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76):34-36
对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非常重要,因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语文阅读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而小学生又处在爱玩、好动的年纪。所以,教师要运用有趣、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喜欢阅读、喜欢语文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
诸灵康 《现代教学》2010,(10):31-32
●注重语言积累、注重思想人文积淀,是语文教学高效的根本途径。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让学生注重阅读,喜欢阅读,扩大阅读。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读书,读书,再读书。  相似文献   

3.
要让学生爱读、会读,就要对语文阅读进行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共同努力。文章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  相似文献   

4.
罗惠华 《考试周刊》2015,(20):46-47
要让学生爱读、会读,就要对语文阅读进行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共同努力。文章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语文知识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必须要找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语文的阅读。  相似文献   

7.
要让学生爱读、会读,就要对语文阅读进行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共同努力。文章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怎样让学生喜欢读书、多读好书,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行真正意义的阅读。  相似文献   

10.
潘弢 《成才之路》2022,(6):126-12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而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需要尽早培养,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作为重点,让学生喜欢阅读,热爱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其次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2.
李斐斐 《教师》2013,(12):53
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感知文字内涵、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一个学生不喜欢阅读的语文是没有价值的语文;一个学生不会主动享受阅读快乐的语文是脱离了语文本质的语文。如何能让低年级的学生因喜欢语文而喜欢阅读,因爱上阅读而喜欢汉语言文字并热爱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我充分挖掘语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指导学生阅读,首先要保证学生在阅读时保持平静的心态,切忌浮躁心理,这样才能真正看得进去。其次,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多传授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推荐经典好书,让学生喜欢读、喜欢悟。再次,注重日常积累,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概括归纳等能力。教师要设法激励学生广泛阅读,让书籍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相似文献   

14.
沈忠权 《教育》2013,(10):62
现代语文教育研究认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真正将阅读的主动权充分归还学生,让学生无拘无束、生动活泼地畅享阅读的乐趣。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因为学生自己有独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独自的审美价值,教师应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张永春 《林区教学》2013,(10):16-17
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应成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阅读是学生的阅读,阅读内容要让学生喜欢,为学生服务。因此,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也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是解开语文教学之谜的关键,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喜欢阅读,却不一定喜欢阅读教学。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是从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着手的,分析得详细繁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情境创设可以有效地让学生融入到阅读课堂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思考。本文针对如何创设语文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小学生将语文阅读视作枷锁,不爱阅读。只有弄清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对症下药,才能让学生主动投入阅读中去,从而享受阅读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制定科学方法,合理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享受语文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汤池新 《学语文》2011,(6):35-36
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酿造语文状态: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喜欢读并且能够读懂有品位的文学作品,进而喜欢写并且能够写好自己的生活感悟。为实现这一目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链接相关内容,并利用这些内容对文本进行理解和分析,从而读懂文本、丰富语言和思想、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链接的范围越广泛,激活的内容越厚重,创新的成就就越突出。  相似文献   

19.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不仅是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上好阅读课,喜欢上阅览课就更为重要了。在阅览室的阅读就如同课堂阅读的翅膀,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东西,就必须让他插上翅膀,从而学到更多未知的学问,为将来走人社会积淀文化底蕴。那么,如何让学生的阅读插上翅膀,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的巧妙引导。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我总结了一下几个小窍门。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语文之本,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显得很重要。教师们可以通过激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保持学生课外阅读的持久性等途径,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自觉阅读,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