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观察鲫鱼心脏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在解剖鲫鱼观察其心脏结构时,常常发现很多同学不能准确地指出心房和心室的位置,有的甚至将动脉球误认为心室,把心室误认为心房。其实要想准确地辨认出心房和心室的位置并不难,只要认真地观察教材中鲫鱼的循环系统图解,就能得出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在人体的循环、呼吸、消化和泌尿等系统和感觉器官中,具有多种多样的开关结构。这些结构通过神经系统等的调节作用,确保相应复杂的生理活动按特定顺序进行。一、循环系统中的开关结构人体心脏的心房与心房、心室与心室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上下由瓣膜隔开。心室与动脉相通,心房与静脉相通。在心房与心室之间以及  相似文献   

3.
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系统内容在中学生物课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难学、难记、易记错。这里,笔者谈谈自己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脊椎动物亚门有五个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这五个纲的血液循环系统以鱼纲结构最简单,哺乳纲结构最复杂。其共同点是:都包括心脏和血管,心脏都由心房和心室构成。不同点是:心房及心室数目、心室构造、血液循环路线不完全相同。 鱼类的血液循环系统虽然是五个纲中最简单的,但我却把它当作重点的重点去讲述,这不仅是因为它在进化地位上很重要,而且它在学  相似文献   

4.
脊椎动物各纲的血液循环系统在中学教学中是一个难点,不少教师在使用教材、教参、教学挂图以及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超出中学教学内容的问题,部分爱思考的学生也不断提出疑问。例如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生物教材青蛙血液循环图中,与青蛙心室连的血管基部绘得膨大如心房,是什么结构?在晰蝎心脏的教学挂图中,从心室直接发出的动脉血管有好几条,分别是什么血管?它们所输送的血液含氧程度是否相同?本文将有关内容归为三个问题,分述如下; 1.各类脊椎动物的心脏在结构上仅有心房和心室的区别吗?  相似文献   

5.
人的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它秀外慧中,有灵巧精致的结构,各部位都能协调动作,尤其是心房心室的收缩与舒张,就如同行云流水一样的和谐与柔美。在完成同样工作量的情况下,它所  相似文献   

6.
对于“心脏的结构”一节的学习,学生主要是通过对“心脏”的观察,即我们演示心脏模型和学生分组解剖猪心来完成的。首先,在观察之前,我们要指出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血管系统的枢纽。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心脏是怎样实现血液循环的?(或者:心脏的哪些结构特征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要求学生在对心脏的形态结构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时必须紧紧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找出答案。接着,指导学生分组解剖猪心。进行实验的时候,先观察外形,再实行解剖。告诉学生可以用手捏的办法区分心脏的前、后、左、右方位。并逐个剪开心房、…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7,(4):55-56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难点较多,引导学生从内到外对心脏的结构进行观察,在观察中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观察中总结规律,把血液循环的途径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形成心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现象与"怎么加"和"加多少"有关,但初学者往往对此很疑惑,那么在教学中该实验就有了探究的必要。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由于开始时并无明显现象,导致学生不易接受该反应事实。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从而认识到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并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  相似文献   

9.
1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是高中课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线粒体的分布、形态结构与功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不能得到良好的实验效果.我们通过对该实验作进一步的探索,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普通生物学实验中家兔解剖实验的探讨,解决了家兔活体解剖教学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培养了学生对动物解剖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哺乳动物的结构、器官和系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师《生物学》第一册“观察和解剖鲫鱼”实验是2人一组的分组实验。实验的第一、二部分可按照实验要求的方法步骤进行。需要改进的是第三部分:观察鲫鱼的内部结构的观察顺序和有关操作,具体如下:首先,应观察鲫鱼的循环系统。因为刚解剖的鲫鱼仍活着,能十分清楚地观察到跳动的心脏。但时间一长,鲫鱼的心脏就会停止跳动,所以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围心腔膜挑破,注意辨认心室(正在激烈收缩的部分)与心房的区别.还可以观察到动脉球。第二步,观察生殖系统。鲫鱼的一侧体壁取走后,整个内部结构都暴露出来了。鲫鱼的生殖系统在最上层,特…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教学》2 0 0 2年第一期中“‘血液循环’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对“血液循环”这节教材的分析很细致 ,就它在教材的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把握得当 ,教具直观性强 ,方法灵活 ,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 ,但最后的板书设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是心脏图不完整。“田”字形心脏图的左右心房 ,左右心室一定要隔开 ,否则学生会误认为左右心房可以相通 ,左右心室也是相通的。二是板书设计中体循环的“全身毛细血管网二氧化碳、废物氧、氧料 组织细胞”箭头标向错误。三是板书设计中动脉出去的箭头应指向毛细血管网。修改为如…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1996年第3期对哺乳动物血液循环路线的表达作出了一定的改正,但这一种表达还尚不能完全表达清楚血液循环的连续性和密闭性,我认为,这样(如下图示)表达能更突出这一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到,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两个连续密闭的过程。还可以知道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的区别,前者与心室相连,后者与心房相连,并且动脉里面并不一定流动脉血,而静脉内也不一定流静脉血,以至进一步正确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为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打好基础。对哺乳动物血液循环路线的一点建议@吴国平$四川省松潘县中学!623300  相似文献   

14.
简易透明动态示意性动脉瓣教具湖南省资兴市市立中学(423400)黄建人目的在讲述人体心脏构造和生理时,3个半月形动脉瓣的形态结构和着生情况,以及心室舒张时从左右心室射出到主动脉和肺动脉的血液为何不会倒流回心室等,均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知识。为了能够形象、...  相似文献   

15.
脱海涛 《甘肃教育》2011,(20):93-93
银镜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很好地将化学知识和生活、生产紧密结合的例子,对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银镜反应实验的效果很明显,易于观察,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很浓。  相似文献   

16.
"蒸腾作用"是自然界植物生长过程中促进水循环的重要途径。在日常教学中,可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从观察实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中增进对"蒸腾作用"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为了激活学生的实验参与意识,引领学生从实验探究中把握"蒸腾作用"的内涵,教师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问来引导学生关注"蒸腾作用",探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为后续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细胞作为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单位,具有相似的结构,如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等,但也有例外,像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在我们高中生物学习中经常用到,如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观察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状况"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虽然是众多细胞中的一员,但和大多数细胞相比,却有着不一样的结构和功能。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报告单中常缩写成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  相似文献   

18.
房颤是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为异位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且多为持续性。健康人亦可偶发房颤,称为良性发作性房颤。房颤一经出现,对心功能影响尤为严重,因为此时心脏失去了整体收缩的能力,各部分以极快而细的乱颤代替了心房有效统一的收缩。同时心室率快而不规则,以致心室血液充盈不全,心输出量减少,冠脉供血不足,加之心脏工作量和耗氧量的增加,故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容易引起心绞痛或心衰。病人感到心悸、不安、头晕、。此外,房颤发生后,心房内一部分血液容易发生停滞,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以引起周围动脉栓塞。体检时,可发现心率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度不一,脉搏强弱不等。心率快,每分钟可达120—160次,并有脉搏短绌现象。其形态特点大致相当于祖国医学促脉或代脉范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三生物实验考试逐步进入重点练习阶段,实验操作重点在于对学生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效果进行评价。实验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但实验材料种类众多,我们应如何选择呢?下面结合陕西省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说明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的材料选择。【案例1】实验操作考试生物试题三"观察种子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哺乳动物血液为实验材料设计了系列实验,旨在进一步提升实验观察效果,以期使学生理解生物体能够维持pH稳定的机制,同时学习细胞膜的制备过程。纠正有关血液教学内容中学生容易混淆或忽视的一些知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