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三牛"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全面展示了中国人民砥砺前行的奋斗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精神品格,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理解"三牛"精神的思想内涵,挖掘"三牛"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从理论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和网络空间等层面推进"三牛"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精神具备永恒的价值和生命力,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既是宝贵素材与资源,更是思想引领与实践探索融合创新的重要切入点。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00后”大学生群体面临的信息环境日趋复杂,去中心化特征明显,这与“00后”大学生的自利倾向和求异思想紧密结合之后,对西柏坡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有作用的发挥形成挑战。为有效应对挑战,充分发挥西柏坡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育人优势,今后应在西柏坡精神切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下功夫,重点探索课堂融入、实践融入、校园文化融入以及网络阵地融入等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要把握三重维度。从理论维度看,要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契合、理论渊源相同、教学内容融合。从价值维度看,要重视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艰苦奋斗、激发大学生开拓创新和锤炼大学生道德品格。从实践维度看,要创新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多元路径: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知识教育中实现价值的引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协同育人;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努力实现教与学“同频共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4.
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样态,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以抗美援朝精神生成逻辑及内涵意蕴的阐释为基点,明晰抗美援朝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将抗美援朝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课堂、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时代新人的培育和抗美援朝精神的赓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职业院校红色文化蕴含着“服务革命”的红色基因,传承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凝聚着“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彰显着“大有可为”的时代担当,在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劳动精神、职业自信、社会责任担当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培黎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具有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的职业学校,通过探索“四课引领、全程贯通”的路径,为职业院校红色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东北抗联精神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艰苦奋斗作风、团结合作意识等丰富内涵,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持久的时代价值。拓展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立足于创新教学方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融入社会实践、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扩大宣传、利用新兴媒体融入网络环境,以及在荣校爱校教育自觉践行抗联精神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图谱。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精神谱系视域下,审视雷锋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对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积极效能。在精神谱系视域下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精准把握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指向、“三重维度”和融入路径,推进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抗击日本侵略战争中形成的气质风貌和品格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战斗精神、艰苦奋斗等精神内涵具有宝贵价值,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是对东北抗联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主要有规划课程体系,丰富...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专门强调了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说明了这一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培育大学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推动大学生锻造放眼“总体”的整体性思维、厚植立足“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培育注重“安全”的居安思危意识。当前,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零”与“整”、“广”与“专”、“虚”与“实”三个维度的矛盾。针对于此,应当坚持“守正-创新”结合性教育原则,利用“理论-实践”耦合式教育方法,培育“研究-教学”并重型教育人才,注重“知识-意识”同向化教育内容,四位一体,实现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实际效用。结合高校学生“四史”学习实际,诠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建构和价值内蕴,阐明目前存在的挑战,探索“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不断增强高校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和价值回归.科学家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价值包括政治内涵、文化内涵、育人内涵等三个方面.当前,科学家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认知困境、教学困境和传播困境,应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开展实践体验、创新宣传方式等方面探索科学家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解策略,顺应高校立德树人要求.  相似文献   

12.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工匠精神以其丰富内涵涵养了中国工匠近千年,余韵福祉绵延至今。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价值追求趋同以及二者自身发展要求使二者的融合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将从高校与社会两个角度探讨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弘扬发展紅船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迫切需要。实现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教学-实践”育人功能,创新“宣讲-服务”育人体系,打造“文化-浸润”育人环境,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4.
坚定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和勇于自我牺牲的责任担当是抗大精神鲜明的理论品格。抗大精神是中华之魂、胜利之本,在中华民族教育史上起到了无法磨灭的推动作用。传承抗大精神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追寻历史足迹,弘扬抗大精神;加强实践教学,厚植抗大精神;拓宽教育渠道,宣传抗大精神,不断寻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抗大精神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是发展中国的成功之路,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教育大学生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目标,深刻认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并追求“两课”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法、途径,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与时俱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创新发展,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载体。本文认为创业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并就它在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的客观要求,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历史责任、砥砺道德品格、厚植崇高情怀等方面的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新媒体传播,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紧跟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任务,也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新使命。科学家精神的培育对大学生具有信念教育、价值导向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可从主体契合、内容切入、介体承载、环体依托及实践深化五个层面加以解决,有效落实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之治”是实践、理论、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包含中国之“治”、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三层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国家治理功能,是一种意识形态“软治理”。将“中国之治”的价值理念、制度逻辑、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进国家治理共识和培育国民政治素养。“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结合大思政课的价值观教育、历史教育、法治教育、时政教育进行,并从理念创新、队伍建设、内容拓展、载体选择等方面调整优化教育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20.
伟大抗疫精神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还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素材。为了适应新时代,把握“抗疫精神”对大学生的引领和教育价值,文章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研荆州市某高校1200余名大学生和15名教师对抗疫精神的认知情况,详细了解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此,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全媒体宣传等四个方面出发,提出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