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健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在大学生感恩意识日趋淡薄的今天,对独立学院学生开展感恩意识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刘鑫 《科教文汇》2013,(27):19-20
感恩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感恩的心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重要因素。为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本文作者通过访谈,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鑫 《科教文汇》2013,(9):19-20
感恩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感恩的心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重要因素。为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本文作者通过访谈,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爽 《大众科技》2016,(10):91-93
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忽视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老师的教育之恩、无视社会的关爱之恩。文章通过对辽宁省内高校大学生的调研,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入手,深入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感恩教育就是高校所进行的,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传承和发展感恩意识、培养和形成感恩习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其主要特点为目的性、知识性、整体性、实践性。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感恩知识的传承功能、感恩情感的养成功能、感恩心理的建构功能、感恩习惯的养成功能、感恩风气的引导功能。大学生感恩教育应通过利用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信息传播的媒体资源、典型事迹的实证力量、社会活动的教育作用等五个途径推动实施、  相似文献   

6.
黄必超 《科教文汇》2012,(24):17-18
感恩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美德,是一种无论在什么样的文化中都受到人们赞扬的一种美德。然而当今社会,人们往往长期忽视了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大学生感恩的缺失造成了社会中的负面因素,如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缺乏对父母的孝顺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正义感。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今对感恩教育的不够重视。本文以《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文化植入探讨》为题,通过讨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涵义和国内外对感恩意识的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并尝试性地提出感恩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并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冯丽  刘阳  范梁丹  葛静 《内江科技》2013,34(1):70-71
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感恩观,笔者自编调查问卷,对我校大学生的感恩观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文结合调查所反映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找出有效对策,旨在提高我校大学生的感恩觉悟,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董召勤 《科教文汇》2014,(27):12-14
本文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高校应从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丰富感恩教育的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高校应从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丰富感恩教育的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1.
毛舒旦 《科教文汇》2012,(10):145-146
感恩教育既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它关系着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单一注入式的感恩教育已造成了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本文深入隐性感恩教育的价值内涵,以期探讨感恩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杜娟娟 《科教文汇》2011,(17):25-25,110
培育具备优秀美德的人是我们共同的理想,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具有美德的优秀人才,不仅是学校育人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陈玲 《科教文汇》2012,(33):20-21
感恩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本着“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校园感恩文化”的宗旨,学校希望通过对同学们进行感恩教育,能够倡导同学们立足实际,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教师的教诲之情、感激同学的帮助之心、感激社会的关爱之举、感激一切善待自己的人,真正激起同学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的实际行动,进而内化为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原动力,做一个道德高尚、文明守纪的中专学生.  相似文献   

14.
浅析精神激励在管理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一般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管理中主要是精神激励。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深化,现行的激励手段更多的是物质的,通过价格机制来进行,而精神激励则作为辅助手段。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年中,企业争相提升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以吸引和留住他们。最频繁使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DV的流行和普及,非线性编辑一词越来越被大家熟悉.并以其强大的功能优势在电视、电影、多媒体游戏、影视广告领域中焕发着勃勃生机,因而在影视领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非线性编辑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在教育教学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王欢 《科教文汇》2011,(17):145-145,162
在英语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还必须渗透思想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基础英语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英语写、读、说、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自身理想教育等的渗透。本文从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出发,探析思想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英国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的总体情况,分析了英国财政和企业的开发投入及其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福 《现代情报》2010,30(6):113-115
以CNKI从1999-2010年相关度高的检索结果为基础,对运筹学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并在图书加工相关方面运用运筹学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指出了目前运筹学在图书馆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运筹学在图书馆运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