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秋季,在鱼池或水库钓草鱼,如果用蚂蚱作钓饵,钓手竿或者海竿串钩,鱼咬钩狠,钓的鱼个头大,而且蚂蚱易于捕捉和携带。垂钓前,先准备一个装蚂蚱的大塑料瓶子,瓶口要大些,以方便放、取蚂蚱。用锥子把瓶身扎些小孔,使其通风,以防蚂蚱在里面因缺少氧气而憋死。到钓点后,带着塑料瓶子到草丛中捕捉蚂蚱。捕到蚂蚱后,小心地把蚂蚱一个个地装入瓶里,拧好瓶口。捕捉时要小心,不要用力,以防将蚂蚱捏伤。将装蚂蚱的塑料瓶置荫凉处保存。垂钓时,从瓶中取出蚂蚱,把蚂蚱挂于钩上。挂钩的部位最好是腹部,离头远一些,才不致于使蚂蚱尽快死亡。活体蚂蚱对鱼更有…  相似文献   

2.
孙美理 《钓鱼》2006,(17):43-43
制作虫饵的原料主要是蚂蚱、蛐蛐、蝈蝈、豆虫等昆虫,而在我们以农作物为主的豫东大地,这四种昆虫比较常见,数量比较多,取材也很方便,是经济实惠的绿色钓饵,制作,储存都很简单,夏秋制作,储存,来年受用。捕捉每年的夏季是蚂蚱、蛐蛐、蝈蝈、豆虫等昆虫的生长发育期,也是捕捉昆虫  相似文献   

3.
在垂钓中,饵料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甚至是绝对的。在同一池塘中垂钓由于用饵不同,有的大获丰收,有的则一无所获。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饵料上。鱼类对饵料的适口性要求是很高的,尤其是在人工饲养的鱼塘中,由于习惯了某种饲料,钓者如改用其他饵料去钓它,鱼儿是很难上钩的。如在传统钓法中,不少人喜欢用蚂蚱钓草鱼,有时效果很好,有时就无可奈何了。这主要看鱼地周围的环境如何,如鱼池周围杂草丛生或农作物成片,蚂蚱自然很多,它们不断飞起落在水中而被草鱼捕食,在这种鱼塘垂钓蚂蚱便是上等饵料。如果池塘周围没有蚂蚱赖以生存…  相似文献   

4.
我制虫饵粉     
我制作的虫饵粉用的原料主要是蚂蚱、蛐蛐、蝈蝈、豆虫这四种昆虫,而在我们以农作物为主的豫东大地,这四种昆虫较常见且数量最多,取材方便,真是经济实惠的绿色钓饵,制好的虫饵粉诱钓效果非凡,捕捉制作、储存都很简单,夏秋制作、储存,来年垂钓受用无穷。  相似文献   

5.
黄鳝     
王长工 《钓鱼》2013,(21):27-27
黄鳝亦称"鳝鱼""长鱼",淡水可钓鱼种之一。合鳃科。体细长如蛇,前端圆,后端渐侧扁,尾部尖细。色微黄或橙黄,有黑色小斑点。头圆,吻尖,上下颌及口盖骨上有细齿。眼小,体滑无鳞。黄鳝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池塘、稻田的洞穴及石缝中。黄鳝一般白天藏于洞穴中,夜里则出洞捕食各种昆虫及其幼虫、蛙、蝌蚪或小鱼等。鳝鱼为我国特产,各地均有分布,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鳝鱼可用多种钓法钓之。如持竿钓于黄鳝常出没的水草丛中或乱石多洞的河底;如放钓于湖边、河边石缝或黄鳝洞穴多的水域;如沿河岸、稻田、沟渠边  相似文献   

6.
杨元成 《钓鱼》2004,(13):21-21
用活体蚂蚱作为钓饵,钓草鱼效果好。这是广大钓鱼爱好者一致公认的。笔者在几年垂钓实践中,经过分析和比较,明显感到:用绿色蚂蚱作钓饵,垂钓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那是午时,一场雨刚过,阳光明媚。我在院中的一棵老树下闲坐,手里捧着一本诗集,看得入神。这时,突然一只蚂蚱矫健地跃到书本上,我下意识地将书一抖,蚂蚱又一跃,很不幸,它跳入了水洼中。虽然水洼很小,但对它来说,却如深深的湖泊。它  相似文献   

8.
邹思全 《钓鱼》2005,(13):32-32
草鱼是一种生活在水体中上层的大型鱼类,有时也在水底觅食,性喜温,好集群。草鱼,顾名思义,是以食草为主的鱼类,也喜食蚂蚱、蟋蟀、油葫芦、蚯蚓等昆虫。桑葚、草莓、西红柿、瓜果类等成熟的果实,也是草鱼的对口食物,对微酸的糟食也是来者不拒,更喜欢清香中略带甜味的嫩玉米粒。  相似文献   

9.
浮钓草鱼饵料有青草、芦苇心草等。根据我多年的实践比较,蚂蚱效果最好,草鱼特别爱吃。用蚂蚱浮钓草鱼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蚂蚱的选择:从颜色上分有青色与土色两种。从形状上分有身粗头大的,身细头小的。从效果来看青色头小的上钩率高于土色头大的。  相似文献   

10.
侯凤明 《钓鱼》2005,(10):38-38
乌鱼学名乌鳢俗称黑鱼,才鱼,喜欢栖息在水草茂盛的静水或缓流水域的环境中。潜伏在水草中,突击性吞食近旁的水生动物。冬季、早春生活在水体底层.夏秋季节水温上升时,在水的中上层捕食游动水生动物和昆虫,它有逆水的习性,早晚和夜间则喜欢潜伏在草丛中捕食小鱼小虾。  相似文献   

11.
一、草洞钓法。草丛多鱼,倘选洞孔钓鲫必有收效。洞面有30厘米见方,甚至再小些亦可投钩,钓法为长竿短线单钩钓,其目的是操作方便并防止挂草跑鱼。如草丛无洞,则可自己割草开洞或钓草边,效果也不错。  相似文献   

12.
鲌鱼.身体侧扁,嘴向上翘,鳞细,肉嫩.味美,生活在淡水中.属肉食性中上层鱼类。多见于我国的江、河、湖、塘、水库、滩涂等野生水域。喜捕食小鱼、小虾及飞蚁、蚂蚱、飞蛾等各种昆虫。鲌鱼的活动与摄食,随水环境和气象的变化而变化:在无风的静态水域中,鲌鱼表现得十分斯文;但随着水面的波浪起伏或骤然降温时.鲌鱼便很快兴奋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3.
钓黑鱼     
黑鱼俗称叫乌棒,习性格外不一样。暴躁显得又凶猛,淡水鱼中逞霸王。常歇河中底层下,爱在水中草丛藏。一般不太多露面,盛夏浮水晒太阳。黑鱼还有怪习惯,表现就是不一样。水草丛中打埋伏,伺机袭捕小蛙狂。鱼儿见了远逃离,稍有怠慢就遭殃。十有八九难逃命,被它狂吞充饥肠。主食爱吃小青蛙,小鱼美餐是家常。小黑鱼儿吃小虾,水生昆虫也不放。自幼习性象父母,粗暴没有啥两样。以小欺大称霸道,鱼虾见了就躲让。黑鱼钓具不相同,粗竿粗线力量强。若用传统斑竹竿,最短不低五米长。钓线多半绵纶线,至少3号才适当。钓钩要用十三号,取胜才能有保障。青蛙…  相似文献   

14.
天然饵料在垂钓中的魅力是众所周知的。在自然界天然饵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如何临场合理应用,则不一定人人皆知。天然钓饵由于品种繁杂,用法很有讲究。使用天然钓何的原则是就地取饵,依季节、环境和水情、鱼情而定。选用恰当,犹如万应灵丹,可以大显身手;如果用法不郎不秀、则会背道而驰,适得其反。常见的天然钓饵可划分为荤饵和素饵两类。荤饵中包括动物型和昆虫型。诸如蚯蚓、小虾、蚂蚱、蜻蜒、苍蝇、胡虫。飞蛾、飞蚁、油葫芦、蟋蟀、青虫、丝瓜叶虫、蚌螺肉、面包虫、蜂蛹、鸡鸭肠管、动物肝脏、肥肉等。素饵有:桑警、构…  相似文献   

15.
杨天举 《钓鱼》2008,(14):26-27
鲈鱼底栖而上浮游弋摄食,系肉食性凶猛鱼类,主食小鱼虾蟹、水陆昆虫和螺贝嫩肉等荤饵。塘库引进养殖的美国加州鲈鱼食性较杂,亦食面团等素饵。鲈鱼猎食特点有二:一是栖匿于石缝岩洞时,常常等待小鱼虾等活饵游至洞口嘴边时,便立马出击捕食。二是上浮游弋觅食于水体下、中、上层的多可食之物的水草丛中、沙石滩涂和岩崖石砾等处。故而钓鲈水层(泳层)从下层底层到中上层,皆可获鱼。  相似文献   

16.
细鳞鱼的鳞片小而薄,与鲫鱼和鲤鱼迥然不同。它体色银白,体型扁平,非常好看,而且肉质细嫩,味美,比鲫、鲤更胜一筹,是淡水鱼中的佼佼者。细鳞鱼为冷水鱼,喜凉喜阴喜风喜弱光,适合它的温度为4~15%。每逢春季细鳞鱼从江河顶水而上,纷纷进入山涧的小溪,在迎风口处戏水。细鳞鱼除冬季外,基本不在死水和静水处停留,大都在急流、缓流中游弋觅食。封冻前部分细鳞鱼留守在小溪的深水里,大部分返回江河越冬。细鳞鱼的食性喜荤,钓饵可用蚯蚓、蚂蚱、昆虫和鸡鸭肠等,对素食它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7.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天气最冷的季节,气温和水温最低,不少鱼种如草鱼等已躲在深水域冬眠不吃食,耐寒的鲫鱼也聚集在深水域避寒,活动量、活动范围很小,食欲不振。到了冬末初春,天气开始变暖,气温和水温开始回升。枯草丛的浅水域,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回升快,薄冰开始融化,一些小鱼小虾和各种水虫都纷纷游到枯草丛的浅水域。趋温性强的鲫鱼们...  相似文献   

18.
类永藻 《钓鱼》2012,(7):37-37
长竿草洞挑大鲫是指在春季,用长竿钓获静水河远离岸边的水草丛中的大鲫鱼,这一野钓技法,在整个春季都可以适用。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长竿,只有长竿才能钓到远处躲藏在草丛中的大鲫鱼。  相似文献   

19.
春季,鲫鱼常在新生的水草丛中觅食嬉戏、产卵。这时用戳孔的方法走钓鲫鱼,其钓效会比打窝底钓好得多。  相似文献   

20.
通知     
佚名 《垂钓》2006,6(10):57-57
在南洋群岛和波里尼西亚群岛附近海域,有一种色彩十分艳丽的射鱼,别看它体形娇小,却是名副其实的“水对陆”神射手。所谓“水对陆”,即射鱼与其他鱼一样同是生活在水中,却能奇迹般地射杀和捕食生活在陆地上的昆虫。这种叫做射鱼的神射手,经常流连于沿岸的水域里,看上去似漫不经心的样子,实际上却在全神贯注地盯着岸边草丛灌木上歇息的昆虫。一旦确定了攻击目标,一股高速水流就会在倾刻之间从它嘴里喷射出来,不偏不倚地将目标昆虫击落到水中,它便从容地吞食下去。射鱼百发百中地发射“水弹”时从不失手,的确让人赞叹不已,甚至弹无虚发的神枪手们也会为它的精湛表演而由衷地钦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