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Stackelberg博弈嵌入到分析模型中,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在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企业群之间如何进行策略互动,进而分析其创新模式选择行为演化的特征和均衡状态。研究发现系统收敛于3种模式,一是正常情形下存在(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封闭式创新)2个演化稳定策略,二是最优情形下存在唯一的演化稳定策略(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三是极端情形下存在唯一的演化稳定策略(封闭式创新,封闭式创新)。研究结果表明,为通过创新活动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防止被低端“锁定”,寻求平台企业优化创新模式的选择路径,政府要对开放式创新制定适宜的补贴和税收政策,积极为平台企业搭建合作创新平台、理顺合作创新机制以提高技术溢出系数,灵活应用委托研究、合作研究、共建专利池、技术转让等手段,以减少创新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自主创新与其支撑体系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揭示了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战略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的必然性与意义,并尝试将创新的支撑体系研究纳入到自主创新理论中,分析了开放式自主创新战略实施模式以及支撑系统要素,包括技术系统、区域经济模式、制度环境、国际技术水平等关键控制变量,描述了基于相应支撑体系的企业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3.
张军荣  袁晓东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01-1605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无法揭示技术创新发生的过程。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创新网络等理论是对创新过程的揭示,但却带来了理论上的隔阂和混乱。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开放式创新能够统合上述技术创新模式,并且能够避免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中的构建理性倾向,可以被称为一种技术创新“范式”。但是开放式创新具有稀释创造力、技术专属性差等缺点,并不是技术创新的唯一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2003年,美国学者切萨布鲁夫提出著名的“开放式创新”概念.他借用科学哲学中“范式转换”的概念,阐述了当代技术创新正在发生的新变化.以科学历史主义的视角考察这一范式转换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大科学计划的实施对工业技术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改变了工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工业技术知识的生产、分布、传播和市场化等各个重要环节,改变了大学的形态,推动了由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的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杨曦  余翔 《科研管理》2020,41(9):12-21
本文在梳理概括了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产业技术生命周期与创新开放度之间的关联,构建一种由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演变的产业技术创新动态演变模型,将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分为"萌芽期封闭式创新""成长期开放式创新""成熟期开放式创新"和"衰退期封闭式创新"。通过回顾中国石墨烯产业的技术创新背景,研究发现,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研发支持是中国石墨烯产业由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演变不容忽视的原因。本文以石墨烯技术为例,验证了产业技术创新动态演变模型的可行性,为石墨烯技术以及其他新兴技术的发展路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对开放式创新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开放式创新的战略、过程和管理模式,而对开放式创新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关注过少.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组织结构、文化和激励三方面对开放式创新下人力资源管理特征进行归纳概括,进而与封闭式创新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比较,同时提出开放式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开放式创新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军民融合是开放式创新的首要基础.国防科技工业创新模式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促进了军民融合式科研体系的形成.实现开放式创新的关键,一方面应在政策、人才、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应采取优化技术转移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构建创新网络平台、提升技术标准战略等举措,发挥国家综合实力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支撑作用,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识别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的差异,界定资源共享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的比较基础,并提出资源共享度三个维度(资源共享宽度、资源共享深度和资源共享强度)的测度方法.基于此,深入探讨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的区别,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郑东裕 《科技风》2023,(31):133-135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蓬勃发展,“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由于受实验场地和设备约束发展相对缓慢。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为载体,建设“大学物理实验”学习平台,选取霍尔效应测磁场实验为例,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让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业余时间在线完成预习并进行评价,拓展实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焦树友 《科技风》2012,(15):194+199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高校图书馆已经不能再墨守传统的服务方式,必须实现服务的创新,做到要“以人为本”,一方面是“以读者为本”,即从一维的服务转变为多维的服务,从封闭式的服务转变为开放式的服务,从传统的“文献储存中心”转变为现代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从低层次服务向高层次服务的转变,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是“以馆员为本”,加强其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创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分析封闭式创新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困境,阐述了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式的革命性,从三个方面论述开放式创新兴起的缘由;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剖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运用该理论,依次分析开放式创新的选择效应、杠杆效应、成本效应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全面透视开放式创新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机理。分析结果说明开放式创新具有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统计需要改革,改革需要统计”是统计工作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的一个重要标志的话。那么“市场呼唤信息,信息渴求市场”可称得上是统计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盛济川  吉敏  朱晓东 《科学学研究》2013,31(8):1268-1274
 在内向和外向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企业采取何种组织模式才能有效利用内部和外部的知识或技术是企业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基于内向开放式创新和外向开放式创新的耦合关系,本文将内向开放式创新市场拉力路线图(MPRIOI)和外向开放式创新技术推力路线图(TPROOI)进行了整合。内向开放式创新企业在市场分析、产品分析和技术分析三个阶段,可分别采用非股权战略联盟、购买技术服务和购买技术授权的组织模式实现内向开放式创新;外向开放式创新企业在技术分析、产品分析和市场分析三个阶段,可分别采用非股权战略联盟、提供技术服务和提供技术授权的组织模式实现外向开放式创新。借助技术路线图方法帮助企业在在内部技术开发和外部技术开发之间进行决策,在内向开放式创新、外向开放式创新以及封闭式创新之间寻找到创新战略的最佳均衡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知识产权服务诉求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目标定位的双维度探析了高校知识产权实训服务体系新内涵,探究了现代教育观下高校知识产权实训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及其架构和服务模式.意在缩小创新型国家建设对知识产权专业化复合型实务人才诉求缺口的同时,为缓解高校专利证书沉睡于“象牙塔”休眠的科技创新“肠梗阻”格局、促进高校创新实践基地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型,以及为扭转现存的学生创新实践团队数逐年上升而下拨创新项目单位经费数下降窘局提供解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创新模式正日益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比较了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的特征,并分析企业开展开放式创新的动机。其次提出了全流程开放式创新业务模型,梳理了企业、终端用户与伙伴资源之间的协作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技术开放创新协作模式和伙伴资源动态优化机制,包含:(1)技术开放创新过程中的外部资源分类;(2)促进合格资源流入和不合格资源流出的优化措施。此外,结合海尔集团的开放式创新案例对所提出的理论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针对开放式创新自外而内、自内而外和耦合三种模式,将以企业开放式创新中“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商业模式化”的过程为观察点,构建企业开放式创新驱动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析企业开放式创新过程的驱动因素,绘制三种模式下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研究发现,在企业以保增长为目标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自外而内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在企业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自内而外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在企业既要保持增长又要降低成本的情况下,会选择耦合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在自外而内开放式创新战略下,企业自第五年开始提升创新绩效;在自内而外开放式创新战略下,企业自第八年或第九年开始提升创新绩效。研究结果为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的寻找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企业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转变,导致对外部技术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管理和利用外部技术成为关键问题.文章主要分析开放式创新环境下,针对传统技术路线图(TTRM)规划流程中没有考虑外部技术利用这一局限性,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技术路线图(OTRM),并在其绘制过程中引入TRIZ理论,进行整合形成一种新的创新管理和规划工具,具体流程包括OTRM准备、OTRM需求评估与问题界定、制定OTRM对策、OTRM绘制以及更新.  相似文献   

18.
企业开放式创新理论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基本涵盖了目前关于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文献。首先介绍了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和理论模型以及和封闭式创新的区别;之后从信息公开化、风险和地理空间等不同角度介绍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和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最后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企业开放式创新是基于市场需求和企业经济获利的一种对于产权欲望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和资本流动的全球化速度加剧,企业界正在见证一种"创新模式的转型",即企业从"封闭式创新"(closed innovation)向"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模式的转变(Henry Chesbrough,2003)."封闭式创新"是指过去的创新模式,其核心是在严格控制下的企业内部进行的,这种创新逐渐不能适应知识和资本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竞争战略;"开放式创新"是在均衡协调企业内外部的资源以产生创新思想,不仅仅把创新的目标寄托在传统的产品经营上,还通过积极寻找外部的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战略联盟或者风险投资等方式来获取丰富的外部知识,并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将商业化创新思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钟宜 《百科知识》2001,(8):21-22
开放式基金(Open-end-Fund)属于公司基金类型,与封闭式基金相对,是指基金的资本总额或股份总数可以随时变动,即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赎回股份的投资基金。由于资本总额可以随时追加,因此也被称为追加型投资基金。开放式基金是资本市场发育比较成熟以后的产物,其产生时间晚于封闭式基金。从理论上来看,开放式基金是与开放程度较高、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强的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的;而封闭式基金则可以投资于开放程度较低、规模也不太大的金融市场。从投资基金发展的历史来看,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是适应不同的市场特征及满足不同的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