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黄丹 《湖南教育》2006,(12):38-39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七册第54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朋友的生活画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谁?在干什么呢?(出示画面)  相似文献   

2.
毛姗姗 《山东教育》2005,(21):106-107
教学过程:一、生活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科技广场吗?(生…)那么这幅画面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屏幕显示科技广场的摩天轮、世纪钟的旋转画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摩天轮和世纪钟在做什么运动?  相似文献   

3.
<正>通常人们夸赞一篇文章写得好时,将之称为"佳作"或"美文"。那么,一篇真正的美文究竟"美"在哪儿呢?一、画面美写文章时,经常要描摹、组合各种画面。出色的画面描写,往往人与事相接,事与景相连,景与物相依,物与理相合,融写景、咏物、叙事、抒情、论理于一体,物态画面与心态画面交相辉映,千头万绪,错  相似文献   

4.
中国山水画中的“提”,是一种画龙点晴之笔。它是画面细心收拾阶段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提”,能使平淡无奇的画面顿生精神,达到感人的艺术视觉效果。从手法上讲,主要有勾提、皴提、染提、点提等方法。本文从这几个方面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以供学习山水画的人参考。  相似文献   

5.
谭笑 《湖南教育》2006,(3):25-27
教学内容: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P92“统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它们在举行运动会呢,你们瞧!(出示课件: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学生观看一分钟后切断画面。 师:我想看看刚才哪个小朋友观察得最仔细,从刚才的画面中,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  相似文献   

6.
张丽钧的短文《指尖上的语言》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一位培训师,通过大屏幕向学员展示了一幅幅惊人相似的画面。画面上的人站在讲台上,无一例外地举起手臂,伸出食指,指向台下的提问者,如同指向。罪犯”。那。指尖上的语言”分明在说着:“你!就是你!回头瞅别人干吗?——有什么问题?快问!”这些肆意指点人的画面,是培训师为了提醒管理者注意自己的言行而收集的。  相似文献   

7.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陈铁军和周文雍烈士吐露爱情心声,两人相依相拥,留下一段感天动地、壮美浪漫的故事。那黑白的经典画面,经过时间的冲洗,愈发清晰……  相似文献   

8.
设计艺术教学与CAI课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有关设计艺术教学的课程CAI课件开发,是设计艺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操作界面的视觉设计1.CAI课件中画面构图与应用在画面设计中应着重主体部分的设置。电脑绘画中画面主体必须是单一的。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同时存在在一幅画面里。画面中突出主体的基本方法,就是把主体放在画面的视觉中心位置上。确切地说,将画面中所要说明的主要内容,放置在易被人们的眼睛觉察,而且视觉上也感到舒适的地方,整体画面构图要均衡,简洁,让人一目了然。对称与均衡也是画面中美的一种方式。对称是指以…  相似文献   

9.
打开电脑,你有时会看见屏幕上出现一些有用的画面,很想把它保存下来。这里就教你一招——“截屏”,让你心想事成。  相似文献   

10.
看图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突出体现了学生的观察与想象的结合,画面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表达与编写的结合,同时也是智力与能力的结合。笔者在辅导学生看图作文时,采取了“两抓一放”的方法,效果较好。一、抓观察图画,做到细致入微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图画,把图画的内容及画面上反映的人物思想写出来,再加上丰富的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变得“动”起来,变得有声有色。看图作文的重点就在一个“看”字上,只有看得细致,语言表达才能丰富;只有看得全面,写作时才能准确地表达出人物所反映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黄小舟 《甘肃教育》2013,(17):87-87
画家以各种粗细的线条和浓淡不同的色彩来勾勒、装点画面,使画面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文学家则用书面语言让笔下的人、事、物跃然纸上,使读者如同观图赏画,见其人,历其事,知其物。二者运用的工具和手段虽然不同,却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2.
画面思维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通过画面意识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概括反映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由诸多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具有综合性、现场性、概括性、跳跃性特点。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只有增强画面思维意识,增强观察的准确性和增强镜头控制意识,提高采访认识能力、采访发现能力和画面控制能力,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画面思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福建教育》2011,(10):F0004-F0004
和小动物做游戏 评语:在小朋友的世界里,与小动物和平共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也是小匦家表达对世界的爱的一种方式。画面上,小朋友和小动物在一起做游戏,亲密无间、和谐共处,表现出大家都是地球主人的主题。动物的表现生动,图案化处理的方式增强了画面的装饰效果,有强烈的形式感;用线直接,形象塑造完整。  相似文献   

14.
记叙文是一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体,以其形象塑造的丰满和事件表述的曲折而大放异彩。一篇优美的记叙文,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精彩"瞬间"。这些"瞬间",细加研读,许多又是一幅幅精彩的"画面"。然而学生要么扬鞭奋蹄,一路狂奔,未及细察;要么细察之下,啧啧称叹,却觉得"画面"如水中花、镜中月,虽美不胜收,近在眼前,但终不能体会揣摩,化为写作能力。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的作文"画面"意识差,"画面"寻求能力弱,"画面"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首先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调节自己的领导行为,以提高领导管理水平,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一篇《食草与食肉》的文章深深地震撼着我:当你看到电视画面上成千上万的角马、牛群、鹿群在奔腾,仿佛一支庞大的军队在征战——蹄声隆隆如战鼓如滚雪轰鸣,双角闪闪如刀剑如枪刺凌空;弥漫的烟雾托着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令你热心沸涌。然而,只要出现一只狮影,一只干瘦的草原狼,或是一只还没有角马腿肚子高的豺狗子,这成千上万的雄壮立即就一钱不值,就成了乌合之众,就四逃八散溃不成军。它们眼睁睁地看着同类的肉体喂饱了敌人的胃肠,全体才轻松起来,渐渐放慢脚步悠闲地啃草。看到这样的画面,我想了很多,也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相信大家都有一致的答案。要让学生具备“食肉动物”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时,做了一个课件,画面上有漂亮的红枫叶,蝴蝶、蜻蜒站在叶子上,翅膀一张一合,意图是让学生发现翅膀大小一样,可以完全重合,以便引出“对称”。  相似文献   

18.
看图,首先应观察画面的主体。这是画要表达的主题所在。抓住主体,以主体为中心确定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展示出立体的三度空间。主体就是观察点,主体就是“序”。如《杨家岭的早晨》主体画面就是慈祥的、正在劳动的毛主席。《“绿色的办公室”》的主体画面就是全神贯注办公的列宁。其次,观察与主体画面直接相关的陪衬画面。就是伴随主体出现,紧贴主体,突出主体的部分。《杨家岭的早晨》的陪衬画面是小八路、桶、瓢、苗。《“绿色的办公室”》的陪衬画面是天空、草地、树桩、草棚、锅、壶。然后观察背景画面。背景画面是指在绘画、摄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造”名牌问鼎世界陈晓光现实和历史告诉我们两幅画面:警钟长鸣〔画面一〕1997年。4月。一个“薰风拂得游人醉”的黄昏。在清华大学建筑馆东大厅,青岛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与清华园五百多名研究生正在进行一场关于“民族工业与科技”为主题的对话。张总裁一句“...  相似文献   

20.
熊新媛 《江西教育》2004,(20):29-29
一、优方法 CAL课件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以声音和画面吸引学生.使识字教学变得形象、有趣。如学习“采”时,展示色彩鲜艳的画面:一棵树上有一些果子,一只手灵活地采摘着树上的果子。辅以解说:“采”树上果子。动感的画面、形象的解说、艳丽的色彩吸引着学生把画面与相关联的汉字“采”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