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用好语文这门工具,又要凸显小学语文的人文精神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从他们的学出发,为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创造条件.现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谈谈我的点滴体会与收获.  相似文献   

2.
灵动的语文课堂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幸福所在。语文学习中,利用"读""说""演"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情趣、学有乐趣、学有动力,使课堂灵动起来,就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快乐、收获喜悦,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可见,有兴趣做基础,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才会更加乐于学习。在我们的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师如果想要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便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通过语文学习收获知识、体验乐趣,成功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4.
正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所谓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可见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我在农村任教已有三个年头,发现这里的学生缺乏自主阅读的能力,阅读效率较低,语文学习效率不高。根据平时的观察,我感到这除了农村初中生阅读环境条件差等一些因素以外,主要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  相似文献   

5.
教学的本质与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可以归结到对学语文的人——学生的认识和发现上。因此,学好语文除了要善于思考、研究,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所谓"慧眼",就是能够从客观事物中把握和发掘艺术意象的能力——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思辨力的总和。让学生练就一双语文学习的"慧眼",就是指让学生真正地会学语文,具备语文学习的素养和能力,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的收获。  相似文献   

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收获成功,哪怕只是一点点,但在这种收获的不断积累下,学生真切地品尝到"果实"的香甜,他们就能从中体会到快乐.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有了兴趣,如同鸟儿有了翅膀,那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插上快乐的翅膀,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  相似文献   

7.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新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团结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课改理念在语文课中的体现。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要注意综合应用语文知识,并且要与事件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的重点在于注重课内外的联系,专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综合表达的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在综合性学习中,要能够突破传统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为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有所收获,尤其是对在成绩、平时表现等各方面暂时落后的"待优生"而言,学好语文显得更重要,待优生的转化管理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工作内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往往具有思维活跃、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等特点,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激发待优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键,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心理,让兴趣成为语文学习的魔法棒。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是非常基础而又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而且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要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语文,就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收获快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一些教育工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获,都能够收获新知识,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对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究,力求帮助语文教师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一、以生为本,收获生成"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十分深刻而带根本性的命题。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是说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我们欣喜地看到,不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学要把握好这一关键环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课堂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味。新课程的背景下,提倡有效教学,更要关注课堂,关注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意义。"有趣,有味,有得"是一堂好课的必备因素,也是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又明确提出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笔者在语文教学园里不断尝试,收获了诸多体会。一、挖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着教材优势,依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语言训练要避免机械、单调、乏味、令人生厌,形式应丰富多彩,让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中乐此不疲。一位好的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流利准确的语言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经常有一些意外收获。  相似文献   

14.
陶红松 《海南教育》2014,(18):72-73
“语文园地”应该是语文学习的游乐园,学生从中不但要学到语文知识,更要收获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从而爱上语言文字。纯粹的教师问学生答,然后做练习册,那就不是“园地”而是基础训练了。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语义场"就是以阅读材料中的一个词语为中心,学习与之相关的一群词语,以有效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有关专家认为这种做法对"如何加大语文教学容量,加强语文教学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语义场"观念就是要强化语文教学的整合功能,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接受和吸收信息。借鉴这一概念,利用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指向多、容量大的特点,我们可以构建多个新型语文"学习场",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最大的收获。一、构建触类旁通的阅读场  相似文献   

16.
王洪彬 《考试周刊》2013,(44):31-31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本文从激情让学生分享收获的喜悦;激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情让学生走进课文去感受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还应该是"演员",用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我们进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感悟收获良多。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计划性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学领域,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共同组成了语文学习的五大目标。综合性学习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常规内容,是每一个学生必修的课程,它不是为语文教学做装饰的花瓶,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添头"。综合性学习在教学形式上有它的独特性,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也是有序的、系统的。教材对综合性学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小学语文实践研究中的点滴收获为出发点,研究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让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语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改革绩效评价方式、拓展语文教学空间等方面寻求突破,要在生成学生认知能力、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等方面有新收获。一、激发兴趣,催生情感,努力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善用"留白"艺术,引导学生进入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这样,学生会对学习和探究活动更有兴趣、更有动力,也会从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并收获成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