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意向性理论是现当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认知科学、人工智能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论题。当代心灵哲学在构建意向性理论之时,不仅充分汲取了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两大研究传统的重要思想基础,而且进一步借鉴、吸纳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现代科学研究领域的新近成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研究视域和方法以及独特的逻辑发展主线,即物理主义的自然主义纲领。由此,意向性的本体论地位、意向内容的自然化、意向解释的方法论地位等问题,就成为意向性问题在当代自然主义心灵哲学背景之下最集中和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意向状态由于能与非存在事物发生关系因而是宇宙中最奇特的一种关系属性,同时也成了爱生惊诧的哲人智者的探索课题。20世纪以降,各种理论竞相争妍,最终形成了分析哲学和现象学两大传统。前者从自然主义出发,试图揭示意向性的本体论地位,说明它的基本特点和成立条件,建立关于意向性、意义、表征和内容的统一理论。后者站在自然主义的对立面,把意向性作为意识的基本属性和结构,着力探讨意识和意向性所以具有超越性的根源和条件。两种走向也有一致之处。这种一致最终导致了将它们统一起来的种种尝试。  相似文献   

3.
意向性的自然化是意向性问题在当代心灵哲学自然主义命题之下的一个理论要旨。当代心灵哲学对意向性自然化难题的求解可谓观点杂陈、方案林立,各种流派、理论之间的纷争更是渐趋激烈。其中,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目的论自然化进路在当前日益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一理路的提出展现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和方法特征,从而为意向性的自然化解释提供了一种较优的可能性选择与尝试。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语用思维发展的角度 ,总结了德国哲学从康德的“语言学转向”到哈贝马斯的普通语用学以来的语用哲学思想 ,分析了语言使用、语境、言语行为和意向性等问题在德国的产生发展历程 ,指出德国哲学中语用思维的发展显示了一种与英美语用思维发展不同的主题和路向 ,特别地关注于主体间性和理解这两个语言使用的重要特征 ,成为现代语用学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对于认识和把握语用思想在德国哲学传统中的发展、表现和风格 ,从哲学渊源的角度认识现代语用学的发展轨迹均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语言哲学的话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然而,不管是语言学家还是哲学家,他们的研究往往是将语言作为方法或是切入点来研究哲学,哲学是最终的落脚点.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哲学的课题时容易偏离语言学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忽视了从哲学思想出发对语言学的本体进行研究.对此现象,笔者分析了原因,并从分析哲学对西方主要语言学思想理论的影响入手,以语言学发展的具体事实为例来论证哲学思维对理论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讨论了语言学家的语言哲学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6.
意向性和因果性一直以来都是哲学中的重要议题,但是将两者联系起来讨论的话,通常认为意向性不能具有因果性,因果性中的解释项也不能是意向性。但是,意向实在论者仍然坚持意向性是因果有效的,并且意向性本身在本体论上不可还原。塞尔所提出的意向因果性理论是意向实在论的自然主义进路的代表,他的理论若能成功,则一方面为意向性和外部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意向性不再是先验的、高于自然的概念,另一方面因果性的概念也得到了拓展,意向性不再被因果性拒之门外。然而,他的这一理论仍然遇到了三个困境。而这三个困境的解决都有赖于一种更为精致的因果理论——干预主义的因果理论。  相似文献   

7.
意义理论的演变及其语境-意向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意义问题不仅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而且是映射于一切哲学领域的问题.20世纪的语言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都是围绕着意义问题的不同层面不断地生成、展开和转向的.本文首先概要地回顾分析20世纪语言哲学各种意义理论(意义证实论、实在论意义理论、反实在论意义理论、意向论意义理论)的发展历程、哲学成就和理论缺陷;然后论证了语言意义生成和运作的三个维度,即实在维度、社会维度和意向维度,认为正是内在有机统一的这三个维度共同支撑、生成和运作着意义;最后本文初步描述了意义由这三个维度共同生成和运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作为近几十年来分析哲学内部最重要发展之一的实验哲学,援引实证心理学的调查手段,通过对各哲学分支领域的经典论题做经验探究,展开了对“把直觉作为证据”的传统哲学方法的抨击,进而要求我们重思做哲学的方法。梅剑华《直觉与理由:实验语言哲学的批判性研究》一书正是对语言哲学这一个特殊领域的实验哲学研究著作。该书不仅从实验的角度考察了语言哲学的各核心议题,更颇具创新地强调了实验哲学与语言哲学于同一层级的互动,最后还吸收了史学研究的思路,给出了对实验哲学方法论的原创性辩护,为实验哲学方法的下一步优化提供了建议,也给哲学方法论的讨论带来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徐岸 《中国科技信息》2011,(7):177+183-177,183
语言哲学是当今语言界既前沿又热点的领域,关于语言哲学的探讨还在进行中。那究竟什么是语言哲学呢?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介绍语言哲学,即:语言哲学的起源、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语言哲学的范畴以及学习语言哲学的重要性。希望可以帮助对语言哲学感兴趣的人加强对本学科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在这个语言的新兴领域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0.
美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语用思维发展的角度 ,总结了美国哲学从皮尔士的“普遍符号学”到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以来的语用哲学思想 ,分析了语言的使用、语境、言语行为等问题在美国的产生发展历程 ,指出美国哲学中语用思维的发展显示了一种独特的研究主题和路向 ,特别地关注于使用和言语行为 ,成为现代语用学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对于认识和把握语用思想在美国哲学传统中的发展、表现和风格 ,从哲学渊源的角度认识现代语用学的发展轨迹 ,均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