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国主义作为永恒的主题,一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大学生的盲目爱国的问题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保护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引导大学生从朴素的爱国情感上升到理性阶段,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已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任务。本文通过驳斥几个典型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非理性爱国主义观点,探讨如何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之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高校实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理性爱国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的途径和方法,旨在调动各方力量齐抓共管,整体联动,构建长效机制,合力促进大学生形成理性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3.
葛君 《华章》2011,(29)
爱国主义作为永恒的主题,一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国内外因素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的盲目爱国的问题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从解析新形势下爱国主义的内涵,分析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角度,深入探讨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4.
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发,针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爱国理念、爱国情绪的表达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正确途径,引导大学生从质朴的爱国主义激情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和行为,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因势利导,激发他们为中华崛起而刻苦学习的志向,确立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爱国的热情,有民族的自豪感,有爱国的自强心。加强青年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是完善大学生素质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域。把爱国热情与科学理性结合起来,走出理性爱国的误区,使我们的爱国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6.
张琳 《辽宁教育》2013,(9):41-42
理性爱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等教育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理性爱国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应不断改进。优化课程的内容与教学、强化主体社会实践、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情感的表达是长期以来人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积淀,而在诸多爱国情感表达的主体中,大学生是特征最为明显的一个群体,他们刚刚成年,有较为鲜明的时代印记和性格特点,在很多关乎国家利益的问题上会积极地表现出爱国热情,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是值得弘扬的,但是有时爱国主义情感表达方式却表现出了偏激和不理性。在当前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朱娇蕾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105-106
针对高职学生爱国思想感情及行为表现上的理性不足现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理性爱国教育。高职教育教学中,理性爱国教育的实现,十分有效的途径是强化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和现代心理教育以及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爱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是国家和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建国六十周年的今天,保护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和中国走上和平发展道路时期,通过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爱国是硬道理,理性爱国更给力。爱国情感是天然形成的,理性爱国是靠教育形成的。既要避免爱国行为的非理性和过激化,也要防止爱国热情的无形化和不表达。只有打好理性爱国的思想、政治和心理基础,才能把理性爱国植根于大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11.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更应当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国热情。然而,在表达爱国情感的过程中,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偶尔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的情感表达方式。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就理性爱国的内涵、理性爱国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加强理性爱国教育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并出版了许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当前我国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研究提供许多宝贵的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刘涛 《考试周刊》2012,(61):122-122
最近备受关注的中国的领土——钓鱼岛的问题,对于日本的公然侵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掀起了举国上下的爱国热潮,各种爱国行动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但是也有一些行为:打、砸、抢、烧与爱国行动极其不协调,令人感到万分痛惜。这样的行为值得每个人深思,作为一名高级中学的一线体育教师,我认为使学生理性爱国要从当下开始,而不仅仅对大学生才进行爱国教育。我认为爱国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绝对不能头脑发昏,疯狂不理智,否则就不是爱国,而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亲者痛仇者快。在体育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何让学生理智爱国呢?理性爱国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习惯,而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可能因简单的呼吁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解决当前突出的社会政治问题需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具有政治理性的青年学生。培育大学生的政治理性具有塑造大学生平民化政治人格、培育大学生理性政治思维、拓宽大学生国际政治视野等重要意义。培育大学生政治理性的有效途径包括改革高校教育目标,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政治实践,重视网络媒体政治教育功能等。  相似文献   

14.
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理性爱国,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阐述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理性爱国,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阐述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连英  周培刚 《文教资料》2010,(13):199-201
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认识是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爱国主义的时代性.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的变化发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倡导理性爱国。要把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作为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认识的道德资源和内在要求.在理性爱国和行动兴国认识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7.
百年前,我国处在内忧外患之中,革命先驱以崇高的爱国情怀发动了五四运动,孕育了五四精神。五四精神主要内容包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通过阐述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融入路径,从入学教育、学生干部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综合测评和评优评奖等方面,将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接受机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对于接受机制的探索,不但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而且有助于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帮助学生发展成长.文章研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在环境、主体和内容三方面的既有缺陷,以及当前教育接受机制实效的原因,提出了有效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寻找一个学生喜欢的较好的情感切入点,以便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高等学校应当尝试研究将本土历史文化名人事迹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入手,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才、发展影响巨大,辅导员应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本文主要从爱国教育、爱党教育、爱校教育三个方面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