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红 《江苏教育》2008,(11):10-1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将“学习”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有许多精辟的论述,直抵教育的核心。在学习心理方面,孔子提出了关于学习的三种不同心理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想学、好学、乐学,说明学习与情感、态度、意志有密切的关系,惟有“乐学”才是最高的学习境界。才可以产生最大的学习内驱力。在学习方式上。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60):125-126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考虑学生应该学习什么,而应该更多考虑学生需要怎样的政治活动方式与问题呈现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改变教学方式,运用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吻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习富有意义,唯有如此,学生在政治学习中才会产生积极的政治学习情感体验,才会产生强大的后续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74):42-43
高中语文教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教学要完成对学生"好之者"的塑造,选修教学要完成对学生"乐之者"的塑造。基于对教材和新课标的理解,我给高中语文教学给了一个有效教学理念——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利用语文课堂这个大舞台,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各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的一种特殊认识倾向,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始终是站在了历次教学改革的前列。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虽然做了好多尝试和努力,但是大多数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却不能提高。这里面的原因许多。例如,语文,学与不学差别不是很大,还不如把时间用在数学、英语等学科上,可以立竿见影;还有学习语文无从下手,不知道学什么,从哪学:有的长期以来对这门学科不重视等等。我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最重要的。求知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最大的内在驱动力,而求知欲的强弱,决定着参与意识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的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三种境界。其中“知之”属于学习的最低境界,相当于我们经常讲的“被动学”、“要我学”阶段;“乐之”属于学习的最高境界,相当于我们经常讲的“主动学”、“我要学”阶段。如何使学生由学习的最低境界向最高境界转化?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和内趋力,完成由学习的最低境界向最高境界转化。历史教学中,笔者尝试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语言激趣。语言激趣是指教师运用简洁、准确、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6.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英语教学至关重要。本文从提高教师素质、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法、跟踪课后反馈与测评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和培养英语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小学英语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鲁丽 《课外阅读》2011,(5):174-17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兴趣从何而来?兴趣从学生成功的体验中来,从教师的激发中来。为此我认为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读书,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都和兴趣有关,讲的就是兴趣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现行的教材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更加全面,形式更为灵活,与现实生活更为贴近。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教学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对学习活动亦是如此.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姜菊英 《文教资料》2012,(28):56-57
本文主要从几种上作文课的方法谈起,提倡学生要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写作文要抓住身边的事、熟悉的人来写,要抒写自己的真实情感﹔提倡教师上作文课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不愿上作文课到乐于上作文课,由不喜欢写作文到喜欢写作文。  相似文献   

11.
<论语·阳货>中,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兴趣之后,自然就会找到怎样取得好成绩的秘密.兴趣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我们求知的内在动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觉得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学方法中的核心,根据教学大纲,让学生明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每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用层出不穷的问题在教学中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等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各有偏颇,愚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众多教学方法中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时代》2011,(6):54-54
~~  相似文献   

14.
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对学习活动亦是如此.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  相似文献   

15.
吕赟 《辽宁教育》2008,(5):45-46
不久前,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确定了15首曲目,在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教育部的用意是:继承传统艺术从少年儿童抓起。笔者认为,这将对京剧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艳  李远洲 《考试周刊》2011,(29):170-171
本文针对目前现代高职教育中学生在政治课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阐述,认为政治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正确思想意识、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改进教学方式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树立学生正确思想观,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学科。作为理论性学科,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得以把书本内容引申进生活,进而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反思提高,这些将是本文重点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听了一堂题为《谏太宗十思疏》的公开课,给人印象较深的、值得人借鉴的是此节课的导入艺术。也叫“开讲艺术”的导语设计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好似开山的第一炮,打鼓的第一槌,是语文教师谱写一篇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如刘国显所言:“它起着从旧知到新知的诱导作用,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开讲艺术》,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富有艺术性的导语应像磁石深深地吸引住学生。一篇文章好的开头,往往能使读者兴趣盎然;同样,一堂语文课运用富有艺术性的导语,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对文本产生浓…  相似文献   

19.
《论语阳货》中,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兴趣之后,自然就会找到怎样取得好成绩的秘密。兴趣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我们求知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孔子云: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两个分句,呈递进含义。也就是说,使学生能成为“乐之者”,是最高追求;学生能“乐学”,是最美好的学习境界。我想,如果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能成为“乐之者”,当然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求之不得的。可是,从现实的状况来看,孩子们中喜欢语文学科的比例都不高,学习语文的兴趣都不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