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是译者对文本进行解码和编码的一种双向活动。在处理原文文本时,译者的长期记忆会激发大脑中储存的与文本相关的图式,从而优化译者的解码与编码。在图式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文本的语言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成功转译,方能使读者正确获取源语信息。  相似文献   

2.
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译者对文本进行解码和编码的一种双向活动.在处理原文文本时,译者的长期记忆会激发大脑中储存的与文本相关的图式,从而优化译者的解码与编码.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对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具备良好的语篇意识才能顺利完成翻译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必须激活大脑中已有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在对原文进行解码和对译文进行编码的过程中提取相应的与文本语言、内容和形式相关的信息并进行适当的选择,以期产出优秀的译本。而激活大脑中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有良好的语篇意识。  相似文献   

4.
认知图式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译既涉及译者的理解又涉及译文潜在读者的理解。在对原文文本进行解码时,译者应充分激活与文本相关的图式,同时应充实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图式以保证有足够的图式可供调用。在用译语进行编码时,译者应做到有利于激活译语读者的已有图式,同时也要有利于帮助译语读者建立新的图式,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因此,翻译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原语和译语两种不同图式的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图式理论,在理解源语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激发大脑中储存的各种图式知识,从而更加准确、迅速地对源语进行解码与编码。本文认为,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译者应做到既激活译语已有图式,又帮助译语建立新的图式,使商务英语翻译更加准确、规范。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研究以及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这一视角并结合一些译例来探讨图式对翻译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积极作用及启示。翻译实践表明,译者的图式知识有利于译者对源语图式进行解码,并有利于其利用目的语图式对译文进行再编码。因此,译者应不断丰富自己的图式知识。  相似文献   

7.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从图式理论的角度来理解,翻译是译者利用相关图式对源语解码,并将目的语再编码的一个图式转换的过程。文章从图式理论角度来探讨广告翻译。文章分析了目的语读者的图式与源语文本可能出现的三种关系——图式相符,图式冲突,和图式空缺,并提出译者只有充分了解目的语读者的认知图式,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创作出优质的广告译文。  相似文献   

8.
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在信息的编码、储存、传输、接收和解码过程中起作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相关文化认知图式的缺失或不匹配是造成误译的重要原因。汉诗英译中大量存在的文化意象误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惠  王红成 《培训与研究》2008,25(7):132-134
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在信息的编码、储存、传输、接收和解码过程中起作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相关文化认知图式的缺失或不匹配是造成误译的重要原因。汉诗英译中大量存在的文化意象误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图式理论、商务英语翻译做出较全面的回顾和论述之后,提出构想,认为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即是译者图式知识起作用的过程。图式知识对文本的理解和翻译过程起重要的作用。译者的相关图式越丰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越强,翻译出来的译本可接受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11.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涉及三种文本:原语文本、译者的图式文本和译语文本。对于原语文本,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原语的修辞功能,这是产生理想的图式文本的关键。而正确把握原文的认知图式又是  相似文献   

12.
汉语特色词承载着丰富的中国特色文化,其英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翻译过程因所包含的复杂文化内涵而变得困难重重。文章从文化图式理论的视角出发,将译者的汉语特色词翻译过程分解为文化图式的解码和再编码两个阶段,探讨了在各个阶段译者应关注的重心和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图式是“背景知识”,是人们存储于头脑中所有对世界的一般认识,它是人类知识的心理表征形式.将图式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可以说翻译即图式翻译.在图式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文本的语言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成功转译,方能使读者正确获取源语信息.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过程涉及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汉语成语翻译中形象语言的处理是成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既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更涉及到两种文化背景。在汉语成语英译的理解阶段,译者要充分激活与文本相关的图式,同时也要充实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图式。在汉语成语英译的表达阶段,译者要做到激活译文读者头脑中已有的图式,还要帮助译文读者构建新的图式,以致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图式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雁 《文教资料》2012,(3):47-48
源自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已被广泛运用于阅读研究。本文将图式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之中,提出翻译即图式翻译的观点。图式翻译的过程包括源语图式解码和目的语图式再编码。因此,从图式的角度来理解,翻译就是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图式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译者积累的相关图式越多,对商务英语文本的理解越充分,译文才能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涵义。本文从图式理论视角来探析商务英语翻译过程,并将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运用到具体文本的翻译,希望对商务英语翻译实践和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事实证明,译者的相关文化图式越丰富,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就越强,翻译也就越容易操作,译文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建立和使用文化图式,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真正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8.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接受美学关于文本的不确定性及"图式化视界"框架下的文本"空白点"理论,对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不无启迪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从语义空白、内涵空白和价值空白三个方面对文学翻译中原文文本的开放性进行分析,说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主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论述原文文本的框架与"空白点"制约译者对原文进行再创造的程度,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也会受到约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原作者对原文文本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图示理论,在理解新闻英语源语的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激活大脑中已存的各种图式知识,这会使对新闻源语的解码更加迅速、准确。在对译语进行编码时,译者应做到有利于激活译语读者的已有图式,同时也要有利于帮助译语读者建立新的图式,以便全面了解新闻传递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商务英语文本涵盖各类经贸专业知识,译者的主体认知结构成为关注的焦点。基于知识图式,结合教学实践,从翻译的理解及表达两个过程,探究学生译者遇到的翻译难点,可以发现包括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语言知识在内的事实性知识图式在商务翻译中起重要作用,而以上事实性知识图式的缺位是造成理解及表达难点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