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真理即工具”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工具,真理的真在于其有效性和实用性。杜威的真理观与传统的真理观有所不同。传统的真理观强调的是静态的符合。而杜威的真理观强调的是动态的符合。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的真理观是一种比传统的认识论真理观更本源的存在论真理观,这种真理观考虑到了人的理性能力的有限性,揭示了传统认识论真理观可能导致的科学主义以及技术理性的消极后果。他的真理观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此在”在真理展开中所居地位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3.
真理的价值性并不等于“有用即真理”。从真理的价值性入手,分析真理价值性与“有用即真理”即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的区别,并指出实用主义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的真理之思是其哲学、诗学与美学思想中的核心命题,其通过真理的“遮蔽一敞开”涵摄性运演机制彰显诗学的本源性内涵及诗人之诗才等重要思想。梳理“真理之非本质”“存在者之真理”以及“存在之真理”3个层面的蕴义,旨在彰显出海氏真理观内在旨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形而上学真理观的“符合论”色彩,赋予真理源初性的存在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客观真理及其基础上的真理之一元论,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一个基本观点。近几年理论界颇为流行的“真理元多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其政治目的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因此,坚持客观真理,清除“真理多元论”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从“存在论”出发,提出了建立在“此在”分析基础上的生存论的真理观,对传统的真理观进行匡正,以寻回“存在”的真正意义,指出真理的本质乃是“此在的展开状态”和“自由”。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包含“真理的本质即自由”、“真理的本质即本质的真理”两个命题。析理海德格尔反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拓进路迹,实现由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转变为本源性的思维方式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是对海德格尔真理观的“富有生气的传承”。海德格尔的真理观指向一种诠释学的根本变化,即从传统诠释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性质转变为本体论研究。伽氏的诠释学在坚持这一本体论转向的基础上,又以“存在的扩充”的表现和“视域融合”的沟通多了一种“可操作性”,让我们更“接近”对真理的把握。“艺术经验中的真理问题”又是解读伽氏的“真理”的活结,这一部分表现出“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合流”,即海氏的“艺术品作为真理的置入与表现”和黑氏的“过去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沟通”。  相似文献   

9.
真理是有价值的。真理的价值性在于真理具有认识功能、实践功能和社会功能 ,它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和成功地变革社会。“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它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两个行”的重要论断具有丰富的真理意蕴。其中,“马克思主义行”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性与实践性,“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具体性与发展性。从“一个行”到“两个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与发展真理、追求与践行真理问题上的辩证统一,以及对理念论、教条化、独断论等错误真理观的自觉拒斥。“两个行”蕴含的真理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昭示着21世纪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前进方向。具体来说,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前提,以人民立场为根基,以实践检验为路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是一门生活科学,它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有着不同的范式。本文把“真理”界定为确凿可靠的真实理论,由此着重探讨自然科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中的真理观与思辨的真理观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生活科学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12.
兰陵笑笑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倾向充满了矛盾,因而使《金瓶梅》有万千之谜,本文探讨《金瓶梅》文本既反叛“存天理、灭人欲”又张扬“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悖反现象,论证作者主要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或许有助于解开《金瓶梅》之谜。  相似文献   

13.
董其昌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代表,在绘画实践上以推重笔墨形式之美而独树一帜,其“古雅娟秀、气韵超然”的艺术风格,影响了明末及以后的中国绘画朝笔墨形式发展。董其昌一方面将书法艺术之笔法巧妙地融入到绘画中,生发出刚柔、苍秀、道媚、生熟、巧拙兼具的视觉美感;另一方面创造性地将古人善作自然丘壑并以此为审美标准的美学观移位于笔墨,诠释创作者的情感精神,辩证地区别出自然真实与艺术真实。董其昌的作品虽不求形似,以意取之,却能以笔墨之趣表现出自然大象之美。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创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为我们在新的实践中探索真理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探索真理的根本思想路线:“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是探索真理的正确途径;善于总结经验,集中群众智慧是发现真理的重要条件;“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检验真理的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15.
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中的两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真理性认识应包含正确的感性认识,因为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客观真理”概念不宜使用,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使用“客观真理”概念容易混淆主观与客观的界限。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在婚恋观的构建过程中,既要正视盲目追求现代性所带来的认识误区,又要考量传统婚恋思想中的美德伦理。实践意义上,物化与享乐主义思想,逃避义务、虚无责任的态度,违背善良风俗、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不利于积极婚恋观的培养,而贤贤易色、相济相生、互敬互爱、忠贞不二等传统婚恋道德有助于健康婚恋观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以“命运”为视角来重新审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其中所表达的基本思想为:“在世界中存在”说的是缘在命定的位置;真理说的是缘在命定的展开状态;死、罪责、时间性、历史性说的是缘在命定的有限的可能性。海德格尔一方面确认人的命定性,另一方面依然对人的个体能动性怀有极大的信心,并试图以缘在的选择的自由来对抗这一命定性。  相似文献   

18.
从客体性角度、主体性角度、动态的角度和价值论的角度看,实事求是蕴含着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现的丰富内容,因而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实事求是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与建设的价值活动中,回答和解决革命与建设中的价值问题、总结革命与建设中的价值经验而形成的科学价值观。该价值观由实事求是的价值要素现、价值活动环节现、价值活动形式现及其共同的核心和不同层次组成。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研究实事求是既是世界观又是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具有的哲学内涵和辩证关系进行了浅析。从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观点出发,指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邓小平发展观的精髓,又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作者指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The symbolist use of Epiphany in Ulyssess is James Joyce’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quinas’ three aesthetic principles --"Wholeness, harmony and radiance". On the one hand, Joyce makes his readers realize the brief experience which, whether it is trivial or momentous, impinged on a person with the light of a sudden revelation of truth about life. On the other hand, he employs Aquinas’s three principles to guide th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connotations of the no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