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奇的多层薄膜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薄膜材料已成为新材料领域中的一支新军。所谓多层薄膜材料,就是在一层厚度只有纳米级的材料上,再铺上一层或多层性质不同的其他薄层材料,最后形成多层固态涂层。由于各层材料的电、磁及化学性质各不相同,多层薄膜材料会拥有一些奇异的特性。目前,这种制造工艺简单的新型材料正受到各国关注,已从实验室研究进入商业化阶段,可以广泛应用于防腐涂层、燃料电池及生物医学移植等领域。新出版的《科学新闻》报道说,从事多层薄膜材料研究达10年之久的麻省理工学院鲁伯诺称,多层薄膜材料的研究开发已经到了开始收获的阶段。该材料的处理工艺简…  相似文献   

2.
薄膜,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过程,以原子、分子或离子形式受控地凝结于某一基体材料上所形成的固体材料。处于薄膜形态的物质,与对应的体材料相比,具有其一系列独特性质。所以,在现代微电子学领域中,薄膜器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事实上,薄膜科学与器件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  相似文献   

3.
“薄膜材料与技术”课程是为功能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文结合学校航空航天特色,从真空技术基础、薄膜气相沉积方法、薄膜生长过程及薄膜结构、薄膜表征方法、薄膜材料应用五大章节入手,根据不同内容及特点融入不同的航空航天教学元素,达到既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力,又培养学生深爱祖国、航空报国的情怀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褚君浩研究员主要从事窄禁带半导体以及铁电薄膜的材料器件物理的应用基础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其中一些科研成果更引起世界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滑亚慧 《今日科苑》2009,(18):160-160
薄膜材料的表面形貌直接影响到它的电阻率、介电常数等物理性能,描述薄膜材料的表面形貌对了解其可能产生的物理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分形盒维数能够综合反映出晶体大小,晶体的不规则程度、晶体排列的致密性等表面形貌结构特征,因而本文的研究拟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从分形的角度综合描述薄膜材料表面形貌,并将其分形维数的大小和其电阻率的大小关联起来。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晶体排列等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关系,有助于指导材料制备。  相似文献   

6.
2004年7月,我应邀参加了第四届国际先进材料与技术研讨会论坛和第三届中-法双边学术交流研讨会,并顺访法国特鲁瓦大学、法国巴黎第6大学、法国技术大学和意大利热那亚大学。本次会议就材料的力学行为、涂层与薄膜、功能材料、纳米材料、材料表征等诸多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7.
金属氧化物纳米点薄膜的模板法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一种简便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点薄膜的合成方法.首先制备了具有有序纳米凹坑阵列的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然后在模板表面真空蒸镀金属薄膜,对所制备的金属薄膜进行氧化处理,得到了具有有序纳米点阵列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点薄膜.纳米点的直径约为 1 0 0nm,高度约为 45nm,以六边形有序排列,密度约为 2× 1 0 1 3个/m2 .  相似文献   

8.
正专家简介:陈小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并获得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的Junior Associate访问资助,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目前的研究领域为代数学,研究课题为三角范畴及其应用。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Adv.Math.,IMRN,Doc.Math.,Math.Z.以及J.Algebra等上发表30多篇论文,其中6篇论文被列入相应杂志当期Top 25 Hottest论文。2010  相似文献   

9.
赵昆,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院副院长,光传感与光探测实验室主任,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中国稀土学会固体科学与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新材料产业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北京市物理学会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成员。在Adv.Mater.、Appl.Phys.Lett.、Phys.Rev.B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4篇,其中SCI收录10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已授权17项),合作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  相似文献   

10.
彭文 《百科知识》2005,(1X):37-37
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晶体管,在30摄氏度的常温条件下,研究人员在真空中用激光照射一种由铟、镓和锌构成的半导体材料,使之成为气状,然后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PET)树脂作为基片,让气状半导体材料在基片上蒸镀成厚度为30至60纳米的薄膜,最后在薄膜上制作晶体管,  相似文献   

11.
叶驰 《科技风》2012,(20):147
绿色材料自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第一次提出后,便慢慢成为了各个领域研究的焦点。1992年国际学者给这种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定义为: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和再循环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中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并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它们要具备净化吸收功能和促进健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任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纳米与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同时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上海市政府新材料领域预见专家、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新材料协会降解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理事长《、建筑材料学报》编委《、PolymerInternational》特约审稿人等社会或学术职务。近年来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部世博科技专项和上海市“科教兴市”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在内的等近十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00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被特聘为上海市新材料预见专家。2002年和2005年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分别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2003年当选为上海市杨浦区“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2005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已出版专著两部,在国内外的相关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近50余项。  相似文献   

13.
过渡金属氧化物光电变色现象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过渡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和光致变色研究的发展现状,总结该领域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获得的结果,着重介绍作者利用光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的组合来研究变色材料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工业技术     
《中国科技信息》2007,(2):18-24
高速切削刀具材料及其应用,研究浓差极化和膜污染过程的方法与策略,几何量微纳米级精密测量技术研究的若干新进展,潜艇振动噪声的控制研究,多弧离子镀镀制掺氮二氧化钛薄膜及其光吸收特性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专家简介:王树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8年生于山东博兴。2000年和2003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7年在中科院化学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到201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研究,2010年3月入选中科院化学所"引进国外杰出青年人才计划"。率先提出"结构识别与分子识别"协同的生物识别粘附效应,并用于癌症检测,因此获2010年世界科技奖提名。曾获2006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2008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50篇),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0年世界科技奖(材料类)提名等;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中国专利2项,美国专利2项;在多家国际著名杂志发表邀请综述4篇,英文专著2章;任Nature出版社亚洲材料杂志NPG Asia Materials副主编。  相似文献   

16.
<正>刘仲武,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1年6月生,湖南邵东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博士。主要从事磁学与磁性材料、纳米功能材料及高温合金的研究。在Adv.Mater.、JACS、Acta Mater.、APL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两次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获谢菲尔德大学"Daniel Doncaster Prize",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多个国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人,国家项目评审专家。J.Surf.Interf.Mater.等三本国际期刊编委,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理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1996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继续合作,联手举办中国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本届讨论会共分4个学科,5个专业分会:6月份在合肥由中国科技大学承办物理学的薄膜材料专业会,8月在北京由化学所承办的化学高分子材料专业会,9月在上海由光  相似文献   

18.
陈璐 《科学中国人》2014,(12):86-87
专家简介:陆建钢,上海交通大学光电材料与器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液晶材料与光电器件研究。研究领域包括聚合物蓝相液晶材料与器件,三维显示光学系统,集成式微结构光子器件,与触摸式及非接触式交互系统等。几年来,在相关领域发表期刊与会议论文60余篇(SC论文22篇),国际国内专利100余项。科技人才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他们的创造价值上。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09,(3):42-42
高性能的、透明的和可延展的电极,在开发柔性电子和光电应用系统方面需求量很大。在微米尺度具有优异光学、电学和机械性能的石墨烯有望成为这样一种基础材料。实践证明.合成能够保留人们所期望的这些性能的大尺度石墨烯薄膜很困难,但现在Kim等人介绍了一种方法,用该方法可生长厘米尺度的石墨烯薄膜,其导电性和透光性与微米尺度薄膜的一样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类金刚石薄膜材料常用的制备工艺及其相应结构和摩擦学性能。针对该薄膜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热稳定性差及内应力较大两方面问题,阐述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解决工艺。结合DLC薄膜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展望了其在空间固体润滑技术领域以及新能源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