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看两个例句: (1)“它总结千百年中医治疗睡眠障碍的精典验方……”(《中国经营报》1999年2月2日第24版《失眠者与睡得香》) (2)“‘三毛’作为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一生的心血之作,它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典之作。”(《工人日报》1999年2月14日第2版《“三毛”何日回张家》) 查各种汉语辞书,均无“精典”而只有“经典”一词,  相似文献   

2.
信谁的?     
关于我国企业总数,一说‘中国目前有三百六十七万多个企业’(江西日报社出版的《信息日报》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三日二版《<中国厂长学>即将出版》的报道);一说‘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拥有约四十万个大中小企业’(《工人日报》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一日三版《略论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改革》)。我国企业总数究竟有多少?不知信谁的。又如该报三版所载新华社一报道中称:我国生产的玩具‘为我国三亿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又一篇报道中称:‘当前我国有三亿多儿童’(见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七日《西安晚报》四版)。可是全国妇联书记处第一书记张帼  相似文献   

3.
通讯《告别缺水的日子》(原载《河南日报》2003年8月25日一版)获得2003年度河南省好新闻奖一等奖,细细想来,这其实是一篇被“逼”出来的好新闻。原来,2003年夏季《河南日报》在一版开设了一个专栏,名为“潮涌中原———‘三个代表’在河南的生动实践”。报社记者部就此专门给各  相似文献   

4.
我们将刚刚离去的春节作为2003年书市的开局,预测一下今年书市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看看有哪些风云读本会在2003年的书市诞生? 预测之一:美国何时对伊拉克动手? 当今图书对时局的高度关注绝不输于任何一种媒体。  相似文献   

5.
朱农 《出版史料》2005,(4):75-75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一书,1919年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到1930年共印行了十五版。1929年收入“万有文库”出版时,经作者提议,书名改为《中国古代哲学史》。1958年台湾商务印书馆重印此书时,作者为此写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台北版自记》中说:“我的意思是要让这本《中国古代哲学史》单独流行,将来我写完了‘中古思想史’和‘近世思想史’之后,我可以用我中年以后的见解来重写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我不预备修改这本《中国古代哲学史》了。”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暑期书市有点例外。由于4、5月份的SARS风潮,一些本该上半年出的新书不得以压到了下半年、压到了暑期书市上出。 莫言的《四十一炮》(春风文艺版,2003年7月)就是这种滞后的产物,但是首印15万册,据说在10天里就被消化一空。难以阻挡的阅读诱惑还来自杨绛先生的新书《我们仨》(三联版,2003年  相似文献   

7.
财经读物的迅速成长仅是书市上这两三年的事,但是谁也不可否认的是,财经类读物在书市上实际销售所占比例的庞大和可观,财经读物的异军突起,并快速成为书市销售上的“大块头”,时间之短和成长之快一样令人吃惊、令人兴奋。 “贫血”的本土财经读物 然而,说到财经读物,却又不能不坦承的一点遗憾是,财经读物市场一直是“洋人”的天下,欧美,尤其是美国作者的引进版读物成为书市上此类读物的畅销主流,就说2003年的上半年吧,《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基业长青》、《管  相似文献   

8.
先请看几个例句: ①“从舞台重返军营的濮存昕,有一种‘鸳梦重温’的兴奋。”(《中国电视报》2000年第44期第8版) ②“上海现在刮起了一股浓浓的怀旧风。老房子、老公寓……上海人和北京人一样开始做梦了,而凡是‘鸳梦重温’。”(《读者》2000年第24期第18页)  相似文献   

9.
一不留神,“小资女人”就挤了进来,漫山遍野地烂漫起来,像深秋的一抹阳光,灿烂了整个书市。 到书市上随意转转,发现最近“小资女人”的书似乎一下多了起来,《小资情调——一个逐渐形成的阶层及其生活品位》(吉林摄影版)、《小资女人》(华文版)、《我是时尚穷女人——北京小资完全读本》(文化艺术版)、《小资的私人幸福手册》(中国时代经济版)……要不是怕浪费笔墨和宝贵时间,还能再列出一大堆有关“小资女人”的新书来,书市就这么“小资”起来。  相似文献   

10.
《华商报》2003年6月10日14版“国际新闻”《美“弧形基地圈”围堵东亚》第三部分,有这样一句话:“美军新的军事基地网络分布与美国官员提出的所谓‘弧形不稳定区’完全吻合,这就意味着美军新的军事基地网南起南欧的亚的里亚海,北至北非中东地区,东至东南亚。  相似文献   

11.
十月,在北京举办的一九八○年全国书市,是我国规模空前、引人入胜的一次书市。全国各地进京参观、选购的人络绎不绝,平均每天接待读者五万人次,平均每天销售额达十六万多元。湖南科技出版社是参加书市的一百零七个出版社之一,展出湘版科技图书四十九种。它在整个书市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大,却相当地吸引读者。负责展销我社图书的十五柜台的主任郝振宗和营业员滕秀芳兴奋地对我们说:“湘版科技书受欢迎!湘版科技书好销!”接着就数了一大堆书名,如《材料力学500题详解》、《晶体管收音机与业余修理》、《电工基础题解》、《电路(电工原理1)习题解答》、《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1989年2月20日起,人民日报版面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尽管人民日报总编辑谭文瑞称这次版面调整“只是在进行新闻改革中迈出一个不大不小的步子”,海内外对此仍反应强烈。广东《羊城晚报》2月20日载文说,“记者今晨看到的《人民日报》,有‘面目一新’之感:标题醒目了,新闻增多了,编排较活了。头条大字标题《义务植树七十亿株大多数人尚未尽责》,有褒有贬。《十堰市万人解囊相助女学生刘云伤愈出院》这样的“社会新闻”上了一版。国际新闻在一版多达三条,也为过去所少见。”“记者认为,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的这次‘版面调整’,实际上是一次版面改革。预料这次改革会引起公众(首先是新闻界)的注意,并将促进全国各大报的改革。”老新闻工作者、中顾委委员梅益认为改版后的人  相似文献   

13.
天津《今晚报》2000年7月21日1版《“零点行动”战果赫赫》:“本市‘畅通工程’集中清理战役,于今天凌晨零时打响……”。 《燕赵都市报》2000年11月13日3版《深夜与120同行》:“凌晨1时许,一名自称‘李清爱’的女青年连续四次拨打120……”;11月18日1版《锅炉爆炸飞上阳台》:“凌晨1时许,他和爱人正在睡梦中……” 《燕赵晚报》2000年11月20日3版《老战士智斗歹徒》:“11月4日凌晨1时50分,两个自称在260医院住院的年轻人……”;同日19版《警灯闪闪破雾行》:“次日凌晨1时20分,  相似文献   

14.
2001年7月5日《秦皇岛日报》第4版刊登《谈谈秦皇岛港的旅游资源》一文写道:“就是这个德璀琳,与胡佛(美国前总统)合谋,诱骗开平督办张翼入套,将国内谓巨擎的煤矿企业易主,成了英国垄断财团口中的‘大块朵颐’。”  相似文献   

15.
九月书市,大量“青春读物”进入书市,和依旧在畅销不止的“我为歌狂”系列一起,渐人佳境,一路高歌,成为本月书市的又一大特征。只不过,九月书市上的“青春读物”不再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一枝独秀,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充分意识到“青春读物”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品牌价值,经过一段时间的摩拳擦掌,开始全力进入分食“青春读物”这块“奶酪”。 《天生我才》(2003年7月版)是上海人民社的又一续篇,  相似文献   

16.
一家报社来信称:“你来信讲本报一稿将邵阳县误为‘韶阳县’,经查是作者之误,我们已让他写了检查。”又读报载一文(《陕西邮电报》2月28日第四版《奇中奇邮票》),内称:1653年,山东一  相似文献   

17.
刘国钧教授在《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发展》文中说:“1904年(光绪二十年)孙毓修在《教育杂志》上首先介绍了美国杜威‘十进分类法’,但没有人注意。”周文骏教授编著的《图书馆工作概要》也沿袭此说;“一九○四年(光绪三十年)孙毓修在《教育杂志》上首先介绍。”为了证实此说的准确性,我想翻检《教育杂志》。由于馆藏匮乏,于是托友人在一高校图书馆代查。结果是:月刊《教育杂志》1909年2月创刊;孙毓修在该刊发表的文章最早见于1卷11期(1909年10月)。经此核对,1904年  相似文献   

18.
自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以来,英美一直未能如其所诺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使得英美两国陷入一场“情报门”的诚信危机之中:国际社会和舆论普遍质疑美英两国是否为了“师出有名”而夸大事实,甚至弄虚作假。美国媒体首先披露了布什总统在2003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援引假情报,指控萨达姆政权从非洲国家获取核武器原料铀的丑闻。美国《新闻周刊》2003年7月12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总统布什的支持率大跌。55%的受访者表示布什政府在对伊拉克开战前误解了有关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甚至有38%的受…  相似文献   

19.
四、面对突发事件,抢早说,“立体”说,实话实说在以秒为单位来度量新闻时效性的今天,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时效性极大地影响新闻的公信力。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和总编辑何平,分别在他们的书和文章里,着重提到这一点。李从军在他的书《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中写道:“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10时35分,随着美军战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投下第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伊拉克战争爆发,而媒体的新闻争夺战也随即打响。北京时间10时36分55秒,新华社中东总分社播发‘巴格达响起爆炸声,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第一条快讯。  相似文献   

20.
一家省报去年7月25日刊发在《读书》版的《漫话读书》一文说:“翦伯赞先生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一副对联,大多数读者也许并不陌生,其作者是范文澜,并非翦伯赞。为了证实我的记忆,我翻检《中国楹联鉴赏辞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千年对联佳话》(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