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勤 《新闻三昧》2000,(11):28-29
编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编辑审美过程。编辑学与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编辑美学则是把编辑学与美学结合起采,专门研究编辑过程的美的形成和发辰规律的学问。编辑审美是编辑美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仅就编辑审美的有关问题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报刊编辑的审美主体应该具备前沿的审美意识。如果从美学角度对编辑提出审美要求.那就包括他的美学素质、美学意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编辑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的文字修养来帮助受众取得美的享受.笔者主要就如何提高编辑的文字审美修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君会 《编辑科技》2000,12(3):50-52
编辑工作者除了具备编辑的基本素质(能力)外,还应培育“边际能力”,即编辑策划能力、审美能力、超前能力和创新能力。编辑策划赋予期刊以灵魂和生命,编辑审美使期刊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编辑超前使期刊的视觉艺术与时代.旋律协调交融。编辑创新代表着期刊的总体格调、文化品位、生存空间与竞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江凌 《出版科学》2004,(5):24-27
编辑发现的美感包括审美感受、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识等方面,具有直觉性、情感性、个体差异性.编辑发现的美感是编辑主体应该具备的审美素质,又是编辑发现的美学视角.  相似文献   

6.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受众的审美要求也在逐渐地提高。面对这样的情况,编辑要将自身在文字方面的修养进行有效提高,使受众能够获得享受。本篇文章对编辑如何提高在文字方面的审美修养进行简单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科普期刊作为重要的大众传媒,在传播思想,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发挥着巨大的美育作用,在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读者对科普期刊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内容,还要有从中获得美感的形式,科普期刊美感的创造和审美作用的实现,是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充分掌握读者的审美特征,强化自身的审美意识,凸现刊物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8.
图书编辑的审美创造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图书出版活动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它既潜含作者的审美创造,更含有编辑的审美创造.因此,编辑素有文化发展的设计师与缔构者的美誉.编辑在图书出版活动中的审美创造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联系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实践,指出编辑对审美价值应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妥善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编辑工作的审美价值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的审美价值,是个较新的议题。笔者拟此题并非为了赶时髦,无病呻吟。只觉得同行之间,在传统的经验交流之外,总还有某些尚未成为经验的潜藏着的规律性的  相似文献   

11.
编辑的审美活动与编辑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审美活动可帮助编辑有效地获得精神产品真与善的品格,亦可创造出编辑审美价值形态.编辑审美活动的特点是与一般文本编辑工作相离析,对编辑客体美的属性整体地、感性地进行感受、鉴赏、辨析和评估.编辑美是把编辑审美价值形态运用各种符号物化凝定为一种可供传播的客观存在物.它的创造途径主要有集中、编排、关系、距离、想像等.  相似文献   

12.
版式设计的基础是视觉生理学和视觉心理学。报纸版面的理论价值是编辑主体创造的,它蕴含着编辑的认识、审美心态,体现  相似文献   

13.
对报纸而言,采编是其最关键的环节。报纸的数量与质量,是靠记者和编辑的努力劳动来保证的。做为一名专版部的编辑,要改掉版面的陈旧面孔,跟上时代步伐,以适应广大读者审美情趣的变化,就要在版面的内容上,风格上和设计上做出亮点,以独特的审美形式编出精品版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编辑审美力的形成、编辑审美的客观标准以及文艺类图书编辑的审美品位三个方面,对图书编辑的审美意识作一些浅析和探讨.文章分析了图书编辑在编辑工作中因忽略审美意识而面临的问题,进而确立图书编辑自身的审美意识与美学风格、造就审美主体客体双方高度照应的和谐关系,同时从封面、书名、内容、细节等诸方面,探讨提高文艺类图书的审美品位,为图书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王阿军 《编辑学报》2001,13(Z1):5-7
论述了编辑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包括编辑审美能力、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和审美感受等等特殊的心理活动,体现为编辑主体的一种审美特殊活动.并对自然科学的美学启示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16.
出版物是作者与编辑共同创作的结果,其中以作者创造为主,而编辑创作更偏重于美的创造,但创造美不等于感受美。文字编辑可能有美感,也可能没有美感,这取决于其是否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和出版物发生了审美关系。因为美和美感只统一于审美过程,一旦审美过程结束,美感消失了,甚至美也没有了。如果从这一关系中欣赏、认识或评价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发展的新浪潮中,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对于文化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强,信息媒介的发展加剧了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新时代浪潮下,对于广播电视编辑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一定符合大众的口味,为了不让电视台被时代抛弃,电视编辑应当迎合大众的审美,提升自身的电视编辑水平。下面文章就我国的电视台发展概况,分析我国广播电视编辑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编辑学术思考的重要及特点学术编辑足一个群体概念,编辑的学术思考融合的是编辑群体的思想和智慧,它是学术编辑内在的编辑活动。编辑的学术思考应是办刊思想、办刊宗旨的体现,具体渗透在选题策划、审稿组稿、编排设计等编辑过程及联系作者、反馈读者等方面的编辑活动中。编辑学术思考的特点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9.
胡君华 《军事记者》2005,(10):22-23
从某种意义上讲.版面设计是一种艺术。它蕴含着编辑的认识和审美,体现着编辑的思想、态度、情感。一个美观、大方的版面设计,能给读带来视觉的享受,吸引读的兴趣,增强报纸的宣传效果。可见,版面设计美观与否,对于报纸的宣传有很大的关系。对从事版面设计的编辑来说,了解版面设计中的美学原理,提高审美情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知识丰富,使美学这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渗透力很强的科学,对美的追求成为各类学科普遍的社会实践。技术美学、工艺美学、建筑美学、园艺美学、生活美学等各学科美学的应运而生,便是证明。作为社会科学的新闻学,更需要美学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而在新闻工作中担当重要角色的编辑,在美学与新闻的联姻中,自然是引人注目的对象。一名合格的编辑,应当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整体素质的综合体现,便是编辑的审美素养。一、编辑的审美中介位置编辑工作有三个重要特征:其对象是他人的精神文化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