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反证法是从反面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证明方法,即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从而导出矛盾.具体地讲,反证法就是从否定命题的结论入手,把对命题结论的否定作为推理的已知条件,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使之与已知条件、公理、定理、法则或者已经被证明的正确命题等相矛盾,从而推翻假设.本文略举几例,以此说明反证法的解题功能.  相似文献   

2.
反证法是属于"间接证明法"一类,是从反面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证明方法,即: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从而导出矛盾推理而得.法国数学家阿达玛(Hadamard)对反证法的实质作过概括:"若肯定定理的假设而否定其结论,就会导致矛盾".具体地讲,反证法就是从否定命题的结论入手,并把对命题结论的否定作为推理的已知条件,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使之得到与已知条件、已知公理、定理、法则或者已经证明为正确的命题等相矛盾,矛盾的原因是假设结论不成立,所以肯定了命题的结论,从而使命题获得了证明.  相似文献   

3.
反证法是对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予以肯定而否定的需证明结论,再利用否定后的结论和命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理证明矛盾,进而来肯定原命题结论的正确性.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先对反证法的原理、反证法的研究对象、反证法的例题级应用反证法应该注意的问题等作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4.
名数学家玻利亚曾说:“反证法是数学方法中最精良的方法之一。”当一些命题不易从正面直接证明时,我们往往采用反证法。所谓反证法,就是先驳倒“结论”反面,而后肯定“结论”本身的证明方法。即先假设“结论”不成立,然后把“结论”的反面当作已知条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与题设或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说明假设不成立,原“结论”成立。  相似文献   

5.
命题代数是抽象逻辑代数的一个模型,是研究思维形式的逻辑代数.而反证法是数学证明中常用方法之一.反证法所依据的恰是命题代数中一些逻辑原理.逻辑原理掌握如何?直接影响到使用反证法的效果和熟练程度.在教学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使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通常采用否定结论,经过推理,导致与已知条件矛盾的证明形式.而对其他形式的反证法运用却较少,使用起来又往往不顺手.笔者针对这一情况,想以命题代数为出发点,从理论上阐述有关反证法的逻辑原理及反证法的几个问题.为此先介绍命题代数的一些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6.
<正>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些问题从正面解比较困难,这时我们不妨换个思维方式,从问题的反面入手,这就是数学中正难则反的解题思想,而反证法是其中典型的方法之一。牛顿曾经说过:"反证法是数学家最精当的武器之一。"它是指从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推出与已知证明的定理、公理、定义或题设相矛盾的结果,这样就证明了与结论相反的假设不  相似文献   

7.
反证法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通过证明与论题相矛盾的反证题不成立,来确定论题是正确的间接证明法.在应用反证法时,首先要假设,即假定原命题的反面正确,然后从假设出发,利用正确的逻辑推理,推导出谬误的结果,即从反设出发,作出违背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或定义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最后根据“排中律”肯定原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8.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的证明方法,要证明一个命题,可以先假设结论不成立,即证明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推翻假设,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就是反证法.实践证明,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有些命题用直接法不容易证明,使用反证法就显得特别有效.下面介绍反证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几个方面的应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它在平面几何和三角中的应用已为大家所熟知。下面浅谈用反证法证明代数命题。一、从题设条件出发,难于直接证明的命题。这类命题用反证法,添加新的假设,易于使命题获证、  相似文献   

10.
反证法初探     
数学中有些命题难于用直接证法来证,这时可用间接证法来证明,反证法就是间接证法的一种。一、怎样正确运用反证法运用反证法来证题,其具体过程可分如下四步: (1)从已知条件和原命题结论不成立的假设出发,即否定命题结论 A B C;  相似文献   

11.
反证法例析     
反证法是初三同学新接触的一种间接证明方法,其主要步骤是:[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2]从假设和已知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12.
反证法的概念是在初中《平几》第二册中介绍的。由于当时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再加之以后的习题配备不足,致使一些学生直到高中毕业对反证法仍有许多疑惑不解的问题。比如,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可靠吗?学习反证法有没有必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反证法证明较合适?等等。为此,笔者试谈以下几个问题。一、反证法的逻辑依据及证明步骤法国数学家阿达玛把反证法精辟地概括为“这种证法在于表明:若肯定定理的假设而否定其结论,就会导致矛盾。”具体地讲,反证法是通过肯定命题的条件p,并否定命题的结论q,即  相似文献   

13.
在立体几何学习的开始阶段,对于一些用公理、定理从正面论证比较困难的立体几何问题,常用反证法.反证法的基本步骤是: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由这个假设,再利用某些正确的命题,经过推理导出矛盾的结论.这个矛盾可以与已知条件或其它真命题矛盾,也可以与假设矛盾,还可以相互矛盾.由此断定“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从而肯定命题成立.下面举例说明适合用反证法的一些典型题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平面几何中有些命题的成立显而易见,但要从正面入手却很难甚至不能得证.正难则反,不妨试用反证法.用反证法首先要假设待证结论不成立,即承认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以此为条件,结合题设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导出与已知条件或定义、公理、定理相矛盾的结论.即否定结论的假设是错误的,进而命题得证.以下用反证法证明的几例平面几何题.  相似文献   

15.
反证法是从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推翻原先的假设,从而证得命题结论成立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否定-推理-矛盾-肯定”。 否定-即通过假设原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来否定原命题的结论。 推理-从原命题的条件和假设出发,进行正确的推理。 矛盾-推理的结果导致与已知条件、定义、公理、定理或明显事实相矛盾,也可以是自相矛盾。 肯定-矛盾产生的根源是由假设所引起,因此假设是虚假的,从而肯定原命题结论正确。 反证法的关键是能否正确提出命题结论的否定命题。对于初学反证法的同学,有必…  相似文献   

16.
试析反证法     
反证法就是通过论证与原命题相矛盾的命题为假,从而肯定原命题是正确的证明方法.不少数学命题的证明,当使用直接证法比较麻烦或比较困难甚至不可能时,如能恰当使用反证法,往往可以有较好的效果.反证法证明的一般步骤为:①反设.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与其相矛盾的命题成立.②归谬.从假设出发,利用已知、定义、公理、定理等推理论征得出与已知、定义、公理、定理等矛盾或自相矛盾的推理结果.③结论.由矛盾判定假设命题错误,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反证法常用于以下情况.(1)当命题结论以否定形式出现时,可考成用反…  相似文献   

17.
<正>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般有三个步骤:(1)反设:作出与求证结论相反的假设;(2)归谬:将反设作为条件,并由此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导出矛盾;(3)结论:说明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反证法不但在初等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  相似文献   

18.
"反证法"思想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证法就是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命题成立的方法.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是:(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与条件、定理、公理、定义、性质等相矛盾的结论;(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这种思想在初、高中数学,特别是高中数学中有广泛的运用.教材中给出的例题、练习、习题都是反证法的简单运用,在解决较难的题目时更体现出这种思想的优越性,现列举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不等式证明中经常感到缺点什么 ,若能给题目添上点“已知假设” ,题型就显得常规 ,求解也会变得顺利 .而“增加一点条件”的企图在解题教学中不但是允许的 ,而且应该受到鼓励 .当然 ,这增加的条件必须符合两个原则 :一是不能改变原题意 ,二是不能与解题目标毫不相关 .换言之 ,它必须是有效的 ,这就是“有效增设”的数学解题策略 .本文浅谈在不等式证明中产生“有效增设”的几种方法 .1 分类讨论产生分类增设分类标准本身提供了一个可以使用的条件 ,而且分类后的子命题既比原命题简单 ,又比原命题多了一个“已知条件” .利用分类讨论 …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一个数学命题,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因此,要想肯定一个命题的正确与否就需要加以证明,但是有些数学命题给出直接证明是很困难的,而用反证法证明要简捷容易得多.有些命题,至今除了反证法以外还不能给出其他的证明,甚至有这样的命题,它可以用反证法证明,但由于这个命题本身的特点,即使在原则上也不可能给出直接的构造性证明.什么是反证法呢?反证法就是证明某个命题时,先假定它的结论的否定成立,然后从这个假定出发,概括命题的条件和已知的真命题,经过推理,得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