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现在,人类正在对月球进行探测,为开发利用月球的能源和资源而做着不懈的努力。其中,对月壤资源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卫星,也是唯一一颗大质量卫星。科学家设想了多种在月球上建设工厂的情景,以实现利用月球资源的目的。月球上资源丰富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气体,可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但前提是我们能掌握可控的核聚变技术。月球上还有大量的金属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热能资源。此外,还有一些地球上不存在的矿物值得我们去开采。  相似文献   

3.
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在利用空间物质资源方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月球,平均地一月距离为384402千米,只为地球静止轨道的10倍左右,人类到达月球只需3天时间。月球半径为1738千米,只为地球的27%,月球质量约是地球的1/80。月球上无大气、无电离层、无风霜雨雪、无生命、无水,其磁场不到地球的1‰,是一个冷热剧变、非常干旱的天体。因月球自转周期恰好等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因而它总是把正面对着地球,使人难见其背面的真面  相似文献   

4.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飞出地球、开展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月球探测已进展到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新阶段。人类进行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目的在于研究和了解月球,利用月球上特有的环境,建立天文观测台和多学科实验室,进行天体观测,生物医学和有关月球物理、化学与地质变化的研究,了解地-月系统和太阳系的起源;进而利用月球作为未来航天飞行进入深空的中转站和人类进入太阳系空间的第一个定居点;为建立利用月球资源的月球工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携带着从月球采集到的1731克月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这是人类时隔44年后再次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的国家。月壤是月球上最重要的资源,对月壤的研究将为人类进一步了解行星起源、探索宇宙奥秘、开展星际探测提供重要信息。这些月壤能为我们揭开地月系统的奥秘,而它又能为人类通过月球这个跳板迈入深空提供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正>2004年初,我国政府正式宣布启动绕月探测一期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是整个月球探测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就像其他国家都为自己的月球探测工程取一个名字一样,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取了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叫"嫦娥工程"。实施"嫦娥工程",将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人类已取得的月球探测成果表明,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比如,月球上大  相似文献   

7.
未来人类要定居月球。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呼吸问题。由于把氧气从地球上运到月球成本太高,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琢磨利用月球自身资源生产氧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飞出地球、开展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月球探测已进展到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新阶段。月球探测将为开发和利用月球的  相似文献   

9.
庚晋 《百科知识》2002,(10):31-32
关于月球起源的说法有四种。第一个假说是月球和地球一样,是在46亿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尘云和气体凝聚而成的;第二个假说是月球系由地球抛离出去的,抛出点后来形成太平洋;第三个假说是月球是宇宙中个别形成的星体,行经地球附近时被地球重力场捕获,而环绕地球运动;第四个假说是月球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在地球的引力范围内被地球所俘获的。  相似文献   

10.
金鸟西坠,玉兔东升,冰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夜生活也开始了。人们望着美丽的月光,编出美丽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月老穿线”等等。随着望远镜的发明,特别是载人卫星升天,人类逐渐看到真实的月球面貌。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质量的1/81,月球地球的平均相距384401千米。月球表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严格来讲,地球和月亮绕共同的质点在相互旋转。只是质点离地球很近,我们感觉不到相互绕动。月球作用地球最显著的特例便是以反射太阳光——月光照射地球,影响着人类的起居和生活。月球…  相似文献   

11.
嫦娥飞天     
中国人何时也可在月球上留下一行足迹,在那里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何时建立月球基地?这些期盼将伴随"嫦娥1号"卫星的发射,一步步变成现实。对科学家而言,月球依然是一个充满神秘的世界:月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地球和月球是兄妹关系、母子关系,还是其他什么关系?月球能告诉我们有关地球的新信息,如地球的起源、地球的命运吗?  相似文献   

12.
相关资料纵观世界各国深空探测的发展历程,月球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因为月球是研究地球、地——月系和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的关键对象,月球还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也是人类向外层空间发  相似文献   

13.
月球大变脸     
月有阴晴圆缺,这是月亮的月相变化。不过我们现在谈到的变脸可不是月球反射太阳光的把戏,而是月球面向地球的一侧和背向地球的一侧曾经互换过!由于地球强大的引力给月球施加了强大的潮汐力,让月球的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一致了,月球始终以一面对着地球。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与月球相伴走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历程。月球在夜空中独自阴晴圆缺,无声无息。然而,它对地球的演化却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如果没有月球,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陆地上的生命将不会如此五彩缤纷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月球辅助地球完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使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I0008-I0009
超级月亮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在不断变化。6月23日19时09分月球过近地点的距离只有35.7万公里,是月球全年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刻,当天适逢满月,所以人们在当晚看到全年最大的月亮。  相似文献   

16.
郑亚 《青海科技》2014,(1):76-79
<正>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发展的永恒动力,对茫茫宇宙的探测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环绕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其独特的空间位置和潜在资源,成为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于月球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不久前来自荷兰的科学家认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在约45亿年前的一次大核爆中与地球分离,并逐渐演变成地球的一颗卫星。大碰撞学说的错误目前,关于月球形成,最流行的是大碰撞学说。大碰撞学说认为,地球在形成初期曾遭到外星体碰撞,而月球就是在此次碰撞中形成的。然而,不久前科学家分析了"阿波罗"登月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否定了  相似文献   

18.
月球来自哪里?为什么会与地球相伴?这曾经是个古老难解的问题。古时候,地球人觉得月球很神秘,各个民族都留下了许多与月球相关的美丽神话和传说,企图解释月球在人们心中的谜团.现在,人类通过宇宙飞船飞向了太空、对太阳系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还通过登月飞船直接登上了月球,亲眼目睹了月球的容貌,并从带回地球的几百公斤月球岩石之中掌握了大量资料数据信息。不仅对月球的表面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月球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月亮是当今人类研究得最透彻最深入仔细的天体,关于月球起源的学说不下几十种之多,象捕获说、分裂说、撞击说、宇宙飞船说最有代表性,但都存在缺陷。从月球的各种特征的形成条件和太阳系天体所处的环境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一个新的月球学说在中国诞生了:《月球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一一月球是来自水星内侧太阳旁边曾经绕太阳运行的一个类地行星,因为掠曰彗星撞击的推力才来到地球身边的,是由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绕日行星演变成为了地球的卫星。.这是个终极理论,他能够很轻松圆满地解释与月球有关的所有谜团.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此之前,人类的20多个探测器都是在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着陆。那么,月球背面与月球正面有什么不一样呢?(1)地形不同。月球正面,即面对地球的这一面比较平坦;月球背面,即背对地球的那一面坑洼不平。(2)代表地貌不同。月球正面代表地貌是风暴  相似文献   

20.
地球与月球相伴走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历程,月球在夜空中独自阴晴圆缺,无声无息,然而,它对地球的演化却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如果没有月球,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