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语域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有一定语言特征的语言变体。韩礼德认为语域由语场、语旨和语式三种变量构成。外贸电子邮件是一种语言变体,有其特定的语域,它的三种变量决定在写作时使用陈述句,这些陈述句又具有长而严谨、句法完整、尽量采用肯定语气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语际语(interlanguage),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的使用大致分为两种情况:1.母语或第一语言与目的语相混合使用,组成句子表达意思,例如"Ican跳绳verywell"。2.全部使用目的语,却改变句子的正确语序,使用句法错误,但仍能表达意义的句子。例如:Goyouandlookit(你去看看它)。语际语不能被视为错误,它是学生从单语者转变为双语者的过渡现象和暂时现象。它表明学生正在充分发挥他们语言方面的创造力,努力借助第一语言或母语的理解来使用目的语表达有意义的思想。因此,对学生语际语的使用应该多加鼓励。  相似文献   

3.
杨晓旻 《英语辅导》2014,(1):148-152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委婉语进行分类。委婉语的功能主要有三种:避讳功能、礼貌功能和掩饰功能。委婉语在外贸函电英语中的使用主要是出于礼貌功能。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外贸函电、外贸洽谈中使用语言委婉的13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模糊语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使用策略。法律语言作为一种语类,也不乏模糊语的使用。模糊语言在法律语体中的合理使用,不仅不会影响法律语言的强制性和精确性,反而对法律的完善有着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对模糊语概念、类型进行分析入手,探讨模糊语在法律英语中的功能并提出了法律英语中的模糊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一、马拉维语言的发展背景马拉维共和国是位于非洲南部、拥有约1400万人口的多语言和多文化的国家。当地约有14种语言,其中包括一些地方方言,官方通用语言是英语和齐切瓦语,齐切瓦语是马拉维的母语。宪法保证公民自由使用语言的权利,英语在官方领域使用得最频繁(例如教育、立法、司法、政府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当地的语言只有齐切瓦语、斯图姆布卡语和斯雅沃语有标准的正字法和出版的教材,但这些语言中  相似文献   

6.
谈英语委婉语及其语言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群体和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一些特定的委婉表达方法。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委婉语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从语言文化因素角度对委婉语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委婉语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社会功能,这些功能受与其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语域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有一定的语言特征的语言变体。韩礼德认为语域由语场、语旨和语式三方面的因素决定。外贸英语信函是一种语言变体,其使用的情景因素,即语场、语旨和语式,决定了其文体特点。不论在词汇上,还是在句法上,外贸英语信函都表现出独特的文体特征。在词汇上,外贸英语信函频繁使用专业术语、礼貌词语、情态动词、大词和古体词语;在句法上。外贸英语信函常用复杂句、长句和被动语态。  相似文献   

8.
知识之窗     
全世界四十多亿人总共使用着五千六百五十一种语言。其中有一千四百种还没被承认是独立的语言,例如有二百五十种澳大利亚语仅被四万人使用,北美九十万印第安人使用着一百七十种语言。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在语言交际中,委婉语可以帮助说话人避免直接使用忌讳、不雅或冒犯的语言,从而促进交际更加得体、礼貌、顺利。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的委婉语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也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委婉语的异同,并对二者间的互译进行了探讨,希望对跨文化交际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死亡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使用且长期存在的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汉越语中都有丰富的死亡委婉语。文章从语言、修辞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对汉越死亡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同质性及区别之处,以助于汉越语言文化的交流及教学。  相似文献   

11.
英语委婉语现象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手段,委婉语的创造和使用也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语言普遍现象.委婉语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避免刺激,给人以安慰;二是消除粗俗,给人以文雅;三是摒弃陈腐,给人以新颖.正确、得体地使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委婉语可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是心灵美、修养高的表现.委婉语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也是社会心理在语言上的一种反映,它的生成发展、转换乃至衰亡都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委婉语的不断增加和不断更新使之成为促成语言系统不断自组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旨在多方位、历史地阐发委婉语现象的产生、构成、使用特点以及研究与发展,以便正确地理解、鉴赏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一)语码和语码转换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言语、方言、俚语等都可称为语码(code)。语码的运用与语境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的中心问题,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其重要的一部分。语码转换指的是说话者在同一次对话或交流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正如 Numan 和 Cater(2001;275)指出语码转换是“一种在话语间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现象。”作为一种语言变体现象,它既可以是使用两种或两种语码以上的说话人的个人言语行为,也可以是存在或使用两种或两种语码以上的言语社团的群体言语行为。转换的数量,可以是一个词的转换也可以是几分钟的谈话的转换;转换的语码,可以是没有关系的另一种语言也可以是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本文要讨论的是在外语教学中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语码转换对目标语学习中语言输入有效性的影响。(二)外语学习中语言输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恭维语是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中美两国语言都有丰富的恭维语,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又决定了在恭维语使用方面存在着差异。本文从恭维语的话题与对象、词法与句法结构、应答模式探讨了中美恭维语的差异,并指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努力掌握两种语言及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运用恭维这一言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4.
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   总被引:203,自引:0,他引:203  
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双语教育是学校课程中有关语言的事情。双语教育不是在学校里开设两门独立的语言课程 ,而是指通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 ,帮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学会两种语言的使用技巧。两种语言中有一种通常是学生的母语 ,另一种是学生要掌握的外语 (目的语 )。在课堂上教师坚持使用目的语 ,但是允许学生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形下才使用目的语 ,这是双语教育的关键所在。文章还介绍了美国双语教育领域最新的动态和变化 ,说明双语教育正面临着挑战 ,也由此证明 ,在双语课程里过量地使用学生的母语会影响目的语的习得 ,从而降低双语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不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门历史悠久、使用人口众多的语言,西班牙语中也大量使用委婉语。对中国的西班牙语学习者来说,深入探析西语委婉语的特点,将有助于了解西语文化内涵,更好地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委婉语。本文将对西班牙语委婉语的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进一步与汉语委婉语进行对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尼日尔大约有12种土著语言,其中最主要的5种分别是:豪萨语(Hausa)、哲尔马支那语(Zarma Chiine)、富拉语(Fulfulde)、塔马加克语(Tamajaq)和卡努里语(Kanuri);另外7种较少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Arabic)、布杜马语(Buduma)、古曼斯玛语(Gulmancema)、塔达克撒哈语(Tadaksahak)、大加尔语(Tagdal)、塔撒  相似文献   

17.
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双语教育是学校课程中有关语言的事情。双语教育不是在学校里开设两门独立的语言课程,而是指通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帮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学会两种语言的使用技巧。两种语言中有一种通常是学生的母语,另一种是学生要掌握的语言(目的语)。在课堂上教师坚持使用目的语,但是允许学生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形下才使用目的语,这是双语教育的关键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语言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对语言的研究不能脱离语言使用的环境。本文将委婉语置于其产生和使用的社会环境中。探讨委婉语这种语言变异现象与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民族、文化等背景及语言使用的交际语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言语交际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被动结构在英语语篇中广泛使用是顺应语言结构做出语言使用选择的一种方式。运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从心理因素、社交因素两方面对被动句式的语篇交际功能的语境顺应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被动结构在语篇交际中的使用顺应了语境的心理因素和社交因素。从而得出,语言顺应理论作为一种理据可以解释被动结构在语篇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使用Concapp分析软件,笔者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模糊限制语在英汉两种律师法庭辩论词中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种语言中不同种类模糊限制语的不同使用频率进行分析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律师在使用模糊限制语这一语言策略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