学追求,其意正在避免散文在文化启蒙运动中弘扬的文化批判性沦为实用性和工具性。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学界关于建设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探索过程中,有关国际政治本体论的研究议程已经初步形成.这项议程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建设性意见,认为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构建应当首先在本体论上取得突破.本文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国际政治本体论的基本内涵做一具体探讨,并认为国际政治本体论以本质或规律为内核.如果把本质和规律两个基本概念予以展开,则可以涵盖作为理论框架构成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三类问题.因此,本体论内核与理论框架的构建存在着内在的共通之处,本体论最终可以通向理论的构建.循着从本体论探索到理论构建这一路径,本文尝试对建立东方式理论框架提出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诗论认为,诗歌要表达人们的感情,具有情感性特征;在诗歌创作中,情感是创作的动因,是驱动诗人进行创作的一种动力;在诗歌接受时,读者一方面要深入体悟作品的情感内涵,另一方面,其自身的情感也被激发、感染和调节。在中国古代诗论中,“吟咏情性”、“诗缘情而绮靡”、“披文入情”的“情感中心说”是从先秦到晚清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