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新闻工作者冯英子同志年已古稀,他学习和工作的劲头,却不减当年。 1932年,他参加了新闻工作。1937年,经范长江同志推荐,担任《大公报》战地记者。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报界当过记者、编辑、主笔、经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中有人要给他参谋街头,聘他担任《民国日报》主编和《和平日报》经理,他都谢绝了。最后,他毅然去香港,在夏衍主办的《周末》报工作。1953年回上海后,先在《新闻报》后调《新民晚报》工作。他擅长写通讯,也擅长写杂文。前几年,他参加全国记协组织的“长江行”采访活动,写了一系列生动的通讯,汇集出  相似文献   

2.
丑闻,绯闻     
他死的时候只有23岁。他叫朱玮钦,台湾省高雄县桥头乡人,笔名叫蓝玉湖,1990至1991年,他出了五本书,《郁卒》《蔷薇刑》《相爱的肩膀》《爱人》《狂徒的袖》,都已经绝版了吧。据说《蔷薇刑》  相似文献   

3.
近读周百义写的《唐浩明:归来依旧是编辑》(刊于《出版史料》2020年卷)有点感想.唐浩明1982年进入岳麓书社做古籍图书编辑,曾任副总编辑,2016年退休,有34年编龄.他编辑了《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彭玉麟集》《曾国荃全集》等近代名人的文集.他还点评了曾国藩的家书、奏折、嘉言,写了数十篇研究曾国藩的论文.他不仅是著名的古籍图书编辑,还是研究曾国藩的学者.在业余他还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作品多次获奖,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4.
1994年1月12日,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杨祖希的心脏停止止了跳动。尽管他年过古稀,早已退休,但是直到脑溢血病发之日,他仍在为上海辞书出版社审读稿件。从1957年进新知识出版社当编辑开始,他把自己后半辈子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编辑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为辞书编辑树立了楷模。 1958年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成立(1978年改名为上海辞书出版社),他调入该所工作,自此与《辞海》结下不解之缘。从修订《辞海》的筹备工作开始,直到《辞海》未定稿、1979年版和1989年版陆续问世,他参加了全过程。在此期间,他执笔起草了《〈辞海〉收词范围和各学科收词比例》、《〈辞海〉1979年版修订方案》、《〈辞海〉1989年版合订本汇编方案》、《〈辞海〉分册总体结构方案》等文件,经《辞海》编委会讨论修改定稿,成为指导《辞海》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今年九十二岁了。大家都知道他是作家、教育家、语文学家,没有人说他是个编辑家。其实他在编辑工作上花的时间比干什么都长,花的心力比干什么都多。一九二三年,他进商务印书馆,编小学课本,编《学生国学丛书》,后来代郑振铎先生编过《小说月报》,还编过《妇女杂志》。一九三一年,他进开明书店,编辑《中学生》、《新少年》、《月报》等刊物,编辑《开明青年丛书》和《开明少年丛书》等,并和夏丐尊先生等一同编了若干种中学语文课本,独自编写了一部  相似文献   

6.
他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漫画作家。23年前,他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转述为漫画,《庄子说》《老子说》《孟子说》《孔子说》《论语》《禅说》《世说新语》《莱根谭》《聊斋》等等,不但把蔡志忠的漫画生涯推至高峰,也开创了中国漫画的全新思维。从1963年从事此职业迄今。他是产量和销量最高的中国漫画家。闭关10年之后,蔡志忠又以一系列新书示人。不同的是,这次他不再做经典解读,而是述说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秦朔档案:1968年12月出生,1990年7月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到南风窗杂志社工作。历任编辑、编辑室主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副社长、副总编辑,现任杂志社总编辑,广州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省市青联委员。著有《大脑风暴》、《传播成功学》等4本专著。走进《南风窗》10年前,秦朔到广州谋职时,他的第一选择是《羊城晚报》。然而,由于晚报决策的迟缓,更由于《南风窗》的领导愿意给他一个试验的机会,让他试试看,他最后选择了《南风窗》。如今,当时《南风窗》的社长成了《羊城晚报》的社长,而他招进来的这个大学生已在《南风窗》掌舵。《南风窗》近年来发行量节节攀升,已成为在国内有重大影  相似文献   

8.
正他被陆定一称为"新闻巨子、国际专家",他最先预言希特勒将在斯大林格勒惨败,他预见了共产党将在解放战争中获胜,他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折磨至死,他就是与范长江、邹韬奋、俞颂平等齐名的大记者羊枣。1946年1月11日,羊枣在杭州去世,一时震惊中外文化界和新闻界,《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申报》《文萃》《时代》等报刊,相继  相似文献   

9.
成合我(1898—1991)是我国现代著名爱国报人,新闻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于1924年独自创办了《世界晚报》,次年又创办了《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人办三报的唯一报人。1927年他在南京创办小型报《民生报》,1934年该报因揭发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袁学沛贪污舞弊案被查封,成合我则被禁止再在南京办报。他遂于1935年9月20日在上海创办《立报》。在《立报》创刊号上,成舍我写了题为《我们的宣言》作为发刊词,文中提出了他的办报四个原则:正、凭良心说话。2、用真凭实据报告新闻。3、除国家币制及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还是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自1919年至1934年,他先后创办、主编、编辑过一系列进步的革命的报刊。五四时期,他创办了进步刊物——《新社会》旬刊;十月革命后不久,他以特约记者身份前赴苏俄,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及时向中国人民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实况;1923年回国后,他参加过一段时期党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的编辑工作,主编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新青年》季刊和不定期刊以及党中央机关刊物《前锋》;在“五州”运动中,他主编党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在1931到1932年,  相似文献   

11.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江志顺,1945年生于四川安岳,1963年参军,次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1971年调入解放军报社,现任主任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他勤奋好学,于1983年考人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摄影专修科进修两年,从理论上丰富了自己。22年的记者生涯中,他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他的汗水挥洒冰峰海岛,他的辛劳投入换来了丰硕果实,先后有80多幅摄影作品在全国各类影展、影赛中获奖。1987年首届十佳新闻摄影记者中有他,1990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有他,1991年抗洪救灾优秀摄影工作者中也有他……江志顺的摄影代表作品有《三代人》、《山村的节日》、《奶奶,你猜猜》、《生死线上》、《中华健儿勇闯虎跳峡》等。——编者  相似文献   

12.
廉春融担任业余通讯员,为报刊写稿,辛勤耕耘了36个春秋。 1953年,他17岁,写出了名为《优秀营业员韩金章》的人物通讯,在《郑州日报》发表。这是他的处女作,也是他涉足新闻工作的开始。1986年,他得知修表工孟繁玺的模范事迹后,深入采访,最后以通讯《和表打了四十多年交道的人》,在《郑州晚报》发表。之后,《工人日报》予以转载,在修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度征订报刊工作一开始,兰空驻疆某飞行学院二团政治处战士报道员李强就到驻地邮局订阅了一份《军事记者》杂志,这已经是他入伍后连续5年自费订阅了。他说:“《军事记者》特别有益于自己写新闻报道。”李强入伍5年来,在《军事记者》杂志这位“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新闻采写能力不断提高,先后在《军事记者》《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半月谈》《空军报》和《新疆日报》等媒体发稿150余篇(幅),他因此多次荣立三等功。李强说,是《军事记者》杂志帮助了他。  相似文献   

14.
1977年秋,有次去拜望钱鍾书先生,看来他比较悠闲,交谈也比较轻松。1972年他开始写作的皇皇巨作《管锥编》至1977年已脱稿,正在等待中华书局编辑出版。而1978 年,就明显感到他的繁忙。这年夏天,《文艺报》筹备复刊,我曾与他联系,恳请赐稿支援,均无结果。是年9月,他应邀赴意大利出席第二十六届欧洲汉学会。这是他三十多年后第一次出访,行前的准备工作够忙,特别是他在会上将作《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的专题发言,更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个期间,他又插空编选文艺理论集《旧文四篇》,更是忙中加忙了。  相似文献   

15.
常风与书评     
常风(1910-2002),教授,曾任山西大学外语系主任。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在校时曾师从吴宓、叶公超、陈寅恪等名家。他喜爱书评,是活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很有影响的书评家。1949年以前他有两本书评专集:《弃馀集》和《窥天集》。1995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逝水集》,书中除纳入了原《弃馀集》的内容外,新增加了《逝水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到苏联半年便患了肺病,吐血不止。可是在这种“病体支离”的情况下,他完成了《俄乡纪程》一书,并雄心勃勃地计划着续写《俄罗斯革命论》和《赤都心史》。医生说他的一叶肺已经烂了,至多只能支持三年,他却毫不悲观,照样拚命写作。曹靖华在《点滴忆秋白》中写道:“病得不能起床了,  相似文献   

17.
延参法师,字明超,号糊涂山人。当代著名书画僧,政协委员。曾著书《苦心菩提》《问心集》《水月集》《念佛集》,2012年新书《宽怀人生》广获好评。一次,记者在王府井一家素食餐厅见到了延参法师。他正在出席弟子金石文的佛教音乐专辑发行式。许多人涌上台与他合影,他不紧不慢,全程保持着惯有的没有表情甚至有点呆的神态。接近半年的大红大紫,似乎没有改变他什么,反而让他把自己的"萌"态修炼得更加炉火纯青了。  相似文献   

18.
董国和 《出版史料》2007,(4):64-64,65
《北京文艺》是1950年8月10日创刊的,在招贤纳士之时,汪曾祺有幸入围其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它出刊一年后改为《说说唱唱》,共出两卷十二期。他在繁忙的编辑之余,还开始了新的创作,仅在《北京文艺》上面就发表了三篇文章。与他在《说说唱唱》和《民间文学》两刊担任编辑期间相比,是时间最短,发表文章最多的一年;也是他跨入新中国之后在文学创作上才华初露、努力适应的转型年。  相似文献   

19.
吴兰兰  郭栋 《青年记者》2007,(22):131-132
1929年受张季鸾之邀进入《大公报》后,王芸生的命运便与《大公报》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王芸生从28岁到65岁在《大公报》连续工作37年之久,奉献了他全部的心血与智慧,他被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陆定一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定一同志长期从事和领导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文化教育工作和党的新闻出版工作,有着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早在1925年“五卅”运动中,他还是上海南洋大学学生的时候,就创办过《血潮日刊》,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和反动派。1926年秋他在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工作,创办过《中国青年》《列宁青年》。进人中央苏区后,主编过《斗争》杂志。1985年长征途中,他继邓小平之后主编了《红星报》。1942—1945年期间,他担任延安《解放日报》的总编辑,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解放日报》出色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1945年起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他长期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主管宣传口的工作。在报刊工作的实践中,写下了大量的政论和通讯。他是我国新闻界德高望重、功勋卓著和很有影响的前辈、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