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我把课本堆成一座山,便于藏住脸,笔尖流畅,黄本子里写满了"薄荷蛋"。老莫像鬼一样飘到我面前,看了一眼黄本:"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吃,以为中考容易?"同桌笑了,我也噗嗤出声。老莫瞪了我一眼,让我捧上书本,站到后面的墙壁旁反思。老莫是班主任,教数学,上学期教完初二,本可以退休——我也期待着这一天的来临。谁知她向校方申请要带完这一届,说初三最要紧,换了老师,学生又得费心力适应。校方求之不  相似文献   

2.
<正>我把课本堆成一座山,便于藏住脸,笔尖流畅,黄本子里写满了"薄荷蛋"。老莫像鬼一样飘到了面前,看了一眼黄本:"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吃,以为中考容易?"同桌笑了,我也"噗嗤"出声。老莫瞪了我一眼,让我捧上书本,站到后面的墙壁旁反思。老莫是班主任,教数学,上学期教完初二,本可以退休,我也暗喜这一天将来临。谁知她向校方申请要带完这一届,说初三最要紧,换了老师,学生又得  相似文献   

3.
无形的眼泪     
曦不屑的笑了,轻蔑的笑. “曦,你怎么了?”估衣假惺惺地问着,估衣明知道曦被学校开除了,却还这么刺激她. “滚开!老子用不着你这‘三好学生’的怜悯!”估衣什么也没说,白了她一眼便自顾走了.阳光照在曦染黄的头发上,反射出一丝丝的哀伤.  相似文献   

4.
记得前些年曾在一本教育类杂志上看到一则这样的事例: 在美国的某个校园里发生了一起枪击案,凶手在杀害了三名学生后饮弹自尽,校方在举行追悼会时设了四个灵位(为杀人凶手也设了灵位).当时我很不理解,心想“如此的杀人恶魔还能有人为他开追悼会”,但校方想的是:“被杀的学生是受害者,同样杀人者也是社会的受害者,因为杀人者之所以杀人,是因为他身边的人对其缺乏关心引导,所以才走到这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杀人者本身更是可怜与不幸的,确实是社会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5.
老莫     
老莫是我们House的War-den(管理员),至于他的全名是什么没有人试图搞清楚,反正大家都称他为“老莫”。 初见老莫,是我刚到英国来找住处的时候。他白白的,瘦瘦的,一副体体面面的文雅儒生的样子,个头在英国男士中算个中等,据说他早年毕业于牛津大学,是学文学的。几句对话就看出他对中国情况的熟悉,这也难怪,这个House里住了十几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曹珊 《班主任》2002,(1):48
美国一位教育家曾经在学生中以“你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为题做过调查。回答是五花八门的,有喜欢训人、讨厌学生、不公正,不笑等等。其中“不笑”这一条给我的印象格外深刻。世界上恐怕不存在从来不笑的人,也不存在从来不笑的老师。但是,在学生印象中,也许确实有从来没有笑过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如此教师     
吴天祥 《广东教育》2003,(10):67-68
那次,上美术课,你布置学生每人画一幅名叫《丑小鸭》的画。一位名叫龙的学生很快画了一只样子酷似鸡的“非鸭”交了上来,你略瞟了一眼就很不耐烦的也在上面重重的画了一个大大的“鸭蛋”,然后,面带愠色的把这张画扬了起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大声说:“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得像这样的鸭吗?”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笑  相似文献   

8.
为了留住我     
期末,我到野猪冲村小监考。这是个只有一个班,一间教室,一名教师,十七名学生的偏远山沟学校。发试卷前,一位身穿碎花布衣裳的女生问:“老师,您想去‘解手’吗?我陪您去!”同学们哧哧笑起来。一定是搞啥恶作剧!听着窗外的风雨声,我瞪了碎花布一眼。半小时后,我憋急,“溜出”教室  相似文献   

9.
刘成伦 《今日教育》2011,(11):44-44
一个叫思妮的女孩曾深深触动过我的心田:“刘老师,你为什么不喜欢笑呢?如果你喜欢笑的话,肯定比现在可爱。”听了思妮的问话,我不由得瞪了她一眼,没好气地冲着她说:“我敢笑吗?我不笑你们都表现不好,如果我笑了,你们可能就要翻天!”我漠然的回答,让思妮很是吃惊,她一脸灿然的笑顷刻间没了踪影,  相似文献   

10.
记得前些年曾在一本教育类杂志上看到一则这样的事例:在美国的某个校园里发生了一起枪击案,凶手在杀害了三名学生后饮弹自尽,校方在举行追悼会时设了四个灵位(为杀人凶手也设了灵位)。当时我很不理解,心想“如此的杀人恶魔还能有人为他开追悼会”,但校方想的是:“被杀的学生是受害者,同样杀人者也是社会的受害者,因为杀人者之所以杀人,是因为他身边的人对其缺乏关心引导,所以才走到这一步。”  相似文献   

11.
一位同学在与朋友谈论自己的父亲,他说:“在我记忆中,父亲是从来没有笑过的,他总是严厉地命令我干这干那。在我感冒发烧的时候,日夜不安、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也总是我的母亲。”正说着,他的父亲从对面走了过来,几乎是目不斜视地走了过去,连个招呼也没打。那同学得意地看了朋友一眼,朋友却微微地笑了一下:“到了前面的拐角处,你父亲一定会回头。”果然,到了拐角处,那同学的父亲微微地回了一下头,看了那同学一眼,随即又转了过去。再看那位同学,眼中已噙满了泪水。干大事的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忽略了细节,孰不知,有的时候,细节也是决定成败的…  相似文献   

12.
刘君霞 《湖北教育》2011,(11):49-49
男生寝室的玻璃破裂了,当晚就寝的时候我到寝室察看。忽然,一个学生叫道:“这怪风把玻璃弄破了,霞姐姐又要破费了。”全寝室的学生笑了,我也笑了。学生叫我“姐姐”,这不是他们不礼貌,而是学生在课外时间里对我的一种亲昵,是师生关系良性发展的一种结果。如果你正在为师生关系不和谐而纠结,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跳水》,要让学生弄清课文中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轮船上的人与猴子的关系,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抓住水手们的四“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一笑,明前因后果——“有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做出鬼脸,模仿人的样子,惹得大家直笑.”这是水手们的第一次“笑”.这一笑让人溯因知果.一水手们有空到甲板上逗猴子玩,是因为他们完成了任务,正在返航.加上风平浪静,他们闲得无聊,才到甲板上逗猴子玩.这一笑,猴子知道主人们拿它取东,便放肆起来,去逗弄孩子.二笑,推动情节发展——“猴子跳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面前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上,我与学生一起学习《春蚕》一文。随着一位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巴金先生笔下那位勤劳、朴实,手持簸箕,带着一脸淡然的笑容,正把擦得干干净净的桑叶撒向蚕匾里的母亲形象。当学生读到母亲用颤抖的声音说“孩子,上学得用功啊 !这学费可来得不易呀”时,后面有几个学生竟“吃吃”地笑了起来,我看了他们一眼没有说什么,但心情却沉重起来。  “吃吃”笑的几个学生见我神情严肃却未批评他们,互相看了一下,吐吐舌头,慢慢坐端正了。我知道他们并不是从内心里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肤浅,而是慑于老师的威严才勉强…  相似文献   

15.
咄她施终尸崔若愚 呵呵,一有好吃的我就开心,哪 还管眼暗是不是眯成了一条缝。 哎王突然发现我的小眼睛也蛮 上镜的嘛. 我呀,就是一个乐天派。你礁, 钻在被窝里,叼个空奶瓶,也 能乐呵一阵子- 其实你们说得 点也不于压确 .、曳酬应既甄画四 谁说女孩子要笑不露齿 好不容 我我 这哪里是小眼睛,仔细唯唯 干嘛不露出来 笑起来O目显是一眼六一眼小嘛。 喂,你先把相机镜头给关了, 不然我笑不出来。 易长这么几颗牙 ‘炫’一下· 呵呵,终于有我们“小眼晴, 露脸的地几了1 喜欢我的小小电眼妈?喜欢的 话,我就给你六笑一个。哈哈 哈二”二 小眼睛兄…  相似文献   

16.
女儿看我一眼,再看我一眼,轻声说:“妈妈,你又不好看了。”“什么话?”“你……你又有皱纹了。”女儿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说。“都是你,”我放软了声调,自觉仍然粗声粗气,于是站起来,“我上厕所,你继续练习。”到厕所洗了把冷水脸,又转出露台深呼吸两口,觉得心平气和了,这才慢慢踱回女儿的身边,陪她练习钢琴。女儿乖乖地弹了两段曲子,回头看看我,我点头表示赞许。她笑了:“妈妈,你现在又变成美女了。”我说:“只要你用心练习。妈妈水远是美女。”  相似文献   

17.
将(小说)     
丁局长用三个手指头拈起“马”,往棋盘上重重地一砸:“将!”好傢伙!卧槽马。韩校长吃了一惊,眼镜几乎从鼻梁上滑下来。他撩起眼皮儿,不无惊讶地瞥了老丁一眼——想不到你还有这一招儿。丁局长接住他的目光, 狡黠地一笑——看我今天怎么赢你。他摘下大烟斗——这还是老韩的杰作呢  相似文献   

18.
生活拾零     
和一位朋友去喝茶,谈到了我们都认识的另一位朋友。那位朋友一向以才疏学浅但自我感觉良好著称。“我实在是不能忍受!”她忿忿地说。我笑道:“你总得允许人家也有骄傲的理由。”她白了我一眼:“你就是这样,没有原则的宽容。”我笑起来,没有接话。  相似文献   

19.
陪儿子养蚕     
儿子从同学那里弄回二十几条小蚕。丈夫见了,命令道:“学生哪有功夫养蚕?你给我扔掉”儿子两眼泪汪汪。我忙打圆场。“就让他养吧,我们小时候也养过蚕。”丈夫说:“说得轻巧,上哪去弄桑叶?”“这好办,请乡下大哥采些桑叶送来。”儿子见他爸不再反对,感激地看了我一眼,偷偷地笑了。此后,大哥每隔几天就骑着摩托从乡下送来桑叶。为了保鲜,我把桑叶放进冰箱。每天,我们为蚕宝宝添桑叶,清除蚕粪和剩叶。蚕儿蒿陌,隔饱了就睡眼,脱了应接着记,一天一个样。冒着蚕地资要的尾相,不时扭动着笨拙躯体的憨态,我和地干丹心地笑了。陪…  相似文献   

20.
晚上睡觉时,儿子问我:“妈妈,你想吃红枣吗?”哪儿有红枣?我想着便随口答道:“妈妈想吃。不过,你要告诉我红枣是哪来的。”儿子看了我一眼,神秘地一笑,趁我不防,猛地在我胳膊上拧了一把,说:“给,这就是让你吃红枣。”儿子的举动使我莫名其妙,我生气地问道:“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坏毛病?”儿子回答说:“是跟我们李老师学的。班里小朋友谁不听话,李老师就这样让谁吃‘红枣’。”“你吃‘红枣’了吗?”儿子不吭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