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68):40-41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重视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又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通过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整合,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远程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教育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远程教育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远程教育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语文老师责无旁贷。语文课中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性情,不像政治课要求对思想观点、政治理论进行系统的教学。语文教学中应适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层次阐述,高校作为影响学生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社会场所,以"中国梦"教育思想为载体,实现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对大学生的发展和国家未来走向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中国梦"教育思想的指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育教学、学生工作特色基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拓宽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路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教育和渗透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5.
朱礼果 《考试周刊》2010,(57):156-157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教育承载着重任,在高中德育工作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以其独有的学科特点更是责无旁贷,要义不容辞地发挥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结合实践谈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是立国之本、兴国之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在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深入分析学生的共性和个性,找准思想的共鸣点,有针对性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其推动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帮助我国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渗透策略进行简要的阐述,以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要内容;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主要阵地,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承担着主导作用,需要在大学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手段,不断创新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目标导向,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特质、现实影响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决定的。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必须把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旋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培育文化载体,健全教育机制和方式,优化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和基石,在学校教育中利用学科教学渗透、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语文学科本身承担着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精神培育的重任,试着对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从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出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论证的结果,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融汇其精神,将此项教育工作长期贯彻实施下去。  相似文献   

12.
陈煌 《学周刊C版》2019,(21):181-181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需要加强对社会各领域成年人以及在校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教育活动,更应当从娃娃抓起,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使其在成长初期就具有初步价值认识,为其今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渗透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肖建平  尹恒忠 《教师》2012,(16):8-9
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对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落实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前提是选取、明确适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内容,确定合适的目标。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主要途径是:班级日常管理渗透,学科教学渗透,主题活动渗透。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原则是教育内容真实化。教育过程活动化,教育目标明确化,教师言行榜样化。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保障机制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建立全员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情感的表达与三观的培养,在循序渐进中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相关情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资料的整合,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相互融合,探索其在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农科高等院校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认知系统路径、践行系统路径、渗透系统路径、管理系统路径、示范系统路径角度,提出了农科高等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中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其教学目标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吻合,而且在高中三年的课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教学中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存在着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怎样的?其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怎样的?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文章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而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的指引;“四个方面”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也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是从思想认识上教育人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文章认为在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已经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的基础上,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最重要的理论任务。文章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价值载体原则、价值特色原则和价值基础原则。在这三条原则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分别是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渗透;在练写感悟中渗透;在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中渗透。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中,要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个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中要解读教材,挖掘文本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容;设计教法,探究优秀人物身上体现出的核心价值;延伸课外,让学生在内心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和自觉。  相似文献   

20.
罗爱香 《天津教育》2020,(7):107-108
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使用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育学生,积极地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塑造良好的品格。小学语文教育担任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任务,要求整体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语文教育之间的联系。文章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意义,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遵循的具体原则,提出了有效的探究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