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3月15日,是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服务大众的专题节目《消费者之声》开播之日,如今已伴随着瓷都老万里长城走过了10个春秋。十年来《消费者之声》节目已从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期每期30分钟,走到今天的综合广播电台每周5期每期60分钟的《百姓消费》,从过去的接受投诉、回复的单一内容到今天的有引领消费时尚的“消费话题”,受理投诉、提供援助的“消费热线”和监督市场提醒消费者的“曝光台”。虽然采编播人员进进出出换了不少,但节目的宗旨始终没有变。节目中,我们不仅对消费者在消费中遇到的不平之事、不公正的待…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11,(6):I0002-I0003
为充分反映汶川地震3周年后灾区重建的巨大成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2011年5月12日联合推出“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节目,展示恢复重建的巨大成就,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了突出节目的贴近性、鲜活,陛和现场感,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分别在汶川映秀、成都都江堰及北京三地进行了三场现场直播一“涅檠重生”、“温暖记忆”和“祝福明天”,并将其与全天的新闻轮盘、板块节目巧妙结合,既突出了当天直播的节目主题,又不失中国之声固有的新闻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日益凸现的社会老龄化问题日渐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老年人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受众群体,作为我县广播电台重要组成部分的对象性节目《桃溪晚霞》身受广大老年听众的喜爱。这档节目的宗旨是面向老年朋友,服务老年生活,与老年朋友共享人生夕阳之快乐。本文就如何做好老年性节目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16日,赣州人民广播电台一档以“架起沟通桥梁,构建和谐社区”为栏目宗旨的节目——《社区之声》正式开播。  相似文献   

5.
方军 《中国广播》2009,(3):58-58
2009年春节期间,经济之声以“文化中国”为主题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目。节目秉承“听有品位的广播,过有质量的生活”的频率定位,以“汇聚文化经典,彰显中国精神、共创和谐社会”为宗旨,以大型贺岁专题《2008文化中国》和春节特别直播《和谐中国年》为主体,构架黄金周七天的节目,形成既具文化经典,又兼顾地域文化的整体节目风格。  相似文献   

6.
欣慰是湖北省宜昌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她在该台“星期天特别节目”中主持《社会嘹望》节目,这个节目关心社会、评议现实,敢于触及热门话题,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事也凑巧,一段时间她正在主持抵制假冒伪劣商品专题节目,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商店发现有几件  相似文献   

7.
喀什人民广播电台自1984年建台以来,广播节目一直沿袭旧有的节目体制,记者、编辑、播音员各司其职,采编播脱节,广播节目难以形成合力,直接影响了节目的质量。 喀什人民广播电台是南疆地区惟一具备自办专题节目能力的中波广播电台,覆盖南疆大部分地(市),节目设置四大板块,即"喀什新闻"(15分钟)、"气象与信息"(10分钟)、"昆仑之声"(30分钟)和"午间茶座"(50分钟),全天三次播音,共5小时20分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自1994年由录播改直播以来,早、中、晚时间段均开设了“热线投诉”栏目,听众可通过热线电话反映所关注的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听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电台有的采取节目主持人直接和被投诉方通话,能马上解决的及时答复,不能马上解决的,由节目主持人把听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记录下来,然后由栏目编辑与有关方面协商解决。1998年景德镇广播电台在早时段的黄金时间,每周一、三开设了“爱心奉献”栏目,每周二、四开设了“消费者之声”栏目,两个栏目投诉内容各有侧重,“爱心奉献”栏目…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台的对象性节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广播电台播出的每一个节目,都是为听众举办的,都有自己的收听对象,所有节目都是对象性节目。狭义的对象性节目,是指那些专为某些特定对象举办的节目,如“小红帽”、“出租车之家”、“企业采风”、“农村天地”、“健康之声”等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各地地方电台的第一套节目,即呼号“人民广播电台”的,一般都被称为“新闻台”或“新闻频道”。但是,细一听,这些台的节目实际上都是综合类节目,新闻节目播出量只占全台播出量的1/3—1/4;大多是每整点有3—10分钟的新闻节目,同时在早、中、晚另有几个新闻大板块式的节目。其它时间是各类专题类、文艺类、教学类或对象性的节目。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在2001年初委托省统计局做了一份收听情况调查,各类节目的收听率和喜爱度均占第一的是新闻类节目,高达26.4%。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四届评奖,五月五日在南昌揭晓。赣州地区广播电台专稿《于都唢呐》,抚州地委外宣办专稿《“昌顺”进北京》获得一等奖;获得二等奖的有:南昌人民广格电台专稿《南昌有个豆芽村》,吉安地区人民广播电台专稿《管小培和他的菊花水石》,九江人民广播电台专稿《翻阳湖自然保护区》。还有六篇专稿获得三等奖。这次评奖由省委对外宣传领导小组、省广播电视厅、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组织。评委们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要求继续努力,精益求精,多出精品。《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四…  相似文献   

12.
《河北广播》2007,(6):14
10月27日上午,河北电台生活频道作为“中国城市广播联盟”理事台,应中央台之邀,参加了在井冈山市举行的“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大会”。中央电台都市之声、江西电台井冈之声、河北电台、贵州电台等50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同步转播并参与节目制作。我台生活频道采录的长达8分钟的录音报道《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今昔变化》在直播节目中播出,向全国广泛宣传了革命圣地西柏坡。我台的节目形式和在合作中的良好表现受到中央台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时下,电视评论性节目在众媒体的同类型报道中已可谓独领风骚,显示出了空前的魅力。昨日的“焦点访谈”往往成为今日的“百姓话题”。而长驻观众心中的往往是那些精彩的采访段落。在电视镜头前,面对记者的发问,一些人或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或大言不惭,丑态百出;或恼羞成怒,拂袖而去。令人看罢,不禁拍案叫绝,大有酣畅淋漓之感。究其原因,这也是电视评论性节目本身的特性使然。这种类型的电视报道不同于新闻或专题,其同期声的运用在整个节目中往往要占很大比重。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访谈质量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着一期电视评论性节目的成败。笔者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点关于电视评论性节目采访的心得,在此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4.
徐州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交通频道制作的戏曲专题《京腔京韵满校园》获得2001年度中国广播文艺奖(戏曲节目)一等奖和第四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这档小题材、小制作的戏曲专题能从全国各地几十家电台选送的制作精良的戏曲节目中脱颖而出,使我们倍感兴奋、深受鼓舞的同时。也引发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夏天 《记者摇篮》2009,(7):87-87
鞍山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老年专题节目《枫叶正红》开播以来,遵循“展现晚年风采,解除心中烦忧,增添生活乐趣,引导健康长寿”的节目宗旨,到今天节目已趋于成熟,形成广泛的收听群体。总结节目之所以吸引老年人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节目中贯穿了浓厚的“尊重、理解、关爱”的人文关怀理念。  相似文献   

16.
“苏阿姨”在苏州是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她最早在苏州人民广播电台出现,是六十年代初期,那时不过是《知识与生活》节目中的配角。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口吴侬软语的“苏阿姨”重新出现在苏州电台的专题节目《大众生活》中,立即受到听众的欢迎。在听众的呼唤下,1987年“苏阿姨”终于自立门户,挂牌主持《苏阿姨谈家常》节目。从此,这位学识渊博、亲切热  相似文献   

17.
1998年8月22日,上午9点整,在中波594千赫、调频106.5、89.1兆赫,江酉经济广播电台的频率中,传出一声声清晰而响亮的呼号:“江西经济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香港电台五台、荆州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朋友,这里是四台联合直播的“珠江香江情系长江’赈灾专题节目……”。四地的几千万听众通过空中电波收听了这期倾注着广播人一片爱心和情感的特别节目。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节目中,江西经济广播电台播出了凝聚着抗洪一线记者心血和汗水的五千多字生动详实的稿件,向广东人民和港澳同胞报道了江西军民奋起抗洪的英雄…  相似文献   

18.
“热线电话节目”——广播史新的一页我常听陕西经济广播电台,爱听它的热线电话节目,感到这种节目特有生气。一个接一个的群众电话,反映出改革开放的新情况、新成就和人们的新思维、新见地,并且结结实实地提出了值得注意的新问题。特别是电话声中那热烈的情绪、那恳切的语气,令人感到格外亲切,甚至令人为之鼓舞。“热线电话节目”——应该写到广播史的最新一页上。根据我的收听,陕西经济广播电台的热线电话节目,大致有如下几类。按节目内容划分,可分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福建省广播"村村响"工程陆续深入实施,广大农村响起了朗朗的广播声,农民朋友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而如何能更好地发挥出广播的优势,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节目,让他们在增收致富、出入平安、和谐幸福的路上越走越好,成为欠发达地区广播人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以邵武人民广播电台为例,浅谈"村村响"之后,县级广播电台应如何办好对农节目。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类正面临着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所造成的生存危机,环保成为新闻媒体所关注的主题。濮阳人民广播电台的《环保之声》也应运而生,成为地市级电台为数不多的一档环保类栏目。该栏目2012年获河南省新闻奖优秀栏目一等奖。笔者以濮阳人民广播电台的《环保之声》为例,谈谈当前环保类栏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做好此类节目的体会。我国环保类节目的现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