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上海市成年智障人士家庭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理解家庭需求有助于促进成年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研究采用自编的智障人士家庭调查表,调查了上海市1412个成年智障人士家庭需求。结果发现:(1)成年智障人士大多赋闲在家,只有少数接受过职业训练和康复训练。(2)智障人士的现状与家庭的期望不一致,而许多家长将现状归因于家庭努力不够和智障者能力的限制。(3)有半数家长认为子女不能工作,但事实上他们还是可能从事许多工作。(4)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是智障人士自身能力的限制和社会接纳不力,家庭为此作了很多努力,也表示需要政府更多的帮助。(5)智障人士可以从事多种运动,包括特奥运动。  相似文献   

2.
特奥运动的目标是使智障人士有机会成为对社会有用、被社会认可和尊重的公民,这与我们特殊学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尽己所能、自食其力。特奥运动为智障人士提供了训练和竞赛机会,激励他们发挥潜能,勇敢表现,与他人分享交流。这种运动能力训练、交往能力训练、自信心的培养也是特殊教育中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以下简称特奥运动)是专门为8岁或以上智障人士开展的竞赛性体育运动。培智学校是专门招收智障学生的学校,是普及特奥运动最合适的基层机构,是培养特奥运动员和开展特奥运动的基本场所,具有开展特奥运动的基本环境和资源。由于培智学校体育具有特殊性,没有完全纳入普通学校体育体系,培智学校业余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处于空白。探讨如何按照特奥运动的基本规律,在培智学校开展和普及特奥运动,使智障学生享受优质的体育教育和培养终身体育技能,对培智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说过,智力残疾人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价值、自己的潜能和自己的前途。特殊奥林匹克运动旨在通过良好的体育训练和比赛,使智障人士发挥自身潜能,勇敢参与,积极表现,与他人交流技艺,分享快乐,增进友谊,从而成为有益于社会并为社会所接受和尊重的人。可以说,特奥运动开辟了智障学生的生活新天地,是提高智障人士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特奥会使智障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世界人们也在慢慢改变着态度。以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为活动主体,用榜样的力量培养智障学生的积极心态;在特奥运动项目的训练中、和普通人的融合活动中培养并增强智障学生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智障群体的生存状况分析,对促进智障人士的教育公平、提高智障人士的社会接纳度、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几个方面做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金秋十月,将在申城举办2007年上海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以下简称特奥会),这是特奥会举办以来第一次走进亚洲,走进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智障人士最多的国家,选择在中国上海举行特奥会,充分反映了我国党和政府对世界特奥运动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国人民对智障人士  相似文献   

8.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简称特奥运动),是基于奥林匹克精神,专门针对智障人士开展的国际性运动训练和比赛。特奥运动项目非常丰富,从最基本的机能活动到最高级的竞赛,适合所有年龄和能力等级的特奥运动员。特奥会包括本地、国家、洲际和世界等不同级别。其中,世界特殊奥运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夏季和冬季交替举行。到目前为止,国际特奥会共  相似文献   

9.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基于奥林匹克精神,专门针对智障人士开展的国际性运动比赛,简称特奥会。2007年10月,第十二届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将在上海隆重举行,它不仅是一次展示智障人士风采、展现生命潜能、激励人们勇往直前的盛会,更是爱心传递的盛会。特奥会的精彩缘自特奥关爱、平  相似文献   

10.
马鞍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是我省第一家省级特奥运动培训基地,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位爱说爱笑、美丽优雅的体育老师。特奥会赛场上,她是智障孩子心中的金牌教练;日常训练中,她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妈妈”。多年来,她用自己的微笑和爱心精心呵护着智障儿童的心灵,并用辛劳的汗水换来了智障儿童脸上自信的笑容。她就是“全国特奥工作先进个人”高玲玲。  相似文献   

11.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Paralympic Games),简称"残奥会",是由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大型综合型运动会。2001年北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的主办权。认真分析不同类型残疾人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及需求,是筹办、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的基石。本文对视力残疾人运动员、肢体残疾人运动员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需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为奥运文化建设助力,为实现人文奥运奠基。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潜移默化规范着这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奥林匹克的参与、竞争、公正、友谊、和平精神对社会产生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目前,随着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公正、公平奥林匹克精神深入我国人民心中,成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基础,并在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代社会,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正呈现扩大的态势。而人类体育从自然体育到现代体育再到生态体育理念的发展,表明人们在体育的发展进程中更为关注自然、关注体育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北京奥运会倡导的"绿色奥运"理念,其意义在于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育发展观来举办奥运会。我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体育发展观的内涵、时代意义与实施过程进行探讨是为北京"绿色奥运"理念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奥运是中国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它提出了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相融合,展示一届“和谐、交流与发展”的人文主题的奥运会,达到促进世界和平、友谊与进步的发展目标。“人文奥运”将成为以人为本,歌颂人、尊重人,塑造和谐发展的个人和城市形象的人文舞台,这一理念将对整个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和奥林匹克运动无论从起源、发展轨迹、民族性格,还是从具体操作来看,都是两个难以相容的主题.北京申奥成功与武术入奥、武术发展并不能画上等号,为求入奥而削足适履的武术项目不利于中华武术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武术入奥求发展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宣传力度的加大,奥林匹克运动知识及精神在我国快速传播,作为教书育人,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利用当前大学生高度关注、积极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充分挖掘奥运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主义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今天几乎已经成为了最伟大的一种社会力量,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已成为了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作为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会指导思想的奥林匹克主义,其缘起、主旨和本质是什么呢?本文对此作了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仅在于它外在的轰动效应,更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潜在的、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我们应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大力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努力使之与人们的现实的生活和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使用自编的《北京奥运会社会态度问卷》对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329名残疾人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残疾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残疾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有着积极的认知。但与健全学生相比,残疾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比较消极,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较低。应加强对残疾人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指导和奥运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