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建明 《教师》2011,(36):106-106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研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是促进学生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内部动力。学生只有对某一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并积极主动地探索其奥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谈刘金才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心理倾向,它对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一位好的教师,总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准确地传授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知识。一、学习前激发兴趣心理学研...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知识是自己认知事物的过程,表现自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习兴趣的好的教育形式,教师应在学生表现自我中进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学习环境的重要途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一个人对某些事物产生某些需要,才会对所需要的事物感兴趣。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会感到压力,理解知识和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会大大提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学习。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和各种事物的认识,主要取决于兴趣,而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心理因素,他们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主动地去认识它、研究它。如何利用这一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说、写兴趣,提高学生说、写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化学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力求认识化学事物、获得有关化学知识,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若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学生对化学事物的感受就会既敏锐又牢固,同时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较强的兴奋状态.产生愉快、满意和欢喜等情感体验,推动学生主动地进行化学学习活动。化学学习兴趣对化学学习活动具有准备作用、推动作用和促进作用,是化学学习动机和积极情感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一.利用积极的情感,诱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接触学生的第一天起,化学教师就要用自己高…  相似文献   

7.
尹慧 《职业技术》2009,(6):13-13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学生力求认识事物,探究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前提。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推动人求知的欲望,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去认识它、研究它和改造它,并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学生学习的兴趣则是学生保持刻苦钻研精神和取得优良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兴趣 是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个体才会优先倾向于这个事物,才能力求认识、研究和掌握这个事物。只要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也就会为追求知识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兴趣是"爱学"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求知的过程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过程,知识本身就是学习兴趣的源泉.日本教育心理学家田崎仁认为:“兴趣不是原因,而是结果.”那原因是什么呢?是知识.任何兴趣都根植于一定的知识土壤中,因此,知识是兴趣的媒介.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无知便无趣.当人对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一般不会对它产生任何兴趣;当对某种事物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后,知识会为人拨开弥漫于事物表面的迷雾,使人认清隐藏在奇异现象背后的更加奇丽的东西.兴趣之所以发生,实际上是学习成功的自然结果.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提高日语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倾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学生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就如何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正>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化学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力求认识化学事物,获得有关化学知识、经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化学学习需要是化学学习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兴趣则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初三化学教师要努力培养和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科学素养。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合理引导和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努力把学生直觉兴趣转化为自觉兴趣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和关心事物的主要动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无兴趣,决定了他对学习的爱厌和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认识某一事物或学习任何新知识的时候,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对事物产生兴趣,才能产生学习、求知的欲望,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学生才会愿意学、喜欢学,在愉快中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的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具有兴趣时,就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和趋向于该事物上,同时对该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主动了解这方面的动向,并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努力主动探索其奥秘,从而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有无兴趣,教学效果截然不同。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体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田淑芬 《考试周刊》2009,(22):14-15
物理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如何激发并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本文认为,教师首先应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次应努力提高教学艺术.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谕快;最后应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最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人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基本因素之一,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的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它能激发大脑积极思维,促进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主动探索创造。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最主要的推动力。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认识它,研究它,并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高尚的情境中,并由衷地产生学习的欲望。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一堂政治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师生互动频繁,并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应该是每一位政治教师期盼的境界,下面就此话题结合本人多年教学感悟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第一、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催化剂首先,是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它反映了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通过大量研究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强烈而稳定的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发展才能的重要保证。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化学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力求认识化学事物、获得有关化学知识,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