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教育是以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生活质量的教育。生命教育更多地应该是活动体验,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让学生用心聆听生命的召唤,让心灵充盈生命的温情。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是以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生活质量的教育。生命教育更多地应该是活动体验,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让学生用心聆听生命的召唤,让心灵充盈生命的温情。  相似文献   

3.
周晓 《教书育人》2013,(19):21-22
生命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为了生命活动而进行的教育。生命教育以生命作为核心,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体育是一种直观的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极为贴近。因而,体育既可燃起生命的热情,又可享受生命的美好。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一、当前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为了人的幸福",因为教育是生命间的活动,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核心。生命关怀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幸福。既然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那么学习应该是幸福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沈海荣 《上海教育》2009,(21):60-60
什么是生命教育?我的理解,它应该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蔡虹 《现代教学》2008,(5):31-31
对学生生命成长来说,只有那些真正触发学生生命情感的活动,才有意义。这些活动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是它们必须关注学生生命的当下需要。生命性的活动必定是生命情景的展现,它需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只追求活动的真实并不一定能发展生命,设计的活动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一定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列,引导学生生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杨敏 《现代教育》2011,(Z3):61-61
语文教师要以学生日记教学为途径,立足班级日记活动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陶冶和健全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8.
杨雪峰 《宁夏教育》2009,(11):51-51
通常我们所说的生命教育是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应从以下的几点抓起。  相似文献   

9.
杨志洁 《现代语文》2012,(6):159-160
中学语文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土壤,是体验生命律动、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活动,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发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鲜活的生命体来进行教育,以哺育学生生命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教学宗旨,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使他们自觉地认识并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我生命辉煌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困难的能力,以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成绩和荣誉,做个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小主人. [活动重点]了解生命的来源,认识生命的意义,懂得只有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才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教育价值的功利取向对边缘化学生的影响及教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价值的功利取向是一种杜会取向,这种取向下的教育活动对生命价值有所忽略。其社会取向主要表现为学业成绩取向、精英化取向和应试取向;对生命价值的忽略主要表现为对学生个性的压抑、生命存在的多样性被忽略。这些表现使郝些处于不利境地的学生趋向边缘,成为课堂活动中的边缘化学生。课堂活动中要改变边缘化学生的生存状况就必须时课堂活动的价值取向进行重建。其主要措施有:关怀普及,从精英走向大众: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课堂评价的多元取向。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教 育者认识到生命活动对教育的作 用,在教育过程中力求达成教育和生命活动的一致性、和谐性,人们在研究教育规律、制定教育方略、实施课堂教学时越来越注重生命活动特点,重视生命教育,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关爱学生生命,尊重学生个性,遵循生命发展规律,并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生命态度。 一、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尊重生命规律 地理教学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同样要重视生命活动的特点,以不侵犯学生个性为原则。也只有尊重生命规律,注重教育方式的平等、自由、民主,力求课堂教学和生命特点的和谐统一,才能培养出有个性、有健康而丰富的情感、有创新能力的普通人,才符合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探索生命教育的方法,寻找生命教育的途径,构建生命教育的模式,是开展生命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我校以开设生命教育校本选修课程、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学科教学渗透的方式进行,进而构建起与普通高中教育相适应的生命教育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4.
教育价值取向重建及消除边缘化学生的教学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价值的功利取向是一种社会取向,这种取向下的教育活动对生命价值有所忽略。对生命价值的忽略主要表现为对学生个性的压抑、生命存在的多样性被忽略。这些表现使那些处于不利境地的学生趋向边缘,成为课堂活动中的边缘化学生。课堂活动中要改变边缘化学生的生存状况就必须对课堂活动的价值取向进行重建。其主要措施有:关怀普及,从精英走向大众;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课堂评价的多元取向。  相似文献   

15.
人的生命具有“生理生命”、“内涵生命”和“超越生命”“三重性”,是以超越生命为内核的一种价值存在和物质存在的统一。人的本性也是自我塑造的过程,这说明,真正的幸福就体现在人的无限创造活动。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生活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认识自己的前进方向和目标,学生本质上也是一个由其内在能动性推动的、具有无限多种发展可能性的动态生命创造体,并在目标的追逐、生命的创造过程中践行理想、体验幸福的。因而,教育需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身的个性化目标,还需关注实现目标的手段必须合乎人之为人的道德水准而非背离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1.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部分以认识生命,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为主线。认识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发展生命、提升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的追求。(1)爱与生命本活动是初中三生教育的起始活动,首先从认识人的自然生命入手,由于人的生命诞生过程的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又是教育的最高追求.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不仅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生命活动的质量决定人生命全过程的质量,重视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认识生命和珍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作为一项新兴的教学门类.一出现就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很多地方的学校已经将其纳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我校从2004年开始,在各个学年段开展了生命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是学校为了学生的健康、安全和幸福,而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培育生命意识、学习生存技能、提升生命品质的教育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生命教育只有课程化,才能持续有效地发展;但要课程化,必须找到生命教育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