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独秀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和中共党史上十分重要且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为进一步推进陈独秀研究,由安庆市陈独秀研究会、安庆师范学院皖江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5月26日至28日在安庆市安庆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百五十余人出席会议,其中包括在陈独秀研究上卓有成绩的学者、专家石仲泉、郭德宏、叶尚志、任建树、沈寂、朱洪等,提交学术论文51篇。与会代表就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大会的认真交流和分组的热烈讨论,提出了不少值得思索的问题和有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柏文蔚是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的重要人物,后来又参加了护法战争,1923年积极赞助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政府委员等职。在中国现代史上,陈独秀和柏文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历史人物。其实,陈独秀和柏文蔚很早就相识,并在反清、反袁及第一次国共合作中长时间生活和战斗在一起,结下了很深的战斗情谊。二人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安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特别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史)上共同写下了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陈独秀是現代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因为他的思想和行为,會对“五四”新思潮的發展及“北伐”大革命的進程,有过重大的影响。陈独秀的一生,他的思想演变;他所走过的道路,对一切知識分子來說,永远是一面令人警惕的鏡子。正因如此,党内外一些同志和歷史科学工作者,解放前后都會对陈独秀進行过研究和批判。关于陈独秀的研究和批判,虽然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注視,并在过去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从現代歷史科学發展的要求來講,这只能說是一个起点。目前,在对陈独秀的研究中,尚存在不少問題,有待于我  相似文献   

4.
论陈独秀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形成张敬让陈独秀1915年举起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不仅推动了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为马列主义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新的一页。恩格斯指出:一个时代的“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  相似文献   

5.
浅谈陈独秀五四时期的历史功绩王才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而极其复杂的人物。纵观其一生,前期是一个站在时代前面推动历史前进的叱咤风云人物,后期从时代前进的列车上跌落下来,成为阻碍历史前进的角色。而现在有些人在评价他时,往往注重看其后期而忽略...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李大钊等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陈独秀已被公认为旗手,那么,排在第二位的是谁?教育部颁行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新文化运动一目只提出陈独秀、胡适,显然,课标的制定者认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仅次于陈独秀。这是公允的,符合历史事实。1910年8月,胡适考取“庚款”第二批留美生,进入康奈尔大学。他开始学农科,后来转入文学院。1914年,他与赵元任、杨杏佛等人在美国发起“中国科学社”,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这是我国第一个科学团体。该团体出版《科学》月刊,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在上海…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朱蕴山都是安徽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二人交往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共合作,二人志同道合,相互支持、配合;后期,从大革命失败到陈独秀去世,二人先后因不同原因都脱离中共党组织,政见也有异,但私交仍存。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他的研究牵涉到政治、历史、文化思想、艺术等诸多领域,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尤其是有关陈独秀的民主思想、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对抗日战争的态度等问题依然为人们大力关注,而有关陈独秀性格和人生心路等方面的研究也突显了学术界的研究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极其复杂的人物。无论是中共党史,中国政党史,近代政治思想史,还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史、教育史,戏曲史,文学学等诸多学科都要涉及到他。而要研究中国现代的报刊编辑史,则更不能不研究陈独秀了。他主编《新青年》影响之广大、之深远,是空前的。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一文中对陈独秀有过一个中肯的论价,他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陈独秀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史学界对陈独秀这一最具争议的人物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不仅从内容上拓展了陈独秀研究的范围,对陈独秀领导权思想、家长制作风问题、晚年思想等方面提出许多新见解,而且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已趋向一致,表明陈独秀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王若飞和陈独秀在中共党内是两位重要人物。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在党内受到批判,王若飞能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他。在中共六大上,王若飞多次发言阐述对陈独秀的态度,充分显示出一位革命家的胸怀,后来得到毛泽东的赞扬。王若飞曾是“陈独秀派”,但后来没有参加“托陈派”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是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陈独秀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名称时间地点代表人数全国党员人数主要领导人中共一大1921.7上海1354陈独秀中共二大1922.7上海12195陈独秀中共三大1923.6广州30420陈独秀中共四大1925.1上海20994陈独秀中共五大1927.4—5汉口8057900陈独秀中共六大1928.6—7莫斯科1424万多人向忠发中共七大1945.4—6延安755120万毛泽东中共八大1956.9北京11331073万毛泽东中共九大1969.4北京15122200万毛泽东中共十大1973.8北京12492800万毛泽东中共十一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肯定陈独秀参加托派的主观原因的同时,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陈独秀参加托派的客观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在对待陈独秀错误的处理上有失误;二是“陈独秀派”对陈独秀地积极拉拢。这一正一反两方面的因素促使陈独秀最终完全倒向托派。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毛泽东对中国文化典籍涉猎极广,钻研精深.从1910年秋天起,他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对毛泽东早期的中西文化观发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有陈独秀、杨昌济等人.青年毛泽东高度评价陈独秀传播西方文化和思潮的功绩,"认他为思想界的明星",他的活动,"留着大大的一个纪念于新思潮"(《湘江评论》创刊号).毛泽东按照陈独秀"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决择人间种种之思想"的号召,力图要在中西文化和思潮的比较中,找到一种有效地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武器.杨昌济是毛泽东的伦理学教师,对中国古典学术思想和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对于西方的学术和文化的认识也达到了深湛的程度.青年毛泽东坚决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他要求大力引进西方文化来改造封  相似文献   

16.
<正>又是一年清明节,又到一季追思日。英雄先烈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他们披荆斩棘,为我们踏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以信仰照亮前行的路。回望来时路,忆起英雄人,少先队员在红领巾小舞台上,用创编情景剧的方式缅怀家乡英烈,砥砺家国情怀。致敬人物陈独秀: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陈延年: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陈独秀长子,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1927年7月被国民党杀害于上海龙华陈乔年:陈独秀次子,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的第一任总书记,而且在至今召开过的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中,连续五次当选为总书记。所以,研究陈独秀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无疑是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篇幅有限,本文不拟对陈独秀作全面评价,在此,仅就创党时期的陈独秀是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谈一些看法。一我们党的建立至今已经五十九年,陈独秀离开人间也已经三十八年了,但是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18.
1942年5月,陈独秀病逝。对此不同政治派别和立场的知识分子与政客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反应,有沉默不言者,有哀声痛哭者,有暗自庆幸者。文化人对陈独秀思想启蒙的肯定,政治人物因为观点立场的分歧而措辞不同的评价,让陈独秀去世之评价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陈独秀无疑是一位具有重大影响而又错综复杂的历史人物,陈独秀研究已成为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相关学科的一个经久不衰的重要课题.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贾钢涛博士的专著《陈独秀思想研究新论》,是作者在中共历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也是作者潜心十年系统深耕陈独秀研究而成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20.
彭晴 《高中生》2010,(1):26-27
一个人生活在关系复杂、矛盾重重的现实生活中.必有其“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爱恨情仇”的一面。这种种心理反应.支配着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于是.开发人类的精神大陆,探索人物的心灵奥秘.成为写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