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社会发展使得人们对居住环境、尤其是外部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重视居住空间外部环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居住区空间环境中,外部空间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当重视的必要环节,有利于改善居住区的外部形象,同时也能够推进城市整体形象的建设。本文在对影响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因素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居住区的外部空间环境,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会给自身的空间结构带来不合理的问题,适时的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整治,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芜湖市的情况,认为在进行空间环境整治时要注重城市的景观建设;使改造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注重居住区空间环境改造;保留城市空间的历史延续感。  相似文献   

3.
中小城市的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城市的居住区建设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从单一的满足居住功能,到更加追求居住的品质,体现着居住区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德州市德城区为例,通过对目前居住区的建设现状和需求的研究,为实现一个环境美好,生活方便、管理有序、活力四射的人居环境,探讨中小城市居住区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型的城市居民居住区开始加速发展。新型居住区内规划的重心逐渐向居民居住心理、户外环境、公共交往等居住文化层面上倾斜。对于居住区公共环境的整体设计,需要在建造和提升城市环境美学品质的过程中,将人文环境、生态保护和市民意识与之深入结合,以期使之成为创造当代市民健康、美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效方式与途径。环境设计和景观艺术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居住区公共环境的整体设计中,成为公共艺术与普通大众平等对话交流的新平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城市居住区环境有着量与质的转变。乘着农运的东风,南阳城市环境有着进一步的改善,但在城市居住环境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通过探讨后农运时代城市居住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从中寻求当代城市环境中居住区建设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环境是指高等学校校园内部建筑、道路以及绿色植物围合而成的物质空间环境和在一定社会、历史以及经济环境下形成的校园文化环境。依据师生的心理和行为方式,设计师生喜爱的反映生活的建筑人文景观,全面提升校园环境建设水平,可以丰富大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深层认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安全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7.
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指对居住区的整体环境进行详细规划,包括路网规划,场地规划,种植设计,地形处理,照明设计等,旨在创造宜人且舒适的居住环境.苏滁现代产业园安置区主要目标人群是周边拆迁户,其定位是选择一种景观,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将光线、空间与生活融为一体,带来一种自然、宁静、清雅、放松的居住氛围.本案中整体规划以规则式与自燃式相结合的设计手法为主,设计充满现代化的时尚气息,空间的处理体现出浓厚的欧式风格,最大限度与自然亲和.园区整体构图明确,路网、分区、景观品的处理手法自然和谐.设计目的为居民提供类型丰富、方便适用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8.
谢永顺 《零陵学院学报》2014,(3):202-204,208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很多城市的公共开放环境空间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作为公共艺术之一的公共雕塑是公共开放环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优美的公共空间时有力提高城市品质,体现城市特色的同时使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9.
城市设计目标是空间形式上的统一、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优化效果;社会生活上的有机协调,综合效益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目的,也是实现规划设计的前提.赤峰市西部新区城市设计在尊重现实的前提下,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方便、高效、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精神文明环境.  相似文献   

10.
黄卜 《华章》2012,(30)
城市滨河景观应该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它不仅应该包含优美的滨河区自然景观,而且应该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本文在城市滨河景观空间的地域历史文化元素的提炼和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上做了一些思考,希望能为今后的城市滨河空间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表达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1.
居住不仅是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的人文精神.文章从城市居住区居民户外活动的特征入手分析了住区中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交往空间的不同需求,提出在城市居住区中促进交往的景观因素和设计手法,以期住区环境宜居、邻里和谐.  相似文献   

12.
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中国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显著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广场、公园、街道、居住区等)已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们已成为市民休闲纳凉、沟通交往、散步闲谈、修身养性的场所。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趣味。然而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景观设计,本文探讨的目的就是能够总结一些规划设计的原则,在具体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中,避免一些设计误区,使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更富有人性化,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创造怡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需要重新认识空间的重要性,突出空间理论视域。空间实质上是现实社会关系的体现,表现了现实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生活关系。空间的社会性必然产生空间正义问题,而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保证收入、财富、商品和服务的公平分配以实现空间正义,同时空间正义需要制度保障。当代空间正义能够有效合法地保护人们的空间平等权利,协调在空间资源关系上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空间正义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骑楼商住合一的空间秩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城市日常生活经验产生了丰富的空间隐喻和城市记忆。梧州骑楼城保护与综合整治是骑楼空间活化与城市记忆重塑的实践。活化后的梧州骑楼空间由原来的商业空间逐步转变为体验空间,由单一空间转换为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新的骑楼空间为重塑城市记忆提供了可能。梧州骑楼空间活化与城市记忆重塑所体现出的骑楼文化保护理念、骑楼日常生活的空间生产方式、骑楼空间记忆的情感想象性,对活化岭南地区骑楼空间、重塑城市记忆具有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居住区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居住分异”现象,整个城市形成一种居住空间分化甚至相互隔离的状况。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居住分异的存在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城市居住区的混居模式,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载体与重要组成部分,老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记忆与城市历史最完整的物质体现。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以老街区改造为核心内容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色历史建筑消失、城市空间变异、城市肌理切断、城市社会网络瓦解等。在进行老街区改造时应更加慎重,采取合理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7.
桂林是著名的自然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提高.桂林旅游业在注重天时地利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景观的优势外,新兴人文景观的开发对桂林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物质形象,是由物质景观及人文景观共同来反映她的风貌形态和个性特征的。城市环境美的创造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工程。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是联系、协调各学科、技术门类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形成和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中长久形成的建筑环境是反映城市特续发展及其环境特色的重要载体,是体现场所精神,实现环境意义和价值的最直接的内容和形容。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然存在并时间出现不合理的因素。对城市环境的改造,应是在城市自身发展基础上的有机更新:即能延续过去,又能承接未来,同时在化,情感,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邵阳市为例,在分析了邵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问题,认为城市绿地规划要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区域特征,强调改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和空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