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5月26日,飞往首都机场的CZ3101次航班在北京降落过程中遭受雹击。冰雹难以进行预报,而冰雹与雷电现象有极强的伴生关系,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雷电探测数据分析航班雹击事件的方法。利用"首都机场雷电监测预警服务"和其它气象观测资料对雹击事件发生过程进行对事件全过程进行反演。反演事件发生时的环境态势,找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及位置。重现空管、航司、飞行员当时面对的信息及决策依据。总结事件发生的本质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婷婷 《金秋科苑》2013,(14):50-53
今年5月中旬,我国南方遭遇强降雨袭击,局地伴有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引发洪涝、泥石流等灾害。据当时统计,10省区市33人死亡12人失踪。  相似文献   

3.
由于气候较为异常,2008年度西藏局部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雪灾、强降水、地震、泥石流、冰雹、雷电和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各类灾害共造成受灾人口近5万,其中因雪灾和雷电造成11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在9千万元以上,给我区的农牧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损失,特别是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损失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雷电物理与人工引发雷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雷电物理及人工引发雷电研究 ”所取得的主要成果。项目发展了雷电的空中引发新技术,并在我国南、北方进行了人工引 雷实验及综合观测,揭示了南北方人工引发雷电的特征及差异;建立了雷暴下空间电荷演化 的数值模式,提出了雷电成功引发的空中电场判据;研究了雷电流及辐射电磁场的关系,提 出 了改进的地闪传输线模式;用高速摄像系统研究了人工引发雷电的发光特征,首次观测和证 实了闪电通道发展中双向先导传输现象,光、电同步观测揭示了先导接地时的物理过程;与 日本学者合作进行了高原雷电的综合观测,发现了云下部闪电放电起始于云内负电荷区;首 次发现人工引发雷电有抑制冰雹、增加降水的作用,用积云动力和电数值模式解释了 利用电催化原理进行强风暴人工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浅谈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与审核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雷电灾害如同台风、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同属气象自然灾害,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雷电灾害也时有发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微电子设备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敏感,更使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加剧,经济损失剧增。为把雷电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我们必须增强防雷减灾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各类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可能出现与原设计标准不符现象,这样就会增加雷击危害,造成设备毁坏,通讯中断,严重的还引发火警,甚至导致人身伤亡等恶果,因此,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尤其值得我们重视。本文就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方法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同样也离不开气象。体育运动难离气象首先,体育运动需要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保证下进行。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则只好暂停。暴雨、高温、雷电、冰雹、大风等等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可能要面对的极端天气事件。  相似文献   

7.
利用张家口雷达站(313)的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MICAPS常规气象观测及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2014年8月9日傍晚出现在锡林郭勒盟东南部地区(多伦县)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天气是以短时强降水为主,伴随有冰雹、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此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冷涡、低层切变线及地面辐合线,负3小时变压中心及较强的层结不稳定也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反射率因子图显示系统为飑线,而在飑线中存在超级单体,径向速度图也表现出明显的中气旋特征;雷达产品分析表明,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和回波顶高度值(ET)对短时强降水和冰雹、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雷电灾害频发的国家。了解雷电的规律,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简要介绍了雷电的形成及其特点,分析了各类型雷电的危害,针对各类型雷电的特点并结合有关规范,提出了在雷电防范中应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海北州气象灾害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对1990~2003年(其中春旱1978~2003年)海北州春旱、沙尘暴、冰雹、洪涝、寒潮、连阴雨、霜冻、雷电等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北州是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对当地农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雷暴是伴随有不同种类天气现象的中小尺度天气过程中,其在出现的过程中往往伴随有雷电、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现象,严重威胁着航空飞行安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雷暴天气识别及对航空飞行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雷暴天气下航空飞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1998年3月20日江淮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雷打雪”天气过程(其中浙江中北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寒潮,雷电,冰雹,雪,霰和暴雨等多种天气共存的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从天气形势特点,物理量场特征、卫星云图等方面着手,对本次过程的成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18)
人工影响天气属于危险系数较高的野外工作,防雹天气过程的天气常伴随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及局地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现场指挥员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必须在批准的作业空域和作业时限内,应严格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作业效果安全、有序、高效。  相似文献   

13.
王婷婷 《今日科苑》2013,(14):50-53
今年5月中旬,我国南方遭遇强降雨袭击,局地伴有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引发洪涝、泥石流等灾害。据当时统计,10省区市33人死亡12人失踪。日前,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5247.4万人次受灾,782人死亡,67人失踪,245.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偵察大自然經常發生在大自然中的風、云、雨、雪、霧、露、霜、冰、雷电和冰雹等現象,自古以来就被人們注意了。几千年來,人們仔細地观察着它們的变化,企圖寻找变化的原因和規律,但是天气的变化極其复杂,只是在最近兩百  相似文献   

15.
雷电防护的研究必须归根于雷电本身,即雷电物理学的理论研究.同时又要注重将这些理论成果转化为雷电防护工程的依据,以适用于工程的数学形式表达.本文参考国内外关于雷电放电及其回击通道模型文献,介绍了负地闪的雷电回击模型概念,主要论述了其中各常用的工程模型.工程模型是在对自然雷电观测基础上,忽略其中的次要特性,注重用数学语言来近似表达雷电一方面的特征.这就简化了模型的复杂程度,便于利用到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及其防护器件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雷电防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它即要考虑计算机网络系统所处的建筑物要有雷电防护要求(外部防雷),还要考虑网络系统本身各功能设备的要求和特点采取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台风、暴雨(雪)、干旱、沙尘暴、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提供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警报服务,提高全社会防御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重庆闪电的时空分布特征,下垫面情况,各区域间的特点分别对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因子、承灾体因子和防御能力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应用数学方法研究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因子、承灾体因、防御能力等各因子及其子因子之间的权重系数,建立重庆地区雷电灾害敏感区划模型,确定雷电灾害敏感区划等级,生成重庆地区雷电灾害敏感区划图,提出区域性的防雷保护技术,为雷电灾害防御及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雷电的能量来源于大气的垂直湍流,微粒间的相互摩擦,部分微粒丢失电子带正电,另一部分获得电子带负电,形成强大的电场能.随着电子计算机及其它微电子仪器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抗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越来越弱.由此,雷电造成的灾害也越来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电造成的损失在数十亿元.因此雷电研究及防护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20.
大型运动会对气象保障的要求很高。各种赛事、火炬点燃、开幕式、闭幕式等都需要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保证下进行。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只好暂停。以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为例,可能遇到的极端天气有:暴雨、高温、雷电、冰雹、大风、霾等。奥运会的气象保障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北京的空气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其二是天气预报的水平能否保障奥运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