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名的记者不是好记者”——这是笔者的一位同仁压在玻璃板下的座右铭。对此,编辑部内议论纷纷,褒贬不一。褒者认为,这是一种奋发向上的雄心大志,难能可贵;贬者认为,初出茅庐就想成名成家,不想想如何为人民服务?! 其实,这有何妨?成名之路千万条。关键在于走哪条。曾以《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新闻名篇饮誉国内外的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就  相似文献   

2.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名的记者不是好记者”——这是笔者的一位同仁压在玻璃板下的座右铭。对此,编辑部内议论纷纷,褒贬不一。褒者认为,这是一种奋发向上的雄心大志,难能可贵;贬者认为,初出茅庐就想成名成家,不想想如何为人民服务?!其实,这有何妨?成名之路千万条。关键在于走哪条。曾以《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相似文献   

3.
我 的一个同事信奉拿破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格言 ,并拿来激励自己 :“不想成名的记者不是好记者”。对此 ,同仁们褒贬不一。褒者说 ,这是一种锐意进取的大志 ,难能可贵 ;贬者言 ,此乃功利心太重 ,忽略了为读者、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名之路万千条 ,关键看走哪一条。曾以《中国西北角》、《塞上行》等新闻名篇享誉中外的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 ,曾期望大家争当“名记者”、争当受人民欢迎的“好记者”。欲当“名记者” ,须做“民记者”。纵观过去和现在 ,大凡有成就的记者 ,都是深入群众 ,“为民谏言”。闻名于世的“普利策新闻…  相似文献   

4.
王化云 《新闻界》2003,(3):52-52
我的一个同事信奉拿破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格言,并拿来激励自己:“不想成名的记者不是好记者”。对此,同仁褒贬不一。褒者说,这是一种锐意进取的大志,实难可贵;贬者言,此乃功利心太重,忽略了为读者、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名之路千千条,关键看走哪一条。曾以《中国西北角》、《塞上行》等新闻名篇享誉中外的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曾期望大家争当“名记者”、争当受人民欢迎的“好记者”。欲当“好记者”,须做“民记者”。纵观过去和现在,大凡有成就的记者,都是深入群众,“为民建言”。闻名于世的“普利策新闻奖”,其中有一个是…  相似文献   

5.
杜新华 《新闻窗》2009,(6):73-74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将这句名言用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是否可以这么说,“不想创精品的记者不是好记者”。  相似文献   

6.
经常有年轻的记者和新闻院校的学生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名记者?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中外军界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按此推论,套用到新闻界.应该是不想当名记者的记者不是好记者。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名记者呢?根据笔者对中外名记者的研究.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名记者,不是一朝一夕在短时间内能修炼成的,它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新闻实践的磨炼过程。在名记者身上有如下几个特征是可以看得到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当名记者的记者也就不是好记者。如果你想当一个合格的记者,你就首先要有当名记者的意识和愿望。 做名记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多方面很高  相似文献   

8.
在军中流传着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那就是——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或许是由于这句名言意愿表述的精到、思想传达的深刻,其外延被大大地扩展了,以至于为不同岗位的人们所改用,比如:“不想当总裁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不想当老板的店长不是好店长”等等,不一而足。记者职业也是一个岗位,如果将这句话改为“不想当名记的记者不是好记者”而用之,似乎也没什么不妥。记者这个职业很怪,虽然也属于舞文弄墨一族,但它却和其他以写字为职业的岗位有很大不同,文学界可以有文学家、作家、评论家,教育界可以有教育家,社科界可以有理论家,出版…  相似文献   

9.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名记者的记者也不是好记者.正如不可能每个好兵最终都当上将军一样,每个好记者也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记者.但是,好的记者总会把奋斗目标定得高一些,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不断攀登.在通往名记者的道路上有许多台阶、许多层次.既可以沿着这些台阶步步登高,又可以  相似文献   

10.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名记者的记者也不是好记者.正如不可能每个好兵最终都当上将军一样,每个好记者也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记者.但是,好的记者总会把奋斗目标定得高一些,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不断攀登. 在通往名记者的道路上有许多台阶、许多层次.既可以沿着这些台阶步步登高,又可以在某一个层次上横向扩展.对一个记者来说,提高知名度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  相似文献   

11.
我想当记者     
姜爱东 《军事记者》2012,(11):70-70
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人想干企业家,我的理想是当新闻记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做记者的通讯员,不是好通讯员。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见官大三级,党委会都可列席参加。在一些人看来.记者的职业是最超脱的,闲云野鹤,东南西北,信笔所至,名利双收。也有人觉得,记者的胸膛包着一颗正义的心,当弱者受了委屈时,不找法院找记者;也有人把记者当成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刀笔吏”。有人问我怎么想,我答不出,因为我“不识庐山真面目”。但我就是想当记者。今年初,外地一位素昧平生的青年给我来信说他写了上百篇稿子没有发表.问他能不能当记者.还说要不要给编辑部送礼。  相似文献   

12.
天姿英挺,神情质朴;谈吐谦逊,意志顽强。这些个不同的品行特征,和谐地“整合”在李秋平身上。45岁正是人生之盛年,可他却出人意料地说:“其实,我并不想当矿长。” 记者:“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是从副矿长走上行政掌门人岗位的,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呀? 李秋平:被赋予更大的权力,也就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我和李巨生同志——噢,我的同事和矿党委书记,在这一点上都有同感。而且现在体制转轨,经营管理者还得是半个“政治家”,掌柜难当哪!特别在咱们中国,一般而言机遇不复重来,“辉煌的脆弱”一次就够了,就像人生在世只能走一遭是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美国出版商协会正式表示,要推动美国出版业的出版人才多样化;美国一位业内知名人物布莱恩·祝德(Brian Jud)也曾就出版人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看来,出版人才不仅是国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出版业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作为一个出版经理人,应该怎样塑造自己,朝什么方向发展?布莱恩·祝德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对象是美国出版经理人,虽然未能面面俱到,但有道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谁又能保证,你的未来不是梦!且其中的一些见解,确实时常为我们所忽略,实有提点之效。  相似文献   

14.
著名围棋手聂卫平说过:“我喜欢有胜负的东西。”朱珉辉也颇有这种理念。他说:“不想当名记者的记者不是好记者!”  相似文献   

15.
徐新陶 《青年记者》2007,(15):80-80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有道明君",他们善于用人、听人、信人,把江山坐得稳如磐石。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眼下身处职场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记者》的“一得录”中刊登了赵维先生的文章《一方水土一方记者么》,读后令人深思。 说句心里话,綦江的彩虹桥坍塌,事后要不要责备《綦江报》放弃了舆论监督,我有点犹疑。因为在一个县城里,政府花数百万元建一座桥,这“一方水土”的新闻媒体当然要予以歌颂,所以刊出诸如《长虹卧波 綦城一景》这样的文章不足为怪;至于县报没有披露彩虹桥的质量问题,似乎也属情有可原。从明摆着的情况来看,即使报社想报,他那个县的领导也不会让他们报。 赵维先生把地方报的编辑记者称为“一方记者”,认为他们在“一方水土”的滋养下,报道必然有明显的地方倾向性。这种情况可能确实存在,但是“一方记者”们并不是不想写出真实的新闻来,在许多情况下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某些  相似文献   

17.
吴万里 《新闻界》2003,(5):48-48
过去人们对新闻的认识似乎有点失之偏颇,比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报道”(陆定一),此语不错,但理解时,把握上,往往就各自不同,如观点、问题、理念、思想算不算新闻,估计有些人常常会排斥于门外,认为这太虚、不实在、不实际,其实某些新鲜的观点、重大的问题本身就是事实,怎能不算新闻呢?比如1987年余秋里同志在解放军一次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样的口号不能盲目提倡,这只是他讲话中的一个观点,当年文汇报敏锐地抓住这一句话、这一观点,单独发了新闻(见1987年5月9日文汇报),以致我每次讲会议新闻改革都会举此…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爱用“只看手心,不看手指”这句话来形容有些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崇尚“着眼未来、志存高远”.鼓励人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在学校,老师爱教学生们自小立下雄心壮志.将来要当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等:在部队。领导们则用拿破仑的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来激励新战士,  相似文献   

19.
“我只是个小人物,我既不是英雄也不是斗士,我不想和任何人斗,作为一个前民警,我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我认为这是尽我的工作职责,我对得起曾经穿过的这身警服”  相似文献   

20.
新闻必须真实,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在道理上,这是大家都肯定和遵守的原则。但是,在有些具体问题上,认识恐怕还不尽一致。例如这样的问题:新闻作品可以“合理想像”么? 有的同志认为,新闻是概括、扼要地反映事实的,须是严格地遵循事实的本来面貌;通讯要求细致、生动地反映事件的始末经过,而记者又往往不是事件的直接目暗者和参与者,所以通讯常常免不了要加入记者的“合理想像”。过去,也有人认为,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