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7—18岁西藏藏族学生15年间身体形态发育机能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15年来,藏族男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有了增长,有的年龄段增长显著,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人民的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使藏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有了较大提高。但反映机能特征的肺活量、血压均值,男女生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与学生体育锻炼的不足,学习压力的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2.
西藏高校藏族男生与外招汉族男生体质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卫忠 《西藏科技》2003,(11):29-31
本文以西藏高校藏族男生与区外汉族男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受试者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藏、汉族男生在身体形态无显著性差异,身体机能有显著性差异,藏族男生明显强于外招汉族男生。身体素质方面,藏族男生在力量、耐力素质上的优势表现较突出,而区外汉族男生在柔韧、灵敏方面强于藏族男生。对藏族男生与外招汉族男生体质综合比较分析表明:藏族男生的体质略优于区外汉族男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体质测试、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西藏不同年龄阶段的藏族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3个指标进行长达3年的跟踪研究,在此基础上,制订并实施分阶段式的长期运动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在科学合理的运动干预下,其各项测试指标与对照组的学生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东乡族学生体质发展动态,为东乡族地区的学校体育、卫生监督及民族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临夏州2010年和2014年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来,临夏州东乡族学生身体形态的身高、体重指标基本持平,胸围有明显增长,各形态指标之间发展仍不协调、不平衡;肺活量呈增长趋势。结论:近5年,临夏州7~18岁东乡族男、女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的生长发育缺乏协调与平衡,建议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工作,后期仍需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5.
1985-2000年西藏藏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比较1985年至2000年15年间西藏藏族学生的形态发育、机能发育指标和身体素质状况,以及身高、体重、胸围突增高峰期年龄变化情况,探讨西藏学生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趋势。结果:15年来西藏学生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吴增长趋势,藏族男、女学生,生长发育突增高峰约提前1—3年,提示西藏学生仍处于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快速增长阶段。但反映学生体能素质的耐力、力量、速度出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藏族男、女生肺活量大多数年龄段为负增长。  相似文献   

6.
《内江科技》2016,(8):74-7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西藏民族大学的藏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藏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特征变现的比较粗壮和高大,身体的充实度大于汉族,体型比较均称;身体机能方面,肺活量、脉搏、收缩压、舒张压都低于汉族大学生,且差异较大。身体素质整体水平较低,速度落后于汉族学生,立定跳远水平低于汉族,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仰卧起坐水平均差于汉族大学生,藏族大学生的柔韧素质和身体的协调性均差于汉族大学生,以上水平测试均有明显差异,但从耐力素质方面,藏族大学生耐力水平要明显由于汉族大学生,且差异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1028例藏族和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析,探讨藏、汉大学生体质的差异。结果可见,藏汉大学生体质整体评价无显著性差异,藏族大学生身体机能显著性优于汉族学生。  相似文献   

8.
以绍兴文理学院2011学年在校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学生体质现状,为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选取60名高校女大学生进行18周的太极柔力球运动锻炼,并对她们的身体形态和机能、身体素质、自我概念、心境状态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长期练习太极柔力球,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身体形态,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概念,建立良好的心境状态。说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贺成华 《科教文汇》2009,(20):215-215
身体形态指标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该标准中男、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出该标准不尽合理和不够科学。  相似文献   

11.
张晓 《内江科技》2011,32(9):168-169
结合网球运动对身心条件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提出选拔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选材体系:选材的步骤应分为初选、复选和精选三个阶段进行,评价指标应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及现有技战术水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教体[1990]015号文件精神,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视力状况及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标准》按百分制计分。(1)身体形态满分为10分,用维尔克指数评定,即;体重(kg)+胸围(cm)/身高(cm)×100(2)身体机能满分为15分,用肺活量指数评定,即:肺活量(ml)/体重(kg)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并依据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数据,经过数理统计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海南省小学生与全国小学生身体机能(安静脉搏、肺活量)指标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小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湖南工业大学学生体质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湖南工业大学学生体质发展动态分析,就湖南工业大学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9年进行体质与健康监潮了1979名19~22岁湖南工业大学学生的9项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的溅试结果进行了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吉林工业大学校医院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教体[1990]015号文件精神及执行标准对九二届学生连续四年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视力状况三项指标的测试和成绩评定,三项指标四年的平均达标率为60.78%,不合格率为39.22%,三项指标中各指标的评定结果见表所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13、14级120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锻炼方法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学生的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体质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说明运动干预内容、方法和手段能有效地达到增强高职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吴绍峰 《内江科技》2013,34(5):201-202
本文针对内地新疆班学生与苏州本地学生身体状况做一对比分析,应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体育与医学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高中阶段内地新疆学生和苏州新区一中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及部分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为两地民族体质的研究,民族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和研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徐忠鸣  傅炜昶 《科技通报》2012,28(10):220-222
目的:探讨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学生生理机能的改善作用,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2010年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读的165名中高职贯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体育课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研究,并对实施运动处方教学后的学生进行身体机能和身体成分等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165名受试者的学生中,身体机能(心率、肺活量体重指数),身体成分(体重、脂肪、腰围、臀围、大腿围)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动处方教学对改善中高职贯通学生的生理机能水平有较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较高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霍青 《内江科技》2013,(6):62-63
本文通过对10~12岁小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羽毛球运动干预,探讨其对10~12岁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身体素质的影响,阐述羽毛球运动干预方案改善10~12岁小学生体质的机制。结果显示:羽毛球运动干预方案对10~12岁小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身体素质的部分指标改善和提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状况进行监测.方法:采用测量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体质监测项目成绩进行总结分析,并与全国同龄大学生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学生的总体体质健康状况比较好,男生的优秀率比女生的优秀率高.偏瘦,营养不良的学生占25.08%,正常72.67%,超重1.64%,肥胖0.61%.华南师范大学男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都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而台阶指数和握力则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女生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结论: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素质的发展,采取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