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主体教育论确立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师生关系上升到新的思考高度。我国师生关系研究经历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再从他者性到公共性的三次理念转向,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师生关系却仍停留在主体性阶段,呈现出“唯我性”的无情感疏离、“为我性”的功利化交往以及“丧我性”的无底线越界的失落之态。关于理想师生关系的探讨理应摆脱哲学主体性思维的窠臼,在教育实践中探寻师生关系失落的真正原因,以弥合师生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罅隙,实现对现有师生关系的超越与重塑。  相似文献   

2.
席小强 《陕西教育》2004,(11):36-36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当代很多教育家和有识之士提出了新型的教育理论,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几乎每个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都认识到必须把学生提升到主体  相似文献   

3.
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既是一个数师观问题.又是一个学生观问题,两都是重要的教育思想问题。只有树立科学的教育主体现.才能“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3],才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数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社会学中“和谐社会”的高频率出现,“和谐教育”在教育学中的倡导也成了必要。“和谐教育”的内涵很丰富,但其真谛在于实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体能够全面发展。师生关系作为教育中重要因素是影响教育成败的关键,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关键。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在充分坚持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建立良好的主体间关系。在教育中实现观念、话语和方法的转变都是建立良好主体间关系的一系列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主体的追寻--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主体的缺失;(2)主体的发现;(3)交互主体性的建构。“交互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视野中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这种理想的师生关系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昭示了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等一系列教学理念的革新。  相似文献   

6.
关于师生关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航 《教育探索》2001,(2):69-69
师生关系作为影响及制约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一直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随着本世纪所发生的哲学转向,即从传统的认识论哲学转向语言论哲学,哲学研究的重心由研究主客体关系的主体哲学转向研究对话与交流的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出现了“双主体说”。该种观点认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是两个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同时两者又互以对方为认识的客体。是否这种双主体的理论就是对师生关系的最恰切的理解与表述呢 ?它似乎也因下列原因而难当此任。   首先,从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来看,它…  相似文献   

7.
学生主体论与现代教育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应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取向。教育要“适合学生”,首先必须明确学生是什么样的,具有什么避性和特点。现代人科学给予教育过程中的学生以权利主体,独立主体,能动主体,发展主体属性的解释。因此,“适合学生的教育”,必须是以人本教育观,个性教育观,主体教育观,创造教育观为主导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王丰翱 《山东教育》2004,(19):34-35
师生之间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不仅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是搞好教育创新所必备的因素。要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五能”“五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即是一个教师观问题,又是一个学生观问题,两都是重要的教育思想问题。只有树立科学的教育主体观,才能“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叶澜教授在师生关系方面的研究思想从 2 0世纪 80年代末的“发展主体”到今天的“新基础教育”思想大体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间的研究脉络不仅透析出整个教育理论界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历程与发展方向 ,也向我们展示了其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精神和理念。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而师生关系则居主导地位。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力量,学生是劳动对象,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师生感情、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热爱学生。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用爱心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教育事实表明,师生关系既有和谐与配合的一面,也存在着分歧与冲突的一面。尤其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依赖性、顺从性减弱,进入“心理断乳期”。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主体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都注意了教育活动的认识特性,并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各自所认定的教育主体及其特征,它们都展示了自身的存在价值。而双交往主体观则强调“平等的主体交往”,开始把对教育主体的认识引向实践范畴,注意教育的实践主体问题,从而运用于构建全面的、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适合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观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应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取向。教育要“适合学生”,首先必须明确学生是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属性和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独立主体、能动主体、发展主体等方面的属性,因此,“适合学生的教育”,必须是以个性教育观、主体教育观、创造教育观为主导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论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困扰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认识不清或处理不好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教育改革以来我们经历了“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双主体沦”、“主体主导论”等认识过程。而今,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师生关系的理念,已成为当今课堂教改的主流意识。这说明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认识正在逐步进化,并得到了提高。但是,随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出台,这种认识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否符合当今经济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教育终身化和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潮流,还有待时间或实践来检验。  相似文献   

16.
“评价”在以往的教育观念里,只是教师的“专利”。现代教育思想否定了以往学生的惟一任务就是学习、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权威的观念,倡导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评价”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也不仅仅是学习总结阶段的一个环节,它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把“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这样做不但能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理论克服了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强调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交互作用,是主体性研究的深化,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尊重、协商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突出强调了区别于传统“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的教师主体地位,认为民主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应该是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下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8.
“主体”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哲学概念,可以从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层面来理解。对于语文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我们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师或学生,而应从整个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对师生关系作全面的考察,从而形成科学的语文“主体”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9.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围绕着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的学习为载体,体现的教师与学生两种“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根源问题就要切实贯彻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下面就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简述一下“以人为本”的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体现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教育思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其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调整不断发展变化的师生关系。使之呈现出一种良性互动的和谐局面。尤为重要的是,主体教育思想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教学活动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要求学校和教师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深入探究的活动氛围。在以“人文性”为基本特征、“多元性”为价值取向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主体教育思想,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