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称与色彩的隐喻——论《小伙子布朗》的象征寓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伙子布朗》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作品的名称、主人公的名称以及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粉色”、“黑色”、“红色”等几种色彩都具有丰富的象征寓意,体现了他一贯的创作思想,即对人类灵魂中隐匿的‘恶’的挖掘和对构成真与美的基础的‘善’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石晓红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05-106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其惊世之作《简.爱》中赋予各种物体特定的意向,从而丰富了小说自身的情节,也渲染了女主人公简.爱与命运抗争的精神风貌。而其中的"火炉"及"炉火"在作品中的不同寓意身份让主人公简.爱在坎坷的人生及爱情旅途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渲染了不同阶段简.爱对人对事的不同心态。  相似文献   

3.
《罗马热病》是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创作地著名短篇小说之一,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分别分析了小说中"罗马热病"、"针织"以及"月亮"等意象的象征表现手法,并揭示了它对深化主题、塑造人物形象和传达情感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琳琳 《考试周刊》2010,(16):29-29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他的代表作《蝇王》中广泛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尽管小说的主人公只是一群孩子,但是,他们在孤岛上的生活正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作品用故事象征现实生活,象征人类社会。本文通过分析小说几个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来探索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詹姆斯·乔伊斯常被学界视为善于运用各种意象和象征手法,他的短篇小说《阿拉比》充满了各种富有意义的意象。在小说中,"blindness"是一个重复出现的意象,并具有三层含义:社会现实的象征、主人翁盲目追求的爱情和失败的象征、爱尔兰人精神和生活状态的象征。这三个方面的象征暗含着小说主人公恋爱之旅失败的真正原因,揭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二十世纪初爱尔兰社会环境封闭压抑、爱尔兰人精神"瘫痪"的主旨。  相似文献   

6.
曹梦扬 《文教资料》2013,(25):18-20
本文将林白的小说《万物花开》与其以前作品进行比较,发现有女性主人公向男性主人公的转变,个人化写作向社会现实写作的转变,都市文化视角向乡村生态文化视角的转变,进而分析《万物花开》与她以前作品的不同之处,分析林白在小说创作上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徐丹 《文教资料》2010,(35):19-20
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在作品《死者》中大量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来烘托小说的主题思想,使"死亡"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成了现代西方社会的缩影,将西方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于纸上。本文以"死亡"和象征为切入点对小说《死者》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中的玫瑰往往是女性与爱情的象征。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讲述了年轻美丽的女子海斯特·白兰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的恋爱悲剧。野玫瑰是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之一。作品分析表明,这丛在狱门旁边盛开的野玫瑰象征着美丽热情、坚韧不屈的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象征着在清教统治下的新英格兰这块蛮荒异端的土地上绽放的忠贞不渝的爱情之花和芳菲清新的道德之花。  相似文献   

9.
薇拉.凯瑟的短篇小说《花园小屋》中的小屋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女性挣脱男权传统樊篱的向往和追求个人理想的渴望。小说以生动、贴切的自然描写,恰如其分地映衬了女主人公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内心挣扎和痛苦选择。女性与自然同为"他者",作品通过二者的言说,表现出女主人公作为边缘人、附属物对自我的压抑和最终屈从于现实、被迫放弃梦想而产生的深深的无奈。从而反映了薇拉.凯瑟早期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其小说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书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本文解读了《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象征意义,继而引出了其创作手法在深化小说主题、思想内涵及意蕴方面所发挥出的关键性作用,肯定了该作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心理象征是霍桑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他不仅运用多种类型的象征如细节性场景象征、意象象征、神话象征来展示社会现实,揭示人物命运,而且特别擅长于借助种种意象,暗示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没有表述出来的、驱动人物的心理动力,隐含地表达小说主人公某种特定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展现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2.
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月亮的意象时常出现,与主人公的心境变化相伴,并贯穿至作品的末尾。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观察作品中所提及的"生命感觉"。一方面,月亮作为自然的环境内的一部分,激发了主人公对自然人性与社会人性的内在深省;另一方面,月亮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代表着主人公从内省到超越的不同阶段及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张雪茹 《英语广场》2021,(10):19-22
英国著名作家福斯特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借助象征艺术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深受读者喜爱,具有较高的文学鉴赏价值。作品中象征艺术写作手法贯穿整个小说,深入刻画了露西思想情感的变化,能够让读者更清楚地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象征艺术的运用提升了小说的可读性,加强了哲理内涵的阐述,是作品的精华之处,值得深入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4.
张燕 《华章》2008,(17)
本文试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对华盛顿.欧文的作品<瑞普.凡.温克尔>进行解读,并通过阐释主人公瑞普.凡.温克尔之妻和他所象征的英国与美国之间的殖民与被殖民关系指出:欧文运用民间传说的方式,通过英美文化之间的冲突,再现了美国被压抑的历史记忆,重新建构美国人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5.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打破了传统的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主张对文学作品进行形式研究,强调"文学性"与"陌生化",重新界定了形式,赋予其新的内涵。从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视角对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书信体小说《紫色》进行分析,揭示出《紫色》这部小说的形式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意蕴。从语言和象征来看,《紫色》的语言交织着白人语言与黑人土语,作品中的紫颜色、裤子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味。从作品所采用的书信体叙述方式看,写信主体、收信人、写信时间等形式要素都赋予了小说独特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花满月》是方方小说中少见的以主人公名字直接命名的作品。作品经由花满月这个特异的个体遗世独立于时代风云巨变中的麻将人生故事,实现了对传统的"赌徒"形象和"圆满"结局的颠覆与突破,体现了方方对人生价值意义的多面探究与幽深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J.K·罗琳借用一个魔幻世界,来讲述一个"人"的故事。而在这个魔幻世界的故事里,作者真情流露出了她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邪、恶、丑的憎恨,让读者看到了她所拥有的价值观。本文将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的成长经历,探讨小说中所蕴涵的价值观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美国女作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的《黄色墙纸》是一部体现女权主义思想的早期作品,它是19世纪末美国社会新秩序下文化发展的产物。作者在作品中直接表露出这种新的社会秩序对女性的精神和实际生活带来的冲击,公开倡导女性的权利和价值,抗议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社会模式。该作品是部半自传体小说,书中的很多类似情节人物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小说描绘了女主人公简从一位被丈夫控制、压迫的家庭妇女成长为关注自我精神生活,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的主要过程。本文分析了小说中极富象征意义的诸多意象,探讨了它们在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象征含义,并从中得出结论,认为这些意象为表现女主人公追求自我意识的抽象主题做出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简·奥斯汀所创作的六部小说,皆以女性为主人公,以婚姻为主题,而男主人公在其作品中充当着女主人公的领路人和道德楷模。该文概述了简.奥斯汀和她的小说,着重分析了简.奥斯汀笔下的男性及其与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作者得以创作出6部取材相同小说的心理原因和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20.
在杰克&#183;伦敦的小说中,主人公总是在和自己遇到的各种险恶境遇作斗争。境遇是杰克.伦敦小说中主人公活动的背景和展示主人公英雄气质的舞台,同时境遇使得主人公的理想幻灭,这也就决定了主人公的命运最终将以悲剧而告终。而"饥饿感"在杰克.伦敦的小说中既是造成极端境遇的原因,又是极端境遇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