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出发,将管理理论划分为三大类:主要以程序和方法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理论、主要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理论、主要以组织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理论,即管理理论的三维架构.随着复杂科学的产生,复杂科学与管理结合形成了新时期的管理思想--复杂科学管理思想,复杂科学研究范武将会是探索管理学研究的"元方法论"、走出"管理理论丛林"的一个重要方向.管理理论正在经历从科学管理向复杂科学管理的演进.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切克兰德从反思1960年代系统运动的失败中,提出了软、硬系统思想的概念以及处理软问题的7阶段软系统方法论(SSM),这些工作对系统研究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与系统工程(SE)在处理硬问题时,用最优化方法去寻找达到目标的  相似文献   

3.
系统思想方法论是帮助组织管理者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环境为目的的一套方法体系,不同系统方法论根据其所属的社会范式都有一定局限性。创造性整体论采用了社会范式理论、批判思想意识和多元主义系统观把不同系统方法论创造性地统一到同一理论框架下,它使组织管理者较容易地把握和运用各种系统方法论来解决复杂的组织问题。本文阐述创造性整体论在解决组织中复杂问题环境的作用和意义,并探索该理论在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环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了企业知识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它们归结为系统隐喻下的政治隐喻;通过引入系统思考和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提出了一个企业知识管理的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框架,并对其逻辑步骤进行了论述;最后,对该框架在某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下企业面临的信息不仅无处不在,同时还具有丰富的内涵.信息的丰富内涵与人们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它体现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所具有的多元世界观和价值观.从社会和文化的视野考察了信息与传统组织理论的内在联系,指出传统"目标导向"管理范式不足以应对信息丰富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企业在构建信息共享的机制设计中必须引入"关系维护"管理范式,据此探讨了以软系统方法论为指导思想发展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进路,该进路提出建模、比较和讨论是实现理解信息和共享信息三项关键活动.  相似文献   

6.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地方志是信息量最大、种类最全、最权威的信息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地方志资源建设省情信息资源网络,将对“资政、存史、教化”起到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省情信息资源网络建网目的和基本功能,提出开发建设省情信息资源网络既需要“硬”系统方法论,也需要“软”系统方法论,并阐述了软系统方法论和多视点法,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多视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系统建设的“软”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并存的复杂系统,使用硬系统方法( HSM)来分析生态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软系统方法论(SSM)的生态安全状态分析评价方法,探求分析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共存的复合生态系统的方法论,分析区域自然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生态安全状态的作用合力.应用软系统方法分析生态安全状态,不仅要关注生态安全在物理层面上的问题,更应注重解决造成生态退化的社会、经济等软问题,协调生态利益与树立生态安全文化观念是区域生态恢复和建设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区域生态安全是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半结构化问题,使用软系统方法加以分析才能透视问题的实质,获得比较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8.
运筹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筹学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应用数学和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对社会系统和工程系统做出最优或满意的决策。本文概述了运筹学的主要特征和方法,简述了运筹学的发展历程,综述了运筹学几个主要分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运筹学中十几个有代表性的难题,展望了运筹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软系统方法论问世以来,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它在处理复杂社会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介绍软系统方法论的基础上,分析软系统方法论应用于数字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价领域的缘由和意义,并根据软系统方法论的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策略对数字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价这一活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运筹学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体现和应用。指出运筹学作为一门实践应用的科学,专门研究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有限资源的计划、组织、分配、协调和控制,以期达到最佳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1.
The Appointed Person   《RPC》1997,114(24):884-887
  相似文献   

12.
13.
14.
Patents Court   《RPC》1988,105(18):416-420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