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方法……"简而言之,要培养适应终身学习的学生.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对小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型的人才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今后一段时间值得探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何洪安 《小学生》2013,(4):29-30
创新教育是现阶段教育的主题,时代发展需要学校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重在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倡导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而要想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中学教师首先就要具备创新的理念和能力。本文就对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教学创新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4.
结合生产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为此,根据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特点,从实践教学环节中寻找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结合点,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芳 《职业技术》2015,(4):118-119
当前,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第一线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是现代技工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主要课题。通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研究,构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的最基本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很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法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相应的,教材也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所侧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新课程增加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陈运正 《广西教育》2004,(7B):33-33
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备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谈谈我的体会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求,一是使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所必需具备的能力提高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能力;二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利用有关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科学科学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最具科学科学学科的方式,运用理论的分析及丰富的事例探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马雅静 《文教资料》2011,(32):139-140
中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创新素质。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塑造创新人格。采用探究式教学,点燃学生创作激情,并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读图读表能力,进行绘图训练,培养实践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块化,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教育"技术"去实践验证理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使得学生通过实验教学能够掌握教学设备的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教学软件设计制作能力以及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创新是在有意无意间进行的,他们在课堂上很难有什么显赫的创新,小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的愿望、求异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初步体验创新的快乐。音乐对激发学生创新潜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直是音乐教学探索的重要课题。一、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新”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具备美妙的歌喉,娴熟的琴技,优美的舞姿,还要具备丰厚的文化修养,这样才…  相似文献   

12.
当前,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顺应时代发展,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什,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培育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新课改的基本精神,教与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知识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状况的基本因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创新与实践可以使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实质上改变学习方式的根本意义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是新课改后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便能迎合未来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本文针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涵、方法和途径、评价方式等,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为了培养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全方位人才,我们必须重视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积极倡导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学习中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学生学会自由学习、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林振 《新疆教育》2012,(16):90-91
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生物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创新教育”指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所具备的作用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借鉴他人的经验,探讨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实验教学环节改进和创新、实验内容的改进和创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期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  相似文献   

18.
赵亚敏 《孩子天地》2017,(6):129-130
在化学课程改革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学习,另一方面新课表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本文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是创新型的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具备较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运用现代技术.掌握全新的教学技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课堂教学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