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停  赵乐峰 《精武》2012,(12):8-9
本文主要阐述在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训练中,由于各种技术、动作、场地条件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发生或轻或重的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不仅伤害学生的身体,导致各种身体的损伤,影响学生的运动能力,对学生的运动报伤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发生的原因、特点、规律,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学生运动损伤、保证其健康、提高其运动成绩,确保其进行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有效手夏。本课题对邵阳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在训练期间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反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对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动鞋对羽毛球典型步法中跖趾关节和后足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最常用的前场蹬跨步法为例,重点运用现代生物力学技术分析了蹬伸(前足屈曲)和着地(稳定)动作的生物力学特性,就不同运动鞋与裸足运动时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了对比,探讨了运动鞋对羽毛球运动员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研究发现,对羽毛球运动而言,跖趾关节在足部功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着鞋相对于裸足而言应该更有利于跖趾关节背屈,进而提高蹬地效果;羽毛球运动蹬跨步法着地时不同着鞋状态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后足外翻;利用鞋可以有效控制足后部的外翻,进而降低因过度外翻而造成的肌腱、肌肉、韧带的过度负荷,保护下肢免于受到伤害;判断鞋是否确实存在提高后足运动活动度以足够缓冲地面冲击负荷的关键就在于外翻过度的"度"确切为多少.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前足屈曲和后足稳定等几个角度探讨了羽毛球运动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对运动鞋研发的启示,认为羽毛球专用鞋应具有适当屈曲刚度,既不会改变足的易屈曲性,也不会额外增加足部负担以克服鞋刚度进行屈曲,又能够辅助提高蹬地效率,增强足部"扒地"效果;羽毛球专用鞋应能有效控制足后部的外翻运动,进而降低因过度外翻而造成的肌腱、肌肉、韧带的过度负荷,保护下肢免于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3.
张楠 《网羽世界》2012,(11):85-85
经常打羽毛球的朋友都知道,不正确的姿势或过于迅猛的动作容易造成扭伤或拉伤.甚至严重到关节脱臼。因为打羽毛球时身体关节和肌肉是活动最多的部位.受伤在所难免.常见的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肩膀甩臂发力过度或是强行发力所致。通常神经损伤、扭伤和拉伤是最基本的损伤.包括从扭伤脚踝到背疼。扭伤使韧带损伤.韧带是坚韧的连接骨与骨位于关节处的纤维束组织。拉伤损伤肌肉组织.肌肉或使肌肉附着于骨的肌腱韧带被拉长了或撕裂.如果背部拉伤肌肉会造成难以运动和行走。  相似文献   

4.
<正>羽毛球运动的预判是指在对方做出动作之前,运动员能根据对手姿势和身体部位发出的信息线索提前做出部分或完整应答的动作能力。本次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表明预判对羽毛球的重要影响,以及预判能力与运动员对运动的认知程度有关,认知程度越高,预判能力越强。并且,在羽毛球运动中,预判能力可以降低判断的反应时,提高判断正确率。1研究背景我们经常可以在林丹的比赛中看到,林丹往往可以鱼跃接到对方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对2009-2019年CNKI收录有关羽毛球技术动作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学分析。分别从生物力学发展现状、羽毛球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发展现状、羽毛球的击球和步法技术动作的相关生物力学原理进行研究综述,以期促进对羽毛球运动中生物力学研究的了解和认识,并为羽毛球运动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当今世界羽毛球运动朝着快速、进攻、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快速、灵活的步法。步法是羽毛球各项技术的基础,其移动的快慢直接影响羽毛球各项技术动作的发挥和动作的质量。因此,灵活、快速的步法是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加强步法训练,对于提高步法的移动速度和运动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中山市小榄镇第二中学羽毛球校队40名学生。(年龄:14~16岁,男生:22人,女生:18人。)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查阅或收集有关羽毛球步法、步法速度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一、羽毛球运动专项速度的特征 根据羽毛球运动专项速度在反应、动作和位移i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羽毛球运动专项速度有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8.
徐利 《新体育》2023,(2):37-40
羽毛球运动中高远球技术是一项最基础的技术动作,在羽毛球运动技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羽毛球高远球技术中易犯错误动作有准备动作架拍不到位、转体倒拍不充分、击球点低、动作僵硬不连贯等。可以通过分解动作练习、击打固定物练习、多球练习等方法反复训练,最后改正这些错误动作。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训练是在提高动作表现的任务驱动下,通过训练动作来使运动员的生成特定力量以及神经肌肉协调性的体能训练方法。本文通过对羽毛球运动中膝关节的专项力量要求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出提高膝关节力量的功能性训练动作,以期提高羽毛球运动员膝关节的力量并将动作转化在羽毛球运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羽毛球动作时间测试和模拟训练系统可用于:①测试评定羽毛球等项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②羽毛球等项目的选材测试;③羽毛球运动的模拟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11.
羽毛球运动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耐力素质发展,其动作技术是由跑、跳、击打等构成,在羽毛球运动中步法训练显得尤其重要。高校的羽毛球教学相比休闲体育项目来说更具专业性,其中有基础技术动作教学的部分,也有高级动作技术教学的内容,结合高校育人理念和要求,使高校的羽毛球训练开展更加困难。本文主要针对高校羽毛球运动的步法训练的内容,分析步法训练的类别和训练方法,并提出有效的训练建议和措施,以供教育工作者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点解     
正解:动词,本意为两个动作的组合:挑和拨。比如挑拨灯芯,使其更亮;又或在弹琴过程中,使用挑拨手法。后引申为播弄是非、或撩拨他人情绪,有贬义。在体育运动、特别是羽毛球运动中,挑和拨是常用的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解析了功能性训练对羽毛球技术功能性力量训练的作用,结合羽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论述了功能性训练在羽毛球教学中借鉴与优化的意义,通过羽毛球技术与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结合,使羽毛球运动员在技术掌握与提高阶段按预期方式进行,加强了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错误动作的纠正能力,有效预防了运动损伤,帮助运动员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各项羽毛球基本技术及功能性辅助训练方法,掌握预期球路目标,拥有创造优异成绩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发展极大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了体育健身的行列,羽毛球以其场地简单、动作灵活、难度较低等特点赢得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青睐,但是,此项运动也极容易出现损伤。本文通过对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体育爱好者减少损伤,提高运动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经研究调查,总结马来西亚等国外优秀青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为0.9%/1000h,专业训练产生的良好动作定型对预防损伤等方面的影响较大。反观我们国家的青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损伤比竟然高达46%。目的:针对羽毛球运动的特殊性,为了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为广大教练员们了解损伤的发生机制和错误技术动作的危害提供参考。方法: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竞技学院挑选出羽毛球专项运动员12名。通过定点二维平面拍摄在比赛中用两台高清运动摄像机(数码摄像机(GoPro—Hero))以60Hz的频率、1/1000 s的快门速度,进行视频录制。裁取有针对性的视频片段进行分析。结果:得分低于14分的运动员膝关节屈角(°)100±15°、膝关节外旋角9±5°、膝关节内收角7±6°;得分高于14分的膝关节屈角(°)125±20°、膝关节外旋角3±2°、膝关节内收角2.5±3°。结论:1)FMS得分低于14分的运动员在做技术动作时,其关节角度已经达到了损伤阈值;2)下肢FMS的得分是与膝关节损伤有紧密关系。3)青少年运动员的FMS得分左右相比均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国内高校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运动损伤问题,通过对山西师范大学经常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调查,找出羽毛球运动损伤发生频率较高的部位,做出较为详实客观的损伤发生机理并且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羽毛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对羽毛球运动参与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运动年限.  相似文献   

17.
任海 《新体育》2023,(12):40-43
羽毛球是一项动作精细、技术复杂多变、对抗激烈的竞技项目,在高中体育中心增添羽毛球有助于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在良好竞争氛围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保证羽毛球教学和练习效果,针对强化体能训练策略展开分析,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其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羽毛球运动现已成为我国非常普及的一项大众性体育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文章主要通过对新疆的业余羽毛球运动员进行调查,对羽毛球运动中承受负荷较大且容易损伤的膝关节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使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和爱好者了解羽毛球运动中导致膝关节损伤的原因,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爆发力是羽毛球运动中必需具备的一种力量素质。大部份的羽毛球技术动作都是运用爆发力去完成的。例如:羽毛球步法中的起蹬、起跳、变速变向,挥拍击球时的“闪动”等一系列技术动作,都必需依靠爆发力来完成。从解剖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爆发力是由肌肉的快速收缩所产生,靠ATP供能,爆发力的大小取决于肌肉的快速收缩时的力量和速度。从爆发力的作用来看,它的大小强弱直接影响羽毛球运动员在球场上的移动速度,急停变速变向能力以及击球的力量等,可以说爆发力在羽毛球运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20.
沈雁冰 《体育世界》2009,(8):102-103
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南京市15家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的部分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性损伤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性损伤发生率很高,以腰、膝、手腕、踝、肩等部位为多。造成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原因:羽毛球爱好者准备活动不足;部分羽毛球爱好者每周练习次数过多;羽毛球爱好者专项力量不足造成损伤的原因之一;羽毛球爱好者错误技术动作会导致运动损伤;羽毛球爱好者练习场地滑、湿和硬也造成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