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流传很广泛的一个学派。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是老子学说的核心内容,老子"无为"政治思想的理念及自然无为的态度,使人们进一步领会"无为"思想中的"有为"价值。  相似文献   

2.
道家伦理智慧价值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家伦理智慧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因素,也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应具有的思维品格和精神境界。道家伦理智慧中的"无为而治"、"无为而为"、顺其自然等思想理念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武术,并与中国武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彼此借鉴、共同发展。从儒家的"仁爱"观念,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思想,墨家的"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精神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武术的深广影响,彰显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弘扬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的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础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和谐社会主张构成了后世政治智慧的主体。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老子通过"无为而治"等手段来消除社会中出现的矛盾及冲突,最终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社会思想更是为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陆贾作为秦汉之际的著名政治思想家,通过对此前秦王朝暴政的反思,在继承先秦孔孟儒家思想并融合道家无为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仁义之治"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具有"民本"思想的鲜明特征,体现了他对黎民百姓的深度关注,其思想上承先秦,下启两汉,是汉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现代的行政管理中,传统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伦理思想值得借鉴和参考。本文从对“无为而治”的解释和“无为而治”在行政管理中的体现出发,对“无为而治”的现代价值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道家思想,它的"无为而治"管理理论一直是中国管理理论发展的源泉,其成熟的管理理念核心内容与很多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有相似之处,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作为现代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实践中继承、发展道家管理思想其意义是重大的。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社会内涵,将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结合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中一些具体方面,粗浅地谈谈几点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可从“无为而治”的含义入手,阐述其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用“无为而治”思想引导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到达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政治伦理是道家伦理学说的重要内容。与儒家讲礼治、耕家讲法治不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为而治”的核心,道家提出了自己系统而深刻的政治伦理理论,其中包括与民休息的为政方略、众皆平等的价值意识等。道家政治伦理中包含着不少可供我们批判继承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
"无为",是道家重要的哲学思想.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将其译为"禁止违反自然的行为"."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在道家哲学中极具特色,并被奉为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无为而治"出自《论语》: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其意是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孔子十分赞赏这种管理方法。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无为而治"的教学思想。我认为班主任工作中"管,也是为了不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具体分析老子"无为而治"这一哲学思想,探究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理论来源。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无为而治"的思想与中国传统道家哲学思想的深刻联系,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向传统文化汲取营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道家人性论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界在论述中国古代的人性论时 ,对于道家的人性论要么阙而不论 ,要么语焉不详。道家的人性论应界说为性善论 ,它是与孟子的性善论内涵有所不同的另一种性善论。这种性善论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论基石 ,在道家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意义。弄清这个问题 ,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认识道家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吕氏春秋》吸收了老庄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并加以改进和发展,形成自己的一套"无为而治"的治国理论体系。汉初统治者在吸取秦二世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充分继承了《吕氏春秋》无为而治的治国理论。  相似文献   

15.
廖燕萍 《学周刊C版》2019,(8):159-15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推崇"无为而治"的思想,所谓的"无为"并不是真的无所作为,而是一种无为胜似有为的大智慧。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完全可以利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来管理班级,减少对班级事务的过多参与,让学生自己处理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从而成为班级的主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以实现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逆向思维与道家的教育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向思维体现着道家的生存智慧,也是道家认识方法论的基本特征。道家教学中的逆向思维主要表现为:反身求己,学不学,以反求约和无为而治。道家教育智慧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是通过"无为"的途径去达到"治"的目的。它包含着广泛而深刻的管理内涵,对于政府公共文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道法自然",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转变党管意识形态的执政方式;"欲取先予",保证公民的文化权利,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事少而功多",政府不直接经营文化事业或文化设施,通过政策法规对各类文化团体、组织或机构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8.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他提出的自然哲学思想、人性论思想、伦理道德思想都是为了论证“无为而治”的合理性而服务的.本文将就此对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作清晰而全面的诠释,以加深对老子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方法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老子的道家哲学是具有浓厚社会政治思想意蕴的政治哲学,其“无为而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上善若水”是统治阶级在具体的施政过程中提倡高尚的政治道德和政治文明,“以正治国”讲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对构建现代社会政治思想仍具有哲学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