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悦 《教学随笔》2007,(3):29-30
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21世纪需要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何树鹏 《新疆教育》2012,(11):171-171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为了培养具有“计算机文化”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实际上说到底,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学习为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受教育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发具有不同禀赋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而德育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因此,要把创新教育融于德育课教学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现代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也是我国21世纪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研究报告指示中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创新能力缺憾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需要创新的知识和创新型的人才。但目前大部分学生创新能力缺憾,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产生。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时代赋予教育的重任。学生创新能力缺憾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试探如下,以求教同仁。  相似文献   

9.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通过后天培养才能获得。为了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新和继承相互依存,继承是创新的基石,创新是继承的延续。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实践是创新的发祥地。总之教学改革要从21世纪的人才需要出发,要从国情出发,尊重教育规律,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21世纪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将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特征是知识创新。知识的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喊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地培养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3.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源泉。创新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挑战.世界各国进入了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培养造就怎样的人才。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笔者现就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略谈自己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1.创新教育将是21世纪教育的主体模式,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工程的重要基石。2.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宋莹 《农村教育》2004,(10):64-64,52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果语文教学多一点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由此可见,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是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实践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创造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陶行知是世界创造教育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学习、研究、实践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对当前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失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教育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变革。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的任务,已经摆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教师作为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是创新教育思想和创新教育行为的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的重任。那么创新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呢?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有目的地培养才能获得。教育工作是培养祖国接班人的一项崇高的职业,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命运的,所以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能够高瞻远瞩,能够知晓祖国未来的形式,世界的发展趋势,根据未来的需求培养一批与世界接轨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人才教育模式面临着严竣的挑战,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培养创新犁人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