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加强学校挫折教育 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挫折教育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独立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于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家长,教育专家的重视,广大小学生由于心理脆弱,缺乏抗挫折能力而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目前不断显现出来,对学生如何进行挫折教育,是许多有识之士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家庭的“过度保护”,造成学生心理普遍脆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抗挫折能力的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学生能拥有幸福人生,家长该放手时就放手,学校应开展有效的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少年的抗挫素质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进行抗挫教育已迫在眉睫。在抗挫折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青少年使用自我防御机制和自我调节机制,将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逐渐形成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力量,实现抗挫折教育的内化过程。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宜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活动”,提高抗挫折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教训,就是忽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青少年学生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等问题归结为思想品质问题,实质上这些都是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而引起的心理失衡。随着青少年的心理素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而迫切。  相似文献   

6.
挫折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文章分析了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的缺失和存存的理论问题,探讨了如何以科学有效的教育对策培养青少年承受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谈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及其心理辅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所以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抗挫折能力可分为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抓好心理辅导工作,其方法有疏导法、转移法、矫正法和演练法。  相似文献   

8.
杨文太 《考试周刊》2013,(8):116-117
在当今的社会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管理上的种种原因,他们处于一种养尊处优或无人监管的家庭位置,也就逐渐形成了骄横、孤僻等不良心理倾向与行为。同样的,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受升学第一的片面错误观点的影响,学生的学校教育基本上围绕学习为中心在转,没有真正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从而使他们的性格、个性变得异常脆弱,经不起失败或挫折的考验、磨炼,就产生了奇特的心理障碍,甚至产生了极端的错误行为。由于体育教学所具有的学科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应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从而使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个性及良好的承受和抗挫能力,使他们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挫折教育是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一个热点,其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向高中学生渗透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生物科学史、榜样力量等方式,向学生渗透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0.
刘海薇 《考试周刊》2012,(10):158-159
本文介绍了我国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现状,对"挫折"与"挫折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我国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团体行为训练"的含义,指出团体行为训练在培养小学生抗挫折能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