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启永 《新高考》2004,(10):27-28
所谓差异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差异,并不断减少目标差(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差异)来完成解题的策略.运用差异分析法解题时可以同时解决“从何处人手”与“向何方前进”这两个基本问题。即从分析目标差人手。向着减少目标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表明,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元认知水平的差异.实验者要求优秀生和学习困难学生解答中等偏上难度的数学应用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元认知策略.研究者发现,两组学生在解题上的认知步骤是大致相同的,即阅读、分析、假设、计算、检查;所不同的是优秀生解题过程中用时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在分析阶段。而学习困难学生解题过程中用时比例最高的是在计算阶段.  相似文献   

3.
研究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和模式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和研究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发现虽然在很多情况下获得的结果是相同的,然而思维过程却存在很大差异,有些思维模式虽然也能导致某些问题的解决,但其过程却很不科学。本文将讨论试探性解题模式的特点,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矫正该解题模式的几点策略。一、试探性解题模式及其特点当面临一个问题时,不对条件和待解决问题作仔细的分析,就从自己感觉到的与题目有关的某一点(知识或方法)入手进行解题试验,第一种途径不行就改第二种,第二…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问题分析中,能抓住问题的突破口是解题成功的关键.陕西师大的著名解题学研究专家罗增儒教授曾提出的“问题结构差异分析”,它以问题中条件与结论在结构上的差异人手分析,并以相应的手段逐步消除差异,从而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目标.本文作者试图从问题中的“元”作为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突破口,也是作者多年在数学解题与解题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利用差异分析在不等式证明中发掘解题入口,寻求解题思维。  相似文献   

6.
某些化学解题中存在一些含杂质的物质,使得效果或反应结果出现差异,推断此类杂质问题,有如下总结的几条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7.
分析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是学会解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典型的例题,分析自己的解题活动,从中整理出基本思想和常用方法,以便快速提高解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具体例题,提出先从最近发展区、再从差异分析、题目终极探求和个人思维习惯探索的策略,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道数学题目都有"条件"和"目标"两个信息源,并且这两个信息源之间总有差异。数学解题可以运用如下策略:目标诱导方向(明确我要干什么),条件启发手段(分析我已经知道什么);实施差异分析(关注目标与条件之间有何差异),有效整合信息(寻求合适的路径消除上述差异)。通过几个例子,具体阐述如何运用"目标导向,差异分析"策略探求解题思路,调控、切换解题方向。  相似文献   

10.
吕绪东 《初中生》2010,(8):28-30
在数学中,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差异,分别对各种不同情况予以分析的方法叫分类讨论.本文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谈谈分类讨论在解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最近重读罗增儒教授的《差异分析法》,感受颇深,罗教授把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差异称为目标差,指出解题的实质是目标差不断减少的过程,称之为差异分析法.并看了文[1]用差异分析法进行的一次解题研究,触动很深,就结合最近自己的一次解题经历,整理成文,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中,常常要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差异,分别对各种不同情况予以分析,这种思想叫分类讨论思想,本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谈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王新荣 《新高考》2010,(5):111-112
在生物习题中,有些题目设问相同,但情景略有差异,或图形略有不同,使得这些题目解题过程、所用知识和最后结论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能抓住这些“点滴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便可克服解题中的思维定式,增强应变能力,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下面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不少同学在解答物理题时,算出结果。就心满意足了,这是常见现象。同学们,这容易引起错误,要在解题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适当注意解题的广度外,还要在解题的深度上下功夫,下面应对解题结果作严密分析,列举几例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宋永慧 《物理教师》2000,21(8):47-47
1解题规范化的意义 解题规范化就是按一定的格式进行解题.近年来,物理高考对计算题解题的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考查学生说理和文字表达能力. 解题规范化,具有解题步骤条理化、思路清晰、书写整洁,使读者一目了然等优点.其实,物理计算题的分析、推理、判断本身就是物理解题不可缺少的环节.周密地思考,有条理地表述和规范地书写解题过程,是对分析题意这一思维过程的概括和延伸,是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过渡和转折,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它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有理有据地分析问…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解题时常常会碰到题目的条件与结论间在其形式、结构、图形或数字间存在着差异,若将条件与结论间的差异称之为目标差,那么,我们解题的关键就在于设计一个使目标差不断减小的方案.通过不断寻找目标差,不断分析目标差,不断减少目标差而完成解题的思考方法.我们称之为差异分析法.运用这种方法来实现问题的解决,往往可同时解决解题中两个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是一种基础的解题方法.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利用守恒法可以简化解题过程,而且守恒法还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掌握守恒法的使用,并且熟练地用于解题,能够使学生有清晰的解题逻辑,节约解题时间,提高解题效率.据此,文章分析了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所谓差异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差异,并不断减少目标差(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差异)来完成解题的策略.运用差异分析法解题时可以同时解决“从何处入手”与“向何方前进”这两个基本问题,即从分析目标差入手,向着减少目标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数学离不开解题,任何数学题目在求解时都要探索解题思路,而解题思路的形成常因解题自身知识所限、观察角度不同等多种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的受阻,甚至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在解题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暴露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路受阻现象,而且应当全面、准确地分析思路受阻的原因,探究排除思维障碍的对策,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维轨道上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中案例的分析,谈谈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邓文棋 《福建教育》2007,(10):51-51
一、分析解题过程.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是盲目跟着教师走,只注意方法和知识,而对解题过程缺乏自己的思考。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清条件的层次性,使解题思路有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