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许曙青在十六年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他时刻心系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他立足课堂创建职业学校德育主题活动课模式,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成长规律,结合职业学校德育目标和社会行业道德规范,搭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平台,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活动为载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对话、互动、合作、体验中解决问题,重构经验、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做符合社会需求以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职德育教学要从"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角度,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发展"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因而职中德育教学的目标也应为专业教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职德育教学要从“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角度,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发展”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因而职中德育教学的目标也应为专业教学服务,并且贯穿于学校教学、实训、实习和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学校德育要直面社会开放的现实,正视道德困惑和冲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学会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就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何开拓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已成为学校德育创新的首要任务。对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我们只能做一些沟通引导,而对于学校德育教育,我们能够更好地去探索、创新。笔者认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树立以下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青年学生积极为他人服务并在为他人的服务中获得快乐,他们高度关注社会,学会了重新审视自己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这是地震留给我们的财富,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学校德育离不开社会,各种人、物、事都可以成为学校德育丰富的资源和活生生的教材。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16,(6):99-101
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基于美国的社会背景、学校德育背景提出了关怀教育理论。关怀教育理论强调学校德育要视学生为一个有生命的且完整的人,重视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真切地融入到德育学习中,充分发挥德育中教师的榜样作用。关怀理论倡导用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对学生进行教育。它启示我们,学校德育必须把关怀教育列入整体德育目标体系之中,要营造充满关怀的学校德育氛围,让学生在关怀中幸福愉快地学习和成长,在关怀中学会关怀。  相似文献   

7.
当前,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时代,在如何透视变化发展的现实,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引导学生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是非,学会正确地判断和选择等方面。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创新学校德育的新思路、新举措,制订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德育内容.成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学校德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是专门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校德育改革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学校德育改革必须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心,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加强德育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要改革德育内容、方法和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 德育是塑造教育对象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观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法进行德育就难以奏效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思维、新的观念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头脑。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学校德育要着力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道德困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一、德育整体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内涵 开放地区学校德育的整体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为依据,运用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开放社会对学校德育和学生思想的影响和要求;根据国家对学校德育的基本要求和开放社会特点确定德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层次要求、途径体系和评价体系,发  相似文献   

12.
德育方法由教育者的方法和学习者的方法构成,就学校德育本质而言,学校德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德育方法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的方法。即,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修养、自我反省、自我锻炼、自我约束和自我奖惩的自我修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伟 《天津教育》2022,(22):20-21
<正>学校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其中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合作,应对挫折,适应社会,拥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合格接班人已备受家长、社会的关注。因此,辨析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培养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韩庆龙 《教师》2019,(3):11-12
学校德育要重视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夯实他们的文化基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实践作业旨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适应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探讨的网络环境下的中职学校德育是以互联网为纽带,将网络资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对德育实践进行的初步尝试,希望能为广大中职学校德育一线工作者、中职学校德育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学校德育价值的研究,可以从学校德育价值主体、边界和结构等方面来展开。德育价值的主体是社会和个体(学生),但是,两者在德育价值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范围内讨论德育价值问题,这个范围的边界就是德育的目的;学校德育价值必然是以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科尔伯格以公正道德价值为取向建构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吉利根提出还存在一种关怀取向的道德观,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这一理论观点对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启示是学校德育应考虑性别差异,培养学生学会关怀、德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18.
仇敬东 《职教论坛》2003,(16):54-54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育。在职业教育中,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必须加强素质教育。现就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问题谈点看法。一、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最后的落脚点是在“学会做人”上。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仅仅掌握若干职业技能,未必能把事做好。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爱岗敬业尤其重要。学校与广大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校德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  相似文献   

19.
李菲 《中国德育》2014,(6):15-22
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认同呈现出感性化、私人化的取向,致使价值共识遇阻。面对价值认同困境,学校德育需要转向价值教育,以立足于学校教育生活的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价值理性,以期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价值生活方式,学会过美好的价值生活。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社会的需要,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学校德育的核心。高校直接培养社会建设所需人才,更应加强“做人”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