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3年 1月 2 2日我接到西北大学出版社电话 ,告诉我 :《中国思想史》 一书 ( 1989年出版 )将出第二版 ,现已编校过半 ,请写一篇新序。这个消息令我高兴。《中国思想史》有70余万字 ,有朋友建议 :篇幅太大 ,可否在此基础上加以缩写 ,便于大学里文史方面的硕士研究生阅读。 1992年 ,我和《中国思想史》的其他几位编著者拿出了 40余万字的缩写本 ,以相同的书名仍交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印刷了几次 ,这个缩写本销路不错。但有的读者来信说 ,只读缩写本觉得不够 ,希望能读到原来 70余万字的《中国思想史》。有的在大学读硕士学位的朋友寄款…  相似文献   

2.
春节期间,我在好友家里,见到了一本厚书。这是由经济日报出版社于2008年1月发行的长篇回忆录,约40余万字,著者薛韫秀。  相似文献   

3.
一部异彩纷呈的民族史著作——《民族史论集》评介□符均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杨东晨先生将其十余年来有关民族史研究的学术论文遴选出44篇由香港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结集出版。我拜读后不禁斗胆评述如下:一、包罗万象,涉及广泛。此书的44篇论文,共计53万字,其研...  相似文献   

4.
我在一次与学生的色彩课中.在黑板上写了“水彩”两个字:其中“水”字顶天立地,“彩”字只有一点点。这其实写出了我对水彩画的了解和理解:水彩如玉,水是关键,彩是颜色,点入其中;于是造就了一块块翡翠和一幅幅好画。  相似文献   

5.
这篇字是根据1995年12月笔在台北参加一项学术研讨会的发言录音,增订而成。当时一位听众要求笔对于李泽厚先生的“西体中用”论与牟宗三先生的“儒学开出民主”说,表示意见。由于特定时空的影响,我的发言,显得有些急切与严竣。假若换一个环境与心情,发言的口气是可以缓和一点的。盼望读不要以辞害义——不要因为我发言的口气而影响到对于中所提出的论式(arguments)的理解。即使用缓和一点的口气发言,我仍然是要提出相同的论式的。  相似文献   

6.
何处有我根     
何处有我根冯亦代在杭州老家大门的一边墙上,钉着一块漆成朱色约比16开纸张大一点的马口铁牌子,上面写着“上党冯”三个字、每次放学回来就会看到这牌子,在我幼稚的心里,不免有要知其究竟是什么的想法。有次随祖母上街,回来一抬头打门.又看见了它,便问这三个字是...  相似文献   

7.
2021年《大理文化》全年12期共刊发散文44篇,约42万字.我们沉浸在这些作品中,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真诚、动人而又充满性灵的文字打动,仿佛透过《大理文化》在与作者的灵魂直接对话.因为这些作品渗透着创作者生命的本真,他们燃烧着自己生命的力量,让真诚的情感和真实的生命体验充实着单薄的文字、丰盈着脆弱的纸页,让沉默的文字发...  相似文献   

8.
我跟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外国人接触,屈指算来已有40年.那是40年前我出版第一本书《青枝绿叶》的时候,正值共青团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将这部短篇小说集做为一份礼品,分赠出席大会的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青年组织代表团.这些代表团中从事文艺工作的人士,便请大会安排我和他们见面,接受他们的采访.事隔多年俱往矣,我还能记得的是赫鲁晓夫的女婿阿朱别伊,阿朱别伊那时是苏联《共青团真理报》副总编辑兼文艺部主任.通过翻译,我们促膝长谈一个上午.后来阿朱别伊写了一篇访问记,连同我的照片刊登在《共青团真理报》文艺版.阿朱别伊把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带回去,一年后青年近卫军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此书,  相似文献   

9.
一 散文集《山河记》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2020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之一.这是云南彝族女作家左中美的第5部散文集,共收入其散文作品20篇、21万多字. 《山河记》,顾名思义就是行走山川大地,观赏各地山河田园之美,感悟一方热土的历史文化,品味遇见的多彩民族风情,记述作者的一路所闻所见,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集中文...  相似文献   

10.
一、缘起与解题2002年10月21日,《北京晚报》上刊发一篇报道,介绍北京保利艺术馆收藏并展出的一件西周青铜器公及其铭文98字。我据刊发的铭文拓片,作了全文隶定解读,并亲赴保利艺术馆以观其庐山真面目。据介绍,这件公是2002年春天保利艺术馆的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然后将其带回北京审鉴真伪,确认真品后购买。在对其进行鉴定后,我相信李学勤、马承源等青铜器专家鉴定为真品是可信的。其铭文又一次证明禹、大禹治水、夏朝是信史,证明中国历史文献相关记载渊源有自。特别是作器者乃遂国国君,意义犹为重大。对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于光遠 《中国文化》2006,(1):187-194
前些日子《萬象》上發表了我的一篇《曹汝霖是我的親戚》,今天再來寫一篇“曹雪芹是我的校友”。姓曹的同我有緣。下過我和這兩個姓曹的的“社 會關係”,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曹汝霖是近代人, 從時間上我能與他接觸,我下到一歲的時候,母親告 訴我,曹汝霖還抱過我一次呢。他是我的親戚,這一  相似文献   

12.
沈庆利 《东方文化》2002,(3):124-126
本可以算是一篇读后感,是关于张梦阳先生的一篇题为,《我观王朔看鲁迅》的章的读后感。张梦阳先生的这篇章最初发表于《学自由谈》2000年第4期,后又在网上被广泛传播,最近则被收于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的《世纪末的鲁迅论争》一书中。  相似文献   

13.
我承认,这是一篇完全失控的文章,虽然写它的初衷确实很严肃,但后来我发现,如果故事情节不一一展开,总觉得是欠缺点什么,于是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嗦嗦的样子……而且我也终于意识到,凡是自己重复多遍心甘情愿当回头观者的电影,大抵都不是什么可以在影史上留名的经典作品(也许“教父  相似文献   

14.
劉夢溪 《中国文化》2006,(1):231-233
乙酉春節前夕,鵬程兄自臺北打電話來,說他客座北大期間寫的旅行隨筆一類文字,不止我看到的那兩篇,拾綴起來有六七萬字,準備出一本書,叫《北溟行記》,希望我便中寫一篇序。他的雅意讓我略感為難。因為平生從未給任何一位友人或同道的著作寫過序,沒有“人之患”什麼的理由,衹是懶爲此  相似文献   

15.
“上级的地址、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地址、姓名我也知道,但这是我们共产党的秘密,决不能告诉你们”;“假如我有百次、千次甚至万次生命,我也要毫不保留地献给我们伟大的党……”  相似文献   

16.
在格林兄弟创作的家喻户晓的二百一十篇童话故事中,现在可以再增添上一篇。这是作者去世后一百五十年左右被发现的。手稿由纽约商界人士马丁·布雷斯劳尔于1974年在一次拍卖中购进,可直到今天我们才能证实它确是1816年威廉·格林的作品。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姑娘在森林里迷了路,她的护身天使把她领到一位老人跟前,后来证实那位老人就是圣约瑟夫。  相似文献   

17.
古今馒头考     
正"馒"字指"馒头"这一食品,并无异议。但馒头古今含义不同,各地内涵有异。"馒"是一个后起字,不仅甲骨文、金文、小篆中无"馒"字,严格说来隶书中也无"馒"字,在隶书流行的汉代,尚无馒头之名,故西汉史游《急就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均无"馒"字。  相似文献   

18.
走近菩提     
读书看报,常常会遇到“菩提”二字。我看到这两个字就像看到一片风景,绿树红花掩映着辉煌的殿宇,灿烂的阳光溢满了天地。我感到奇怪,仅仅是书报上的两个字而已,怎么会让我生出如此的幻象?我把这种幻象描述给朋友,朋友说在大理州府以北的鹤庆县境内,有一处景观和我描述的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9.
“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除《圣经》以外,全世界一切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六个字。哈姆莱特在喃喃自语中说出的这几个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因为哈姆莱特的话不仅是他内心的独白,而且表达了所有善于思考的人们的思想。To beor not to be——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自己是否是活着(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人人都可以偶尔向自己提出这一问题),他的回答是:“我在思考,所以  相似文献   

20.
又是一年的开始,又是新的一期出版,每当此时,作为一名编辑,总是诚惶诚恐,不知过去的一年呈现给读者的精神食粮是否合格,是否能让读者共情或者有所收获.回顾2020年的《大理文化》,小说仍是重头戏,全年"开篇作品"和"小说平台"共刊发小说19篇,约计26万字.在数不清的来稿中,我能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欲望,也能看到故事背后的那一个个人物,体会到故事里的一段段感情.回顾2020年《大理文化》刊发的小说,我能记起当时编发的情况,每一次阅读,每一次校对,都让我对这些小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每一次编稿、改稿都希望呈现给读者的是我自认为无论在讲故事的手法还是故事本身都很好的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