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外弹震式阻力训练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系统阐述了弹震式阻力训练的原理、理论基础及与其特征相关的理论;提出弹震式阻力训练是目前跆拳道选手爆发力训练的最佳方式;并对跆拳道阻力训练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跆拳道的实际训练、比赛,教学及科研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第29届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08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比赛得分技战术运用情况的现场观察和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当前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技战术特点:当前国际跆拳道比赛中采用左实战势进行对抗得分的技战术明显高于右实战势,但具备左右两侧实战势对抗能力的运动员中优秀选手居多,具备两侧实战势可增加比赛中的战术使用,对比赛取胜更加有利;横踢得分比例降低,其它技术的得分比例增加,右前横踢是弱点技术;后横踢在各战术中的得分数量较为均衡,前横踢主要在垫步进攻和滑步反击时使用并得分,后踢主要以迎击得分为主,击头得分在本次比赛中大部分使用了进攻战术。  相似文献   

3.
以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 kg级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为前期研究的基础,针对我国选手主要的6个国家的6名对手,在2011年世锦赛、2012年世界区及各洲区资格赛、伦敦奥运会上的临场技术运用情况,对其交手回合进行采集和分类,对该级别技术发展趋势和动向进行观察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1)跆拳道女子-49 kg级选手主要对手以左实战式的技战术应用能力较强,且左开式和右开式的整体竞技能力较为均衡。个别选手左、右实战式均具备较强的对抗能力。2)跆拳道女子-49 kg级选手主要对手在比赛中常用技术依次为横踢、推踢、下劈技术,横踢技术比例使用情况高于国际比赛平均值,且前横踢技术的使用比例上升趋势明显。3)从得分技术的使用来看,跆拳道女子-49 kg级选手主要对手前横踢技术得分能力较强,侧踢技术成为新的得分技术关注点。4)下劈和横踢是主要的击头得分手段,且出现围绕此2项技术的变换技术,成为该级别击头技术新的趋向。为不断适应当前世界跆拳道技术发展变化的特征,继续保持我国在跆拳道女子-49 kg级上的优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对跆拳道战术运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跆拳道比赛中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术和身体素质,而战术的灵活运用则是取得胜负的关键,本文对跆拳道战术进行分析,说明跆拳道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5.
江苏女子重剑主动进攻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以江苏省4名重剑选手为研究对象,探讨江苏女子重剑主动进攻技术在大赛中的具体特征,对她们的技术的动作与结构,以及主动进攻战术的运用掌握,及其对技术发挥的利害关系作深入分析,并提出江苏女子重剑选手掌握主动进攻的条件及具体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60名跆拳道运动员的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世界各地运动员在此次奥运会中应用技战术的特点。认为,若首局得首分,则可增加获胜概率;若首局失首分,则首局往往处于落后状态,此时主动进攻可以增大获胜几率;采用首局得首分战术的运动员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欧洲选手使用该战术占比最大为47.36%,非洲选手占比最小为9.09%,并且欧洲选手胜率最高为60.52%,非洲选手胜率最低为9.09%;我国选手孙宏义在使用左开势实战势时技术较为单一,可对此加强训练,郑姝音在使用右闭势实战势时可加强下劈动作的训练。旨在为我国运动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比赛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针对跆拳道比赛中的双方在边角区域时的争斗(或技、战术的运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运用观摩、专家访谈及献法,阐述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应如何利用边角区域及在边角区如何发挥技术、战术来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使用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瑛  宋华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118-118,120
使用电子护具能维护跆拳道比赛的相对公平,是对跆拳道技、战术训练的约束和引导,也给世界各队重新排定座次提供了机会,但其在自身技术、对比赛的负面影响、引导和推进技术发展的方向、对跆拳道项目传统内涵的继承和发展等方面还存在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建议:中国队尽快研究和总结使用电子护具对跆拳道技、战术的影响,以便尽早适应,并在今后的比赛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9.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里约奥运会跆拳道男子58kg冠军赵帅预赛、1/4决赛、1/2决赛及决赛4场比赛录像进行观察,并对其和对手技术和战术运用及得分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其技战术特征,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跆拳道技战术整体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结论:1)赵帅在技术运用主动性和得分能力上明显高于对手;2)赵帅以侧踢、垫步提膝、前横踢技术运用为主,以前横踢、双飞和侧踢得分为主;3)赵帅以前腿单一技术为主,组合技术为辅,高位技术得分能力较强;4)赵帅以主动进攻战术和迎击战术为主,反击战术运用和得分较少。  相似文献   

10.
对跆拳道运动员心肺机能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 2 0名跆拳道集训运动员的心电图、血压、肺活量和最大摄氧量等指标的测定 ,研究了跆拳道运动员心肺机能的现状 ,并与文献报道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表明西安体院跆拳道运动员 :1)在安静状态下 ,ECG的异常率为 10 %。 2 )最大摄氧量 (VO2 max)明显底于文献报道的国家级优秀跆拳道运动员。3)男子 5 4kg、6 4kg级别和女子 47kg、5 5 kg级别的最大摄氧量高于其他级别。提示 :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运动员还需加强心功能的训练 ,进一步提高最大摄氧量利用率 ,同时应注意医务监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运用方式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俄罗斯、巴西、古巴等国家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结构为背景,定量对比分析了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系统的战术类型结构、战术打法结构、战术运用效果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水平的改进与提高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足球战术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中,战术能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战术意识又是战术能力构成中的核心内容.揭示了战术意识在形成过程的年龄特征,提出了促进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形成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足球战术理论的完善,并可用以指导运动实践.通过研究,得出了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在足球比赛战术意识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在安排运动员战术意识训练的内容、练习方法和练习要求时,要依据运动员的年龄特征有所选择.  相似文献   

13.
乒乓球战术体系:技术动作的战术形成及其运用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竞赛要求使乒乓球技术动作的战术形成成为训练中的重点内容。在乒乓球战术形成过程中,乒乓球单一技术、结合技术等均向单个战术和单个战术的组合进行转化。在一定的战术体系下,运动员在比赛中均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战术运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体育教学策略的涵义、范畴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体育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的关系,明确了体育教学策略的特征与结构,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试论对攻战术在佩剑比赛中的具体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攻战术是佩剑比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战术环节。对攻战术运用的好坏,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结果。对攻战术的变化十分复杂,对使用的技战术素养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就对攻战术的一些战术要点;训练示例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6.
试论足球战术意识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组成战术意识的各个要素的内容、关系、结构进行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要素在战术意识形成中的影响以及球员预测对手和行为决策的两个过程的特征。详细分析了战术意识结构及其形成机制,揭示了足球意识在比赛中发挥预测和决策作用的整体的方式,进而提出了发展足球战术意识的基本理念、训练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篮球战术意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篮球战术意识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其形成过程、包含的内容和培养措施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中超联赛北京现代足球队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5年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中北京现代队的技战术统计,结合对北京现代队的实地观察,本文全面分析了北京现代队进攻和防守的技战术特征以及主要队员的能力和特点.为北京现代队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技战术打法,创造优异成绩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战术决策信息观察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专项战术意识问题研究问卷方法,对国家青年女子足球队、北京队、上海队等12支女子足球队的足球运动员在不同战术背景下的战术决策信息选择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女子足球队员控球时的战术决策信息观察选择模式与是否有对抗关系密切.当处于无对抗时她们的选择模式与专家组的选择模式相同趋势明显;而在对抗状态时,她们的选择模式则与专家组的意见有相当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广大教练员的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20.
软式排球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已进入我国,因其自身的技战术特点,在我国开展得日益广泛,有必要对软式排球的起源,发展,技战术特点进行研究,促进此项运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