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洞一直被认为是星体命运的终点。当星体耗完最后一丝能量的时候,要么被撕裂,然后被别的星球“吞食”;要么浓缩成一个可怕的黑点,“吞食”经过它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黑洞是一种体积极小、质量极大的天体,具有强大的引力。黑洞是看不见的,因为它的引力大得不让光发射出去,还可以让经过的光消失在它的黑洞里。从前,科学家只能通过测量黑点周围的环境来确认黑洞,直接测量黑洞认为是不可能的。然而,最近科学家却测到了黑洞的声音。黑洞是个天生的低音“歌手”,声音低得让人无法用耳朵去欣赏,只能用专用的仪器才能“听到”。日前,英国剑桥天文学…  相似文献   

2.
罗辑 《教师博览》2014,(5):45-45
<正>斯蒂芬·霍金的黑洞理论为宇宙中最致密的天体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解释,但是日前这位大科学家在其作品中提到,宇宙中没有"黑洞",只有"灰洞"。该理论来源于一篇名为《黑洞的信息保存与气象预报》的论文,是霍金对黑洞的研究新成果之一,他认为黑洞其实是一个拥有极端物理环境的"灰色地带",质能进入黑洞中后还会"回到"宇宙中,我们以前对黑洞的边界理论认识是有待改善的,黑洞或许不会永久性地保存质能信息,它在某个时候会"释放"。  相似文献   

3.
白洞之谜     
如果说黑洞是宇宙中最自私的怪物,吞食一切的话,那么,白洞则像宇宙中的一眼无私的喷泉,不断地向外施放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4.
人造黑洞     
<正>阳光明媚的一天,小月路过小时候经常玩耍的河岸公园。她惊讶地发现,原来清澈的河水变成了黑色,狭窄的河道上漂满了垃圾,小鱼小虾都不见了踪影。小月有些悲伤又有些震惊,她一边走一边想:唉,原来那条波光粼粼、水底清澈的小河,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漂浮的垃圾、狭窄的河道都是怎么造成的?是我们不爱惜自然环境、制造垃圾太多吗?第二天自然课,老师给同学们讲黑洞的知识。他说:“黑洞是引力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黑洞旋转会带动周围物质旋转,与周围静止的物质形成一条分界线,物质越过界限后并不会立即被黑洞吞食,而是会围绕黑洞高速旋转并产生巨大的旋转能。”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现代爱因斯坦”的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近日宣布,在经过数年的研究之后,他已经揭开了有关黑洞的各种猜测和种种谜团,发现黑洞并不像以前所想象的那样“无所不吞”。霍金在剑桥大学的同事、著名的物理理论学家马尔科姆·佩里博士表示,霍金最新的研究成果将可以和30年前发表的“霍金辐射”相媲美。以下为霍金在都柏林发表研究成果提要:1.一些被黑洞吞没的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慢慢地从黑洞中“流淌”出来。2.黑洞在银河系的形成中起了非常重要的关键性作用。事实上,黑洞并非一种纯粹的破坏性力量,也“善于”建设。3.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6.
2001年1月,英国圣安德鲁大学著名理论物理科学家乌尔夫·利昂哈特郑重宣布,他和其他英国科研人员将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一个黑洞,当时没有人对此感到惊讶。然而俄《真理报》日前披露俄罗斯科学家的预言:黑洞不仅可以在实验室中制造出来,而且50年后,具有巨大能量的"黑洞炸弹"将使如今人类谈虎色变的"原子  相似文献   

7.
兴趣与人生     
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作某种事,完全由于他的兴趣。他可以写字,但他并非欲成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他并非欲成一画家。他更非欲以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或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他作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作,兴尽则止。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他作某种事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所以他作某种事,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是无为。当小孩子时候的游戏,是人的生活中的最快乐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的生活,即是这一类的  相似文献   

8.
兴趣与人生     
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作某种事,完全由于他的兴趣.他可以写字,但他并非欲成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他并非欲成一画家.他更非欲以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或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他作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作,兴尽则止.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他作某种事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所以他作某种事,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是无为.  相似文献   

9.
科学     
在实验室制造电子黑洞一位物理学家暗示,在实验室中可以制造出一种特殊类型的黑洞。这种黑洞只有半米宽,由电子组成。沙特阿拉伯KingSand大学的MuratOzer博士的理论计算显示,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一个黑洞非常容易,不过,这种黑洞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种黑洞。它是一个针对电子的黑洞,所有其它粒子和光线都可以穿过,不过,一旦一个电子进入其中,就再也无逃脱出来了。通常意义上的黑洞是引力作用的结果,当一个物体的引力大到足以阻止光线逃脱的时候,黑洞就形成了。在黑洞里面,我们日常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概念都失去了作用,一旦陷入其中…  相似文献   

10.
“老师,我真的是做了作业的!”张小开一再申辩,然而,物理老师严振国却怎么也不相信。他用讥讽的口吻说: “那你的作业现在哪里呢?总不会是掉进黑洞里了吧?”前两天,他刚给学生们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他说到黑洞时,全班哗然:宇宙中竟然有这样一种天体,它可以将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质吸进去,真是太太太太太……(共有N个)厉害了! “黑洞?对啊,没准咱们教室里真的有个黑洞呢!”张小开挠着头说。他这样说并非无理取闹——这两天,不断地有同学丢东西:张小三丢了文具盒,李大四丢了橡皮擦……而把狗带到班上来的苏美眉,竟然把她的卷毛宠物狗给丢了。并且,全部是人间蒸发一样神秘失踪,不留一点痕迹。“胡说,教室里怎么会有黑洞?”严老师生气极了。  相似文献   

11.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该理论预言了黑洞的存在,并开启了人类对黑洞的不断探索.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里,科学家公布了首张黑洞照片,发现了目前为止具有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和最小质量的黑洞.我们知道,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大的天体,会吞噬其周围的任何物质,甚至连速度最快的光子都无法逃离.那么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呢?黑洞完全不发射和反射光,我们又该如何观测它呢?黑洞距离地球如此之远,其质量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下面我们来谈谈这种神秘天体.  相似文献   

12.
人们将无法解释的充满神奇和奥妙的世界未解之谜称为"黑洞"。其实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也同样存在着很多的"黑洞"。如何正确认识"黑洞"形成的原因并有效解决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黑洞现象,成为困扰语文教师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3.
类星体是宇宙中最遥远、最明亮的天体,有的类星体释放出的能量超过1000个普通星系所释放能量的总和。对于类星体的本质,目前比较流行的解释是,类星体是剧烈活动的星系核心,在那里存在着质量可能超过10亿颗太阳的超级黑洞,正在吞食周围的气体与尘埃。理论认为,超级黑洞能够以两种状态存在。当它在进食时,能产生一团环绕自己不停燃烧的明亮盘状气体,它的明亮类星体所喷发出的巨大能量会将星系的其他部分逼出黑洞的势力范围,犹如一阵狂风吹走了周围的气体。当势力范围内只剩下一个旋转着的炽热类星体时,黑洞就会把类星体也吞没…  相似文献   

14.
吴忠超 《成才之路》2010,(17):I0012-I0012
当代最伟大的引力物理学家霍金对天体物理、宇宙学和理论物理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他的研究变革了人类的时空观和宇宙观。他的一个重要的贡献是黑洞物理。如果说三十多年前,人们对黑洞的存在还半信半疑的话,那么现在还持怀疑态度的就已成异类了。作为最美丽和最有创见的科学理论之一的。黑洞的霍金辐射”已被永载史册,他的无中生有的理论在科学上,而非在哲学或神学上解决了宇宙创生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科学     
银河系中心有24个黑洞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的宇宙空间物理学教授大家宽通过观测宇宙空间的短波脉冲,发现银河系中心存在24个黑洞,其质量分别相当于太阳的3200倍到125万倍不等。迄今为止的学说认为,在银河系中,只存在着1个质量为太阳的250-500万倍的巨大黑洞。大家宽教授的这一观测结果对上述看法提出了挑战。大家宽的观测方法是根据黑洞发出固有短波脉冲这一现象,在日本宫城和福岛两地设置天线,来观测20—30兆赫间的短波脉冲。在排除杂音和误差等因素后,他得出银河系有24个黑洞的结论。他还发现,这些黑洞除了2个是单独存在外,其…  相似文献   

16.
霍金的童年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创立了"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被广泛尊崇为自爱因斯坦以来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向我们展现了当代有关宇宙的最重要的科学思想。想知道他成功的秘密吗?来看看他童年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7.
新闻背景 2004年2月19日下午,一个由国际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组向公众展示了黑洞吞噬一个恒星的照片,图片上的景象非常壮观.科学家说,这颗"倒霉"的恒星在飞进一个黑洞时,在黑洞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变形,被肢解和被黑洞部分地吞没了.这个黑洞位于RXJ1242-11星系中心,距地球7亿光年.这个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1亿倍.科学家相信,图中的恒星与我们的太阳差不多大,它在运行中受另一颗恒星的影响,"不慎"被黑洞俘获  相似文献   

18.
黑洞历险     
小猪胖胖是个勇敢的人,他从小就听大人们说黑洞是个非常恐怖的地方,进去的人,没有一个出来过。这使得他对黑洞产生了好奇,很想到黑洞去探险。于是,他刻苦学习,努力掌握高深的知识。一天,小猪胖胖驾驶着飞船,开始了他的黑洞探险之旅。一路上,他清楚地看到了太阳、月亮,还有许多在照片中见到过的恒星。忽然,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洞,远远望去,漆黑一片。胖胖的飞船刚靠近,黑洞就发出一股强大的吸力,将飞船吸了进去。胖胖只觉得天旋地转,昏了过去。当他醒来时,周围站了很多人,他们一直盯着胖胖。胖胖仔细一看,人群中有好几个跟自己一样的人…  相似文献   

19.
<正>在宇宙中,黑洞(图1)吞噬万物(图2),甚至包括光。人们乐意议论这种天体,因为它神秘、"性情"怪异:它身处宇宙最幽暗的地方,没有人能直接观测到它,而靠近它的任何物质,都会被无情地拖曳到它的深渊里,小行星、星尘、光波、时间,无一例外。人们对黑洞这种天体感到好奇,但绝不会希望有任何一个黑洞接近自己,或我们的星球。然而现在却有一些科学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造出了"黑洞",一个"迷你"黑洞。  相似文献   

20.
列奥·施特劳斯的语言学思想似乎来源于犹太经典写作的传统,但绝不止于此。他的语言学思想似乎并非完全为了解读经典而服务,而有更深刻的意图和目的。他的语言学思想的关键是"writing between thelines",这可以被视为古代作者运用语言的原则。但只有在使用了施特劳斯自己的方法分析了施特劳斯的这篇文章后,人们似乎才能明白他所谓的"writing between the lines"是什么:"隐微-显白"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