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儒学对东亚现代化所起的作用,以及儒学本身的现代化问题,一直是东西方学者讨论的热点.当代新儒家站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立场上,力论儒学的价值及其复兴的希望,无疑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注入了生机.但问题在于,儒学对现代社会的道德无力感,以及儒学与近代历史的纠葛,仍然是困扰着学术界的根本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点文化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明儒重民观的概述和探析,阐明自先泰儒家以来对重民观的承继与发展,即从"以民为本"的重民观发展到"由民为本"的重民观,尤其是黄宗羲的"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天下为本,君为客",君臣都是"天下的公仆";废"一家之法"以及"公天下"的政治理想,把学校视为议政、参政、教育、监督的机关等,全面系统地发展了民本思想的重民观,并且向近代民主主义的民本思想转化,极具进步意义,对现代文明也有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至少从公元前21世纪初前后的大禹时代开始,华夏大地上就已经出现初步统一的局面.商、周以后人们的"中央"意识和统一观念不断加强,即使在春秋战国时期,象征统一的周天子也始终存在,各诸侯国纷争的主要目标都是统一天下.中国传统文化中从不存在某一部分可以自外于中国的内容,甚至南北朝和五代时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方国,也都以统一全国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翻译界的大多数学者认为直译和意译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可行的翻译方法.文章从信达雅的角度对直译和意译进行比较,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直译和意译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 但是意译更符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5.
姜珊 《文化学刊》2023,(2):132-135
在数字化时代,政府通过对个人及组织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应用,不断增强“数据权力”从而促成“数治”。国家机关可通过对个人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加强公权力,私主体可从中获得高收益。当前《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告知同意机制”流于形式,且法条规定的适用例外情形无法囊括现有司法实践,因此,需灵活运用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来调节个人信息使用与保护两者间的平衡。笔者通过对上述原则进行解读,探究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明晰具体适用情形,从而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系列法律规范,实现个人信息数据使用与保护两者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应有之义。作者从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内涵出发,围绕当前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功能、支部班子、党员队伍、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打造“引领型、融合型、保障型”党组织为核心,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方法,有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相似文献   

7.
李丽丹  李娟 《职业圈》2007,(9X):112-113
中、老年人参加气排球运动对身体和心理都有着良好的影响。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对中、老年人参加气排球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出气排球是一项具有集体健身、娱乐,而且技术水平含量较低、实用性较强的球类运动。它有益于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是一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身体和心理特点的健身方法,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区周边涵盖大量本土乡村,随着旅游业价值提升,旅游产品挤压乡村空间,导致原始乡村空间异化,乡村空间从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空间异化转变为复合型空间。以大理三月街片区为例,以问题为导向,从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分析三月街片区成为"灯下黑"的原因,针对风景名胜区边缘型乡村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合理重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升乡村"造血"功能、与风景名胜区共建共享、提倡公共参与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赵凤玲 《文化学刊》2012,(3):164-168
什么是"文化失语症"?"中国文化失语症"为什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泛滥?文化和国家实力到底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些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本文论述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失语"的过程,认为文化失语与国家强大与否、国力强盛与否有着极大的关系。"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提出,正是中国经济强大、大国崛起过程中的文化反思,是探寻中国文化话语权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0.
汉王朝是中国社会发展、民族统一的一个鼎盛时期,汉文化对后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这一论断在三燕故都、北魏营州辖境的朝阳发现的诸多三燕、北魏遗存中找到了充分的依据。朝阳是三燕、北魏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的主要聚居地。鲜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吸纳先进文明成果的民族。朝阳出土的三燕、北魏大量墓存,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充分印证了汉文化对后来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老年人参加气排球运动对身体和心理都有着良好的影响.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对中、老年人参加气排球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出气排球是一项具有集体健身、娱乐,而且技术水平含量较低、实用性较强的球类运动.它有益于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是一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身体和心理特点的健身方法,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多种文化的共同体,“维护统一、尊重差异”做好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是我国各民族精诚团结、共同进步的题中之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是做好新疆各项工作的主线。要立足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把握“有形、有感、有效”的工作要求,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该文归纳了民族文化视域下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基础,分析了民族文化视域下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旨在打造各民族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增强对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铸牢新疆各族人民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企业所得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之后发生的凡企业合并、资产收购或股权收购等涉及股权发生变化的行为,都必须依照资产市值(公允价值)为计税依据,并且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由于递延资本收益,会出现重复征税问题,以及如何处理目标企业的留存收益.文章对此建议适当地调整计税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踔 《文化学刊》2011,(2):173-179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文化贸易快速发展,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仍面临重视程度不够、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力不强、发展动力不足、文化产业发展落后、文化资源开发不当、文化传播力不强、缺少文化"摆渡者"等诸多问题。因此,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提升竞争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传承力;强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文化凝聚力;建构全社会参与建设新格局,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改善传播理念和方式,提升文化对外传播力;重视思想、观念和原则的生产和传播,增强文化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诸多史料的细致剖析、探讨、论证,推翻了向以昏庸失德论定南明弘光帝的成说,指出他乃是颇有治国思想,气度恢宏,勤于政事,欲有作为的政治家。深入论述了其终蹈失败,以悲剧结束政治生涯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6.
医院的特点是设备设施多且一、二级负荷较多,它的供配电与民用建筑不同,必须采取新的配电思路和方式来满足其功能的要求.文章介绍了宁明医院电气设计的特点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咚咚咚!咚咚咚!"、"嚓嚓嚓!嚓嚓嚓!"、"砰啪!嘭啪!"……2015年12月25日上午9时,一向平静安详的浙江德清县筏头乡东沈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贯穿村庄的盘溪两岸人声鼎沸,武侠小说中的"水上漂"神功在这里惊现,溪流中间飘荡着长长的如游龙般的竹排。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沿着岸边奔跑着、呼喊着、拥挤着,争相用手机拍照,更有大批专业摄影师托着长短镜头、支起三脚架,记录着热烈而惊人的场景。盛行千百年而于1959  相似文献   

18.
刘三兰 《职业圈》2008,(18):155-155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干部作风如何,直接影响着党群关系,影响着党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发挥,影响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龙林 《职业圈》2007,(2):139-140
我们通常采用(供、售)电量差值法来计算综合线损率,其中供电量和售电量的计算周期T对综合线损的影响很大。假定T1、T2和T1’、T2’分别为供电量和售电量计算的起止时间,有许多因素造成T1、T2和T1’、T2’不同步,致使供、售电量计算周期T不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不是使T2-T1=T2’-T1’,而是要使T1=T1’且T2=T2’,也就是说输入端和输出端要同时抄表。目前我们绝大部分电度表都有数据定时存储功能,只要将电度表的数据定时存储时间设定成一致,抄录在同一时间存储的电网供、售电量,就保证了计算周期T一致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绿色的原始林区印证着森林卫士的赤胆忠心,湛蓝的天空见证着执勤官兵献身使命的足迹。回望耸立在云端的哨所,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官兵们依旧坚守在天际的哨所,在雪域高原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碧水蓝天相映生辉的壮丽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