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形多声字是文字学上一种特殊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首先,《说文解字》的性质是立足于小篆平面的形义结构分析;第二,汉字义符与字义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声符表示读音具有约略性;第三,汉字演变过程中增繁加旁、字形讹变等,造成一些形声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与字义或字音有关;第四,会意字的某一构件与所构字同源音近。因此,《说文》在分析形义结构时,将一些字释为多形多声字。  相似文献   

2.
形声字是汉字的基本形式,形声之名外,又有象声与谐声之称。形声产生途径有源于假借说、象意字声化说,还有从语源学上研究之,各说研究角度不同,结论各异,但有其共同的东西存在。形声字形符声符研究,是其重要一环。形符是否表意,有仅具区别符号说,有意义类属说;声符的地位与功用,有主声说、声符兼表意义说,还有声符表义的其他研究。此外,还有多形多声与省形省声的研究、亦声字的研究、形声字的记号化的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3.
汉字在历史发展中增衍繁多的主要是形声字,同从一个声符的字就有许多。因此,字族、声符示源和语源义等内涵是研究形声字最基本的概念。本文拟对《说文·人部》形声字中散见于训诂专书和其它典籍中的同声符字所构成的同族材料加以甄选,进而对《说文·人部》中声符字假借义无文献用例的形声字声符的示源情况,做了较为细致地考证。  相似文献   

4.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和语音是分不开的。汉字虽然不是拼音文字,但声韵条理具在,后人可以由形求声,由声求义。清代学者段玉裁说过:“圣人之造字,有义以有音,有音以有形。学者之识字,必审形以知音,审音以知义。”(《说文解字叙》注)这话是很对的。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说文解字》九千三百五十三文中,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后来增加的字大都是形声字。形声字有声符,可以由形求声,由声求义。非形声字没有声符,就不易探求声义。而形声字因语音转变,声符失去代表性,后人也难于探求声义。这就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的多形多声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形声字的概念。他认为形声字就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并选了江、河二字为例。这就是说,形声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标志着这个字的读音,通常称为“声符”,  相似文献   

6.
商代形声字大致可归纳出“原创字会意兼形声”、“后起字会意兼形声”、“为借字加注形符”、“为被借字加注形符”、“表意字追加声符”、“表意字变体注声”、“独体形声”、“合体形声”等类型。形声字形符的数量在商代可释字形中已近100个,并有260多个表意字或形声字被用为声符。作为一种后起的字式,商代形声字以它特有的造字活力,曾主导并促使商代文字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在当时的可释字目中所占比率已达32%,但还明显带有不少早期的构形特征。  相似文献   

7.
形声字是汉字系统中能产性最强的一种字形结构,从甲骨丈的27%、两汉时期的82.3%到唐宋以后的94%以上,其比例不断增加。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比例,是由于形声字经历了四个阶段和以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旧形声字、假借字和通假字为源头发展来的。绝大多数形声字并不是同时组合形符和声符而形成的,往往是先有形符后加声符或者先有声符后加形符构成,这说明形声字内部形符和声符的产生过程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汉字发展的历史证明,汉字形声化过程从先秦就开始了,并非传统认为的从秦汉开始。汉字形声化就是制造形声字的过程,用了加形符、加声符、替换形符、替换声符、改变造字法、同时组合形符和声符以及组合原来同一对异体形声字七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形声字在汉字系统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不同时期形声字表义的具体情况更是纷繁复杂。本文以《说文解字》中的支韵形声字为研究对象,在力求准确界定声符字本义的基础上,从声符字所表词义和源义素之间的关系入手,对每组形声字进行系联,从中梳理出汉字字族,并由此总结出汉字字族具有系统性、潜在性、层次性和承继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纪录汉语的表意文字,但其中很大一部份是带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仅《说文解字》的9353字中,形声字就占7697字(据朱骏声统计)。形声字是合体字,其中一部分是形符,一部分是声符。汉字的表意性主要体现在形符上。但形符又只表示着大略的意义范畴,不少情况下,以之求义是令人失望的,只知它可能属于某一类事物或与某一类事物有关,而确切的意义还在声符里。这种现象,最早为晋人杨泉注意到。到了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集中识字,可以缩短识字的心理过程,把形声字分为形符、声符两部分,这个复合刺激物相对几个甚至十几个笔画要简单得多,因而大脑皮层分析综合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就短,效率自然也高,在认识了充当形符,声符的基本字后,先以形符为纲将相关的形声字联系起来识记,再以声符为线将相关的声字联系起来识记,从不同角度建立起的各种联系可以帮助记忆,提高识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词是音和义的统一体,汉字是记写汉语词的,汉字可以从词的内涵方面着手写词,也可以从声音方面着手写词,但不是单纯表示词义或单纯描摹词的语音。形声字的声符记写词的音和义,形符只起区别指示作用,所以除了加声字以外,形声字都是声中有义。  相似文献   

12.
讹变并不足以解释许慎在<说文>形声字判断上的所有错误.六书理论的局限性,形符与声符的相对性,形符与声符的省简,汉字与汉语相互影响及其发展的复杂性,汉字结构布局的可挪移性,<说文>时代的局限性等多个原因造成了<说文>形声字的误断.  相似文献   

13.
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可以找到25个"分"字作声旁的形声字,就声符"分"在这些字中是否具有表意性进行探讨。首先,对"声符表意"发现与研究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学者普遍认同这一现象的存在。其次,把这25个字据声符所表示的含义分为四个系统逐一分析,找出他们的本义及与本义有关的引申义,再考察四个系统间的关系。最后,对这类形声字的创制及声符表意性的消失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试说形声字的形符与声符如三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如果我们要求中学生掌握八千个汉字,那么其中就该有六七千字属形声字。因此,形声字不论对于老师教学还是对于学生识字,都是至关重要的。形声字,顾名思义是由形符(意符)和声符两部分构成的,形符表示一...  相似文献   

15.
形声字是构成汉字形体的基本形式,形声字的产生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比例之高,还由于它在推动汉字简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形声字的简化主要有三种形式,即"省形"、"省声"和"省形省声"。对形声字"省形"、"省声"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应用汉字简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汉字形声字的声符 ,一般只起标音作用。但有些声符却有兼义功能 ,其所兼之义 ,往往又比形符所表更为具体、深刻。今以《说文》中从 得声之字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7.
查检《说文解字》,合“或体”、“新附”字,共得注明“省声”者三百余字。可见,许慎以“六书”分析汉字结构时给了这一条例以相当重要的地位。 “省声”并非独立于“六书”之外的一个所谓“补充”条例,而是属于占汉字体系绝对优势的“形声”字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究竟什么是“省声”呢?我们知道,汉字体系中的形声字必须由表示事物类属范畴的“形符”(或“意符”)和表示音读的“声符”两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之一“形声”之说就不能成立。而所谓“省声”,就是指表示音读的“声  相似文献   

18.
汉字形声字的声符,一般只起标音作用。但有些声符却有兼义功能,其所兼之义,往往又比形符所表更为具体,深刻。今以《说文》中从メ得声之字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9.
形声字是由两个偏旁构成的,一个偏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类属,另一个偏旁表示此字的读者。用形声造字法所造的汉字在殷商甲骨文中仅占汉字的20%左右,到汉代许慎编的《说文解字》中,已占到80%;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它已占90%。形声字在汉字总数中的比重急剧增加和今天的绝对优势说明,此造字方式比象形、指事、会意诸方法更为重要更为优越,它可克服上述三种造字方法纯粹表意的局限,为创造新  相似文献   

20.
形声字具有强大的构字功能,是构成汉字系统的主体。意符和声符是构成形声字的两大部件。意符具有表示字的意义范畴和类别的作用;声符除了有示音功能外,还兼有表意作用。形声字声符表意可以从内部、外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外部着眼于表意声符在表示形声字字义时的形式特点;内部着眼于表意声符表意个数及声符义与形声字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