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3—94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过程。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回答简单的统计问题。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92~93页。目标预设: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理解并填写简单的统计表,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2.在统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记录方法收集数据,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教学难点: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具准备:自制课件,作业纸若干。教学设想: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统计”是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初步掌握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解答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和统计表,增强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94-P95统计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继续教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进一步感受标准对于分类的意义,增强数据意识、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并为学生以后学习复式统计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1个单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认识到: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可代表2个单位。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10~111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并能根据数据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  相似文献   

10.
一、统计与概率的增设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项创新统计与概率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第三个学习领域。小学1~6年级两个学段的内容目标分为4个方面22条。具体是:1.数据统计活动初步。(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2)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3)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4)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材简析:“统计”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并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本课是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混杂在一起,引导学生整理数据,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统计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统计的有关内容,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一年级下册中引入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学生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第三册的“统计”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与第一阶段的内容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条形统计图的一个格子可以代表2个单位。因为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比较麻烦,所以有必要根据数据特点选择一格代表2个或者多个单位。这一变化不仅是表面上从1到2数量上的变动,它开始明确定义条形统计图中“格子”的本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统计》一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从中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并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统计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让学生从小投身于社会实践,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进行教材及内容的更新。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小统计”教学内容,是孕伏简单的统计图表思想,用格子图的个数来表示数量,让学生会根据统计图的数量填入相应的表内或把表中的数量在格子图中用涂色块来表示。安排了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与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身边事例的调查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用1个格子表示2…  相似文献   

16.
黄雯雯 《时代教育》2014,(11):156-157
《单式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通过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实际经验联系,让学生学会看折线统计图,在观察与对比后,能根据统计图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分析,回答简单的问题,知晓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感受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判断与预测,培养学生统计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相似文献   

17.
[知识导序 ]整理数据平均数统计表 表外 :标题、日期、单位说明表内 :表头、纵横栏目、数据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知识导练 ]在日常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中 ,特别是进行科学研究时 ,人们常常需要有目的地调查和分析一些情况 ,这就需要收集数据 ,并把数据加以分类、整理 ,需要求出数据的平均数 ,或者制成统计表、统计图 ,用来反映所了解的情况。(一 )求平均数希望小学统计五年级学生的身高 ,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身高 (米 ) 1.35 1.381.4 11.4 4人 数 4 17 332 6  求五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想一想要求五年级学生的平均身…  相似文献   

18.
<正>“条形统计图(一)”是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主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将“数据分析观念”细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递进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数据意识”和“数据观念”,并首次给出“数据意识”的学科界定,即“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1]。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这一问题亟待实践回答。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初步的统计知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4页)。知识与技能: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重点、难点:1.重点: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  相似文献   

20.
教材简解: 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8~99页的内容,它包括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3题。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并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这节课是将一些正方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