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教育》2005,(15):F0002
攀爱华是一位语文老师,但她在学生眼里却象一位专教作文的老师,她上课讲的是作文,下课留的作业也是作文,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有些不解。其实,樊老师自有一番道理。在她看来,自教改以来,语文教学有着可喜的变化。但习作教学却是一个难以攻破的重点、 难点,怎样才能改变学生怕写作文、作文写得千篇一律的现状呢?那就是让学生成为作文的认人。  相似文献   

2.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常听一些中学生说:“我们学习语文,最怕的就是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作文课老师一般都作指导,讲的是一套怎样选材,怎样剪裁,怎样开头和结尾等,老师越讲,我们就越不知道怎么写。”为什么学生觉得无话可写呢?为什么老师越讲学生越不知道怎么写呢?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生活的真实体验,缺乏对客观事实的独特感受。最近,笔者尝试用“作文三步法”中的“感知”去指导学生写作,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感知”的确可以成为提高学生作文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3.
一提出设想长久以来,不少老师上作文指导课,总是讲得太多,放得太少。这就难免会出现一个现象:讲过的作文题目,学生似乎写得还不错;没讲过的题目,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如何下笔。离开了老师的指导,学生就不能独立作文了吗?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但凡提及科学管理,往往会提到一个词——流程。  相似文献   

4.
有些老师不爱写作文评语,认为作文是“写”出来的,而不是“评”出来的,若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而言,不无道理。问题是,没有评语,作文的优劣表现在哪里?学生有那么高的悟性吗?再者,每次是个红分数,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无影响?其三,有没有学生会怀疑老师的工作态度,从而产生心理隔膜,影响师生的和谐关系?其四,集体的评讲能完全代替个体的指导吗?因此,作文评语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那么怎样写好作文评语呢?  相似文献   

5.
"侃"为学生创造了轻松、和谐、自由的口语交际与作文的气氛,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训练过程中,老师始终是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要让学生想"侃"、乐"侃"。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听了一堂课,教师在教了“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后,出示三道巩固练习题: 3105÷ 3、 4008÷ 8、 7217÷ 7。教师巡视发现:全对的才占 15%。这种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时未能料到的,怎么办?这时,教师采用让学生在展现自我中求知——学生教学生。   首先,教师把普遍出现的错误归类,在黑板上板书不同类型的错题,如:   随后,请三位自愿当老师的学生上台讲评计算情况。教师要求他们说清楚上面计算是对还是错?错在哪里?为什么?怎样改?为什么?解答同学的质疑。   “小老师”一上台,同学们可来神啦!他们讲的讲、评的评…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选修1-1的圆锥曲线中,有一道求轨迹题,老师讲了,但学生还是照错不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与同学交流,有以下几种思维错误。  相似文献   

8.
作文评讲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作文评讲应着眼于人,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促进学生作文素质可持续发展。那么作文评讲如何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呢?  相似文献   

9.
林慧 《作文》2023,(44):55-56
<正>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提起写作文,学生们大多挠头搔耳,痛苦不堪;提起改作文,老师们也纷纷摇头,痛苦不堪。为什么我们在课堂上讲了那么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学生们也听得专心致志,而最后交上来的作文还是泛泛而谈、千篇一律,少有内容充实、新颖的佳作呢?  相似文献   

10.
同音字和形近字都是低年级生字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普遍的情况是,老师在生字新授之时,将同音字或形近字的区别列举、分析得很详细,结果却有将近一半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会用锚,甚至会有个别听讲只听一半的学生,本末倒置。这种屡错屡讲,屡讲屡错的现象,着实让老师和学生对生字的辨析产生了困惑。怎样才能生成有效的生字辨析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班主任之友》2002年第3期上拜读了一篇见解独特的文章:《有一种伤害叫做爱》。作者以优美而伤感的笔调述说了两个故事,力图阐明教师的爱如何对学生造成了“伤害”。读罢此文,笔者想问:爱是一种伤害吗?第一个故事,女生作文写得很好,受到语文老师的宠爱。在语文老师的悉心培养下,女生作文特别出色,甚至“也发表了一些东西”。遗憾的是,“她没有考取大学”,因为“数学太差”。笔者不明白,语文老师的职责就是教好语文,学生数学没学好怎么会是语文老师的错?女生“严重的偏科现象”与语文老师“单方面的引导不无关系”是什…  相似文献   

12.
李庆友 《辅导员》2014,(4):60-60
语文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是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智力因素与意志、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也是语文教学中的技能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可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评分卡的设制和使用□吉林省桦甸市教师进修学校杨淑清目前,小学生“一次性”作文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作文质量的提高。教师的付出与学生的收效比例失调,教师口干舌燥地讲选材、讲命题、讲写作方法等等,而学生却草草写完之后往老师那一交就算大事完毕;老师批改作文...  相似文献   

14.
当堂评讲学生作文草稿是于老师作文教学的一大亮点。他不但在瞬问能辨析出学生作文中的语病并予以纠正,而且善于发现作文中的优点,予以放大和点评。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于老师采取的是“加分”政策。“加分”是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的肯定和激励,又是对其他同学的引导——让学生从实例中知道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请看于老师评改作文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15.
对于许多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是一个极为棘手的课题,往往老师讲得过多过详,学生写得千篇一律,老师讲得过少,学生又无话可写。因此很多班级出现了老师怕讲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格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作文起步阶段开始。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中,老师们能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而在作文训练时,除了写作之外,指导写作、批改作文、评讲作文全由老师包办。这种教法,能提高写作水平,但效率过低,事倍功半。其实,在作文训练中更应该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快速地提高写作水平。那么,作文训练如何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略析。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作文评讲,大多是老师读学生的作文,然后再评讲,这样做往往效果不佳,吃力不讨好。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提高作文评讲质量,我尝试采用学生自读、自评、互评,教师总评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为实现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之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 1991年开始,我从教学生批改作文入手,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先教学生如何当好老师   平时,学生对老师是很崇拜的,一听说自己可以当“老师”,都跃跃欲试。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我就加以引导。我告诉学生,每位好的老师对学生都是负责的、公平的、无私的,只有做到这些,老师…  相似文献   

19.
命题、指导、批改和评讲,是作文教学链的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其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尤以作文评讲为关键。那么,怎样优化作文评讲呢?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